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修改后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生活内容较城里学生的要少,生活空问也较窄。这种相对而言较落后而闭塞的生活让新标准在农村的实施显得有些困难,许多农村师生也为此愁眉不展。本文就现有的农村语文教学做了分析。对如何实施好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困惑 对策
  
  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听、说 、读 、写的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现行社会的需要,而现行农村语文教学又面临诸多不利的因素,导致农村语文教学一直滞步不前,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语文教学提出好的建议。
  一、当前农村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
  1、新教改的理念和多年“应试教育”之间存在矛盾
  虽然国家多年前就开始提出素质教育,但由于衡量素质教育的标准太抽象,所以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学生水平高低依旧保留。而应对考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这么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在教室和学生的心中已根深蒂固,而农村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更是难上加难。
  2、课外学习资源匮乏
  农村中学都不具备像样的图书馆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广播室、文学社、电视台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奢侈品”。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图书馆,要知道语文成绩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课外阅读量的多少,读得多了,知识面广了,语文思维自然也打开了。在農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有读课外书的要求,但却没有这种条件。
  3、农村教育对语文不够重视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来,但是在农村,还存在着思想比较守旧,对语文不够重视的现象。领导的重心是学校的外部设施,常常把教学资金过多地运用在学校的桌椅,装潢上等等。部分教师家长也认为孩子过多地接触课外书以及课外活动是浪费时间。要想让语文的新标准走进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它走人大家的心中。
  二、构筑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农村语文教学体系
  1、联系实际,张弛有度
  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往往是生活中一些现象的重复再现或正在发生的产物。语文反映了现实中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反映出语文知识的根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合理拓展与延伸,甚至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合理迁移和渗透,以“举一反三”的方式消化所讲授的课文内容。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认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学生形成 “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若兴趣有了,那自然就轻松了,学生一旦对语文这门学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激发他们不断向前。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农村学生的现状,老师应灵活多娈,创造适合自己班级学习的氛围,如用普通话与同学、老师交流,建立图书角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建学习兴趣小组投入到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去,只要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4、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即人性与理性。人性是指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的存在及平等,主张幸福及尊严的追求。在我们的各种教材中,如何将课本知识与这些理念融合好是实现内容堵育的关键。不是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介绍并解释给学生去理解,而是教师在理解其内涵的前提,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在语文课讲解当中,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人性的优劣、平等的重要性,并晓之以情,在不断的过程中逐步灌输基本的人性光辉。
  5、优化课堂教学
  要从优化教学设计和改进学习方法两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即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达到最优化,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优化,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课堂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达到最优化。主要要搞好以下四个设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二是问题设计;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四是板书设计。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钱祖宏:《语文教师:我们到底怎么了》,《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第一期。
其他文献
摘要: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新授课的开端是一个引入新课的环节,如何才能引入好新课呢?可用有趣的实验,学过的旧知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最暴露的问题,有趣的物理故事,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热点新闻,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等引入新课。  关键词:引入;实验;知识;生活;故事;新闻;多媒体。  好戏开场,往往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首先要有一个成功的开端。正是所谓的“良好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
期刊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路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比如生物学家达尔文、数学家华罗庚都是在特别强烈的兴趣中取得科研成果的。而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当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要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努
期刊
摘要:排球比赛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的得分技术,能否组织好发球这一比赛中的重要环节,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而发球技术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技术因素,二是心理因素。本文主要从心理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发球的成功率。  关键词:排球 发球 成功率  随着排球技术和战术的不断发展,发球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何提高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成功率,是排球运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它是比赛的开始,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然而,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我们总能发现实际的效果与教育者的期望有较大的的反差,究其原因:一是过多依赖于学科教学、重大活动等主渠道,导致培育途径单一;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翱翔,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就作文教学方面作些许探讨,寄望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创造  我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有个性,在这五彩缤纷的社会中,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里是多么需要有个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生的内驱力。”因此,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操作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操作,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潜能就会发展,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如何有序、有效地实施数学课堂中的操作活动呢?笔者采用的策略有:  一、活动前的合理预设  有效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