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培养的价值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产生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并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学生德性发展表现出主体特征,既符合道德的实践本质,也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德育实效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海淀区居民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海淀区9个街道18个功能单位9个生活社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总共2
新媒体环境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它奠定
大学素质教育应该从创新创业教育、感恩教育和高雅教育三个方面做文章。繁荣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是学校建设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育哲学范畴的应用形态,在各门具体的体育学科实践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支配地位,并为这种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高职体育而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是课堂教学的三步曲。使用恰当的反馈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者的表现,从而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本文采用自然调查法,对六节泛读课进
2006年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公共卫生人员的全部工作精力要用于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这句话,道出了公共卫生机构当前存在
生态文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体现出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