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饮食是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吃的技巧、吃的文化和风俗也不断丰富起来。本文简单介绍了俄罗斯民族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產力的发展,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吃的技巧、吃的文化和风俗也不断丰富起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举世闻名,而俄国大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俄式面包和罗宋汤。
一、俄罗斯民族的饮食习制
(1)餐具。俄罗斯人习惯用刀、叉、匙(勺子)、盘碟。旧时俄罗斯人习惯用瓦罐、木勺、木盘和木碟。现今在俄罗斯的一些饭店里,为了体现浓厚的俄罗斯古代风情,仍有使用全套民族餐具的。
(2)俄罗斯民族习惯吃生食,特别是蔬菜。生食能最大限量地摄取其中的维生素。蔬菜生吃主要是把蔬菜加上食物油或色拉油、奶油,拌成各种凉菜,这类菜称为蔬菜沙拉或是“绿菜”沙拉。
(3)俄罗斯民族喜欢甜食。称自己为甜食家。
(4)乳制品是俄罗斯民族不可缺少的食品。它既是主食,又是副食。称其为主食,是因为乳制品的作用不亚于面包,称其为副食,是因为许多菜肴中都伴有乳制品。
(5)俄罗斯民族一天的饮食通常每天为5—6餐,即3次主餐,2—3次副餐。副餐通常在正餐前1、2个小时进行。
(6)俄罗斯民族用餐先汤后菜(饭),家常用餐时一般是边喝汤边就面包,而后再吃菜(鱼、肉等)。
二、俄罗斯民族的用餐习惯
俄罗斯民族进餐的方式习惯上是分餐制,即一人一份。最简单的是三盘一杯,即汤、菜(鱼、肉或肉丸)、主食(面包)、一杯茶或饮料。
家庭中正规的主餐,最简单的是三盘两杯,即汤、凉菜、肉菜,一杯酒、一杯饮料,主食面包类另加。刀、叉、匙、餐巾配齐。其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匙在右边。酒杯不搁在身前。
俄罗斯民族进餐是一道一道地吃。进食前先用餐巾擦拭餐具(家中可免)。上菜顺序是先凉菜后主菜。凉菜包括色拉,火腿、鱼(肉)冻等,这些都属于下酒菜、小吃。主菜可做两道,也可做三道。第一道菜为汤,如鱼汤、用肉鸡等煮成的清汤、杂拌汤、加酸黄瓜的肉(鱼)汤等。第二道通常是肉菜,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是甜食,包括水果、冷饮、点心、茶、果汁以及各种饮料。进餐时,面包、酒、饮料没有一定的程序规定。
三、俄罗斯民族的主食
在俄罗斯无论东南西北,主食是面包。虽然也有米饭、馒头、稀饭(粥)和面条,但在内容和加工方法上和中国的米饭、馒头、稀饭(粥)和面条有很大的差异 。
(1)面包。在俄罗斯民族中面包和盐是最珍贵的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面包代表富裕与丰收,盐则有辟邪之说。在每餐开始和结束时,大家都会吃上一片蘸着少许盐的面包,以示吉祥。在迎接贵宾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增加宾主之间的信任与友谊。根据习俗,贵宾应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感谢。如果对方拒绝享用,则意味着对主人的漠视与侮辱。面包和盐是主人慷慨好客的见证。
在俄罗斯面包是人的第一食品,种类很多,风味俱全,形状各种各样。主食面包“巴顿”销量最大。其次是黑面包,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独特鲜美,是俄罗斯人喜爱的食物。在粮食歉收之年,尽管有大量动物食品,但在全国仍然闹饥荒,对俄罗斯人来说,肉代替不了面包。
(2)米饭。俄罗斯人不做焖饭,多半是做一些似捞饭的大米饭。有的甚至把米放在一种口袋里,放在水中煮,像中国人煮粽子似的。多数人家把大米同肉、菜等一起做成抓饭,相当于我国的菜饭或肉焖饭。米饭在俄罗斯是一种配菜,以菜为主,以饭为辅,如肉饼配米饭,吃的时候以肉饼为主,配以米饭。
(3)粥,俄罗斯的粥介于中国的粥和饭之间,是非流质的粥 。粥的主料是玉米面、麦片、马亚粉等,犹如中国喂养婴儿的乳糕一般,或类似我们的糊糊,不流淌。他们煮粥最大的特点是和牛奶(奶油、黄油)一起煮。
(4)面条,俄罗斯的面条一般压成1、5厘米长短的面头状,吃面时把煮好的面捞出,伴以沙司,茄汁、奶酪末等佐料,别具风味。
(5)馒头,中国的馒头翻译成了пампушка,其实不一样,只是形状相似。这是俄罗斯的主食面包,吃的时候,将其一切为二,中间夹上香肠或火腿,即成三明治。
四、俄罗斯民族的用餐礼节
俄罗斯的餐桌为长方形,一桌常为6座,两头各一人,两边各两人。人多时可拉开加长。不用中式的圆桌或方桌。一种是6人满桌,桌上不放茶炊;另一种是通常4—5人桌,桌端一头放置茶炊,这是普通家庭餐桌的传统布置。主人座桌端,女主人通常在主人的右首落座或在离厨房最近、最方便的地方。上席时桌椅不能发出声响,如果是较大的宴席,通常是男女间座,为的是男士们能够照顾身旁的女宾。
俄罗斯人进餐时不让餐、不敬菜。逢人正在用餐是,必须致以“祝你胃口好!”的礼貌用语。如果你还没吃饭,俄罗斯人习惯对女主人的烹调赞扬一番,就可以择座坐下,女主人随即会给你一份餐具和食物,并客气热情地说“请随便吃吧!”。在餐桌上可以讲话,在正规的宴席上用餐气氛活跃、热烈;席间可以边吃边喝,还可以边唱边跳,注意千万不要冷落了女宾。
俄罗斯人很讲究吃相。首先刀盘叉不能发出叮当声,上下桌时桌椅也不能发出声音。其次,进食时(如喝酒、汤等)不能发出“咕嘟”声,闭嘴咀嚼,不能发出“吧唧”的声响,吞咽不出声;不剔牙,不打饱嗝,不打牙花;身子端坐,不翘腿,双手位置基本固定,不东伸西摸,不插口袋不抱胸,也不能前俯后仰;不能掏手帕擦嘴,必要时可以用餐巾轻轻沫沫嘴。
俄式菜肴中基本上没有骨刺(鸡块除外)和难以咀嚼的筋、纤维等,如果有也不能乱扔,应有礼貌地取出放在碟中。俄罗斯人用餐时不啃骨头或整个瓜果、面包,必须将它们切成小块或掰成块由叉、匙送入嘴中,更不能端起盘子往嘴里扒或喝。用匙时必须从盘沿向中央舀取,进餐时必须以叉尖或匙口方向进食,不能“横向”进食。习惯吃多少取多少,不剩盘,席间一般不抽烟。除上述礼节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民族习惯。如第一口酒不吃菜,最后一杯酒喝完即表示散席。
俄罗斯人常吃的蔬菜:卷心菜、四季红萝卜、西红柿、黄瓜、土豆、洋葱、辣椒、蒜等。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樱桃等,还有干果和水果罐头。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產力的发展,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吃的技巧、吃的文化和风俗也不断丰富起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举世闻名,而俄国大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俄式面包和罗宋汤。
一、俄罗斯民族的饮食习制
(1)餐具。俄罗斯人习惯用刀、叉、匙(勺子)、盘碟。旧时俄罗斯人习惯用瓦罐、木勺、木盘和木碟。现今在俄罗斯的一些饭店里,为了体现浓厚的俄罗斯古代风情,仍有使用全套民族餐具的。
(2)俄罗斯民族习惯吃生食,特别是蔬菜。生食能最大限量地摄取其中的维生素。蔬菜生吃主要是把蔬菜加上食物油或色拉油、奶油,拌成各种凉菜,这类菜称为蔬菜沙拉或是“绿菜”沙拉。
(3)俄罗斯民族喜欢甜食。称自己为甜食家。
(4)乳制品是俄罗斯民族不可缺少的食品。它既是主食,又是副食。称其为主食,是因为乳制品的作用不亚于面包,称其为副食,是因为许多菜肴中都伴有乳制品。
(5)俄罗斯民族一天的饮食通常每天为5—6餐,即3次主餐,2—3次副餐。副餐通常在正餐前1、2个小时进行。
(6)俄罗斯民族用餐先汤后菜(饭),家常用餐时一般是边喝汤边就面包,而后再吃菜(鱼、肉等)。
二、俄罗斯民族的用餐习惯
俄罗斯民族进餐的方式习惯上是分餐制,即一人一份。最简单的是三盘一杯,即汤、菜(鱼、肉或肉丸)、主食(面包)、一杯茶或饮料。
家庭中正规的主餐,最简单的是三盘两杯,即汤、凉菜、肉菜,一杯酒、一杯饮料,主食面包类另加。刀、叉、匙、餐巾配齐。其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匙在右边。酒杯不搁在身前。
俄罗斯民族进餐是一道一道地吃。进食前先用餐巾擦拭餐具(家中可免)。上菜顺序是先凉菜后主菜。凉菜包括色拉,火腿、鱼(肉)冻等,这些都属于下酒菜、小吃。主菜可做两道,也可做三道。第一道菜为汤,如鱼汤、用肉鸡等煮成的清汤、杂拌汤、加酸黄瓜的肉(鱼)汤等。第二道通常是肉菜,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是甜食,包括水果、冷饮、点心、茶、果汁以及各种饮料。进餐时,面包、酒、饮料没有一定的程序规定。
三、俄罗斯民族的主食
在俄罗斯无论东南西北,主食是面包。虽然也有米饭、馒头、稀饭(粥)和面条,但在内容和加工方法上和中国的米饭、馒头、稀饭(粥)和面条有很大的差异 。
(1)面包。在俄罗斯民族中面包和盐是最珍贵的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面包代表富裕与丰收,盐则有辟邪之说。在每餐开始和结束时,大家都会吃上一片蘸着少许盐的面包,以示吉祥。在迎接贵宾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增加宾主之间的信任与友谊。根据习俗,贵宾应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感谢。如果对方拒绝享用,则意味着对主人的漠视与侮辱。面包和盐是主人慷慨好客的见证。
在俄罗斯面包是人的第一食品,种类很多,风味俱全,形状各种各样。主食面包“巴顿”销量最大。其次是黑面包,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独特鲜美,是俄罗斯人喜爱的食物。在粮食歉收之年,尽管有大量动物食品,但在全国仍然闹饥荒,对俄罗斯人来说,肉代替不了面包。
(2)米饭。俄罗斯人不做焖饭,多半是做一些似捞饭的大米饭。有的甚至把米放在一种口袋里,放在水中煮,像中国人煮粽子似的。多数人家把大米同肉、菜等一起做成抓饭,相当于我国的菜饭或肉焖饭。米饭在俄罗斯是一种配菜,以菜为主,以饭为辅,如肉饼配米饭,吃的时候以肉饼为主,配以米饭。
(3)粥,俄罗斯的粥介于中国的粥和饭之间,是非流质的粥 。粥的主料是玉米面、麦片、马亚粉等,犹如中国喂养婴儿的乳糕一般,或类似我们的糊糊,不流淌。他们煮粥最大的特点是和牛奶(奶油、黄油)一起煮。
(4)面条,俄罗斯的面条一般压成1、5厘米长短的面头状,吃面时把煮好的面捞出,伴以沙司,茄汁、奶酪末等佐料,别具风味。
(5)馒头,中国的馒头翻译成了пампушка,其实不一样,只是形状相似。这是俄罗斯的主食面包,吃的时候,将其一切为二,中间夹上香肠或火腿,即成三明治。
四、俄罗斯民族的用餐礼节
俄罗斯的餐桌为长方形,一桌常为6座,两头各一人,两边各两人。人多时可拉开加长。不用中式的圆桌或方桌。一种是6人满桌,桌上不放茶炊;另一种是通常4—5人桌,桌端一头放置茶炊,这是普通家庭餐桌的传统布置。主人座桌端,女主人通常在主人的右首落座或在离厨房最近、最方便的地方。上席时桌椅不能发出声响,如果是较大的宴席,通常是男女间座,为的是男士们能够照顾身旁的女宾。
俄罗斯人进餐时不让餐、不敬菜。逢人正在用餐是,必须致以“祝你胃口好!”的礼貌用语。如果你还没吃饭,俄罗斯人习惯对女主人的烹调赞扬一番,就可以择座坐下,女主人随即会给你一份餐具和食物,并客气热情地说“请随便吃吧!”。在餐桌上可以讲话,在正规的宴席上用餐气氛活跃、热烈;席间可以边吃边喝,还可以边唱边跳,注意千万不要冷落了女宾。
俄罗斯人很讲究吃相。首先刀盘叉不能发出叮当声,上下桌时桌椅也不能发出声音。其次,进食时(如喝酒、汤等)不能发出“咕嘟”声,闭嘴咀嚼,不能发出“吧唧”的声响,吞咽不出声;不剔牙,不打饱嗝,不打牙花;身子端坐,不翘腿,双手位置基本固定,不东伸西摸,不插口袋不抱胸,也不能前俯后仰;不能掏手帕擦嘴,必要时可以用餐巾轻轻沫沫嘴。
俄式菜肴中基本上没有骨刺(鸡块除外)和难以咀嚼的筋、纤维等,如果有也不能乱扔,应有礼貌地取出放在碟中。俄罗斯人用餐时不啃骨头或整个瓜果、面包,必须将它们切成小块或掰成块由叉、匙送入嘴中,更不能端起盘子往嘴里扒或喝。用匙时必须从盘沿向中央舀取,进餐时必须以叉尖或匙口方向进食,不能“横向”进食。习惯吃多少取多少,不剩盘,席间一般不抽烟。除上述礼节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民族习惯。如第一口酒不吃菜,最后一杯酒喝完即表示散席。
俄罗斯人常吃的蔬菜:卷心菜、四季红萝卜、西红柿、黄瓜、土豆、洋葱、辣椒、蒜等。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樱桃等,还有干果和水果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