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古建筑,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古建筑是由瓦、木、砖、石、油等诸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远古时期华夏祖先需要解决居住空间小,地势不平,又没有隔墙,阴冷潮湿,没有阳光,不通风、居住环境不舒适等诸多问题。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建造房屋,是从穴居到半穴居,从半穴居逐步想出了办法将房屋造在了地面上。由于当时人们在地面上建造房屋未能找到很好的防潮办法,房屋的木柱是直接建造在地面上的,墙壁是用黄土、草泥围合而成的,用这样的建造方法依然没能彻底地解决因(气候、地质环境等)潮湿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们为了寻找好的防潮材料,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探索出用柱顶石、阶条石、均边石等石材作为防潮的主要材料来建造房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制做规制(图1)。用这样的制做规制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物的潮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