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直在这里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提到小博,我都会肉麻地数一数我们之间的时间关系。比如说现在,我说十年,我们相识,这是多么奇妙的旅程。
  初相识,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想或许可以用宿命或是缘分一类的东西来诠释,所谓一见钟情,就是这样了。我借了学校图书馆好几套的六期装订本的小博,细细地品读,读她文字里年轻的味道,看她图片里洋溢的青春。然后就有了很长时间的订阅历史,与此同时,自己的文字也变成了小博里的铅字故事。能在小博上发表文字,在第一次发生之前真觉得是奢望,可是真的发生了,才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奇妙的啊!所有的梦想都存在着可能。我好像看见了人生明媚的阳光和那映着光的颜色的希望。通过小博我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写信给我,很用心,让人无法不感动。或许不是每张信纸都那么华丽,但简单的一张白纸写下的心意,就能让人读到他们的心——那珍贵的纯洁得不会被污染的水晶一般的小心脏。
  因为在小博上发表文字的契机,我认识了付洋姐姐。本来在我心里,编辑总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的对话应该有一个高低的倾向性。可是一交流才发现,这是个那么亲切的像朋友一样的姐姐。我亲爱的付洋姐姐,我写过多少封邮件给她呢。请允许我有点儿霸道又主观地把她称之为朋友吧,她也是所有爱小博的读者和作者的朋友。我记得有一次付洋姐姐在澳大利亚,因为电脑输入法的关系打不出中文,只能用拼音符号来与我对话。可是每每看到我都能读懂她的意思,总能感受到每次的晚安和节日祝福里的温暖情绪。
  而现在,当我已是告别小博的年纪,我不是童话故事里的彼得·潘,我会长大,不再在青涩的中学校园里游走,但我还是那么想念小博。想念那段时光,有小博作伴,单纯美好,如同每天都行走过四季花朵绽放点缀的风景。我有了新的生活,在大学里忙碌,虽然还没有离开象牙塔,但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感受。但我的心还没有变,还停留在某一个年纪,不被污染的纯真,我想那里面有小博带给我的精神世界。学习之外我做自己的有声书,让我的文字在我声音的碎碎念中描绘出生活写着情绪的背影;我做独立摄影工作室的摄影师,你知道,照片里的记忆定格也总含着精神世界的张力;我还把文字和音乐合并,做原创独立音乐人,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旋律加上自己的演绎,唱生活的故事,想把我唱给你听。我现在的生活,不再肆意地在小博上嬉笑,却总能望着小博阳光朝气而美好的笑容坚强地走下我的每一步。望着望着,小博与我相伴已有十年。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呢?这么珍贵的十年,有小博与我共同走过,她给了我一颗细腻丰富感受生活的心,给了我的青春一段清新的浅彩虹色的回忆,给了我很多无可取代的朋友……
  亲爱的小博,十年,你一直在这里,而我也从未离开过。
其他文献
你17岁了。  你的文字已经很久没有再涉及到某琪了,即便初中时字字句句都是他。  直到昨天,你和多年的朋友聊天,聊到喜欢与遗憾,那个棱角分明的少年仿若昨天还在讲着笑话。  朋友问你,初中时是不是喜欢他?你很惊讶,但也坦然承认。  朋友忽然激动起来:“我们都知道的。”  你一脸问号:“我表现得这么明显?”  朋友一直巴拉巴拉:“对的对的!要不然你学习那么认真,怎么会没有记作业然后去问他作业呢?再说了
写稿难  果舒:我欠广丽姐两篇文文,为什么不催我!(某天,果舒可能是穷疯了,以为写了稿就能过)  广丽姐:催有用吗?(悠闲地吹着指甲)  果舒:万一呢,突然就有用了呢?(垂死挣扎中)  广丽姐:唉,操心会让自己变老。(年轻的广丽小姐姐飘飘然离开了)生活难  夏南年:小姐姐邀请我听名家讲座,她的父母也去,好惆怅,好怕遇到别人的家长。  他夏:别人家长在学校问成绩、问专业,毕业了问工作、问工资。  夏
岂曰无乐?与子共舞。交不到朋友是绝对不存在的!能和自己一起练舞的人多了去了,大家一起嗨翻的样子真是帅呆了!  有时候,喜欢上一样东西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不需要多么华丽夸张的形容,不需要多么震撼人心的表演,不需要多么熟烂于心的了解,一个酷字,就让我深深地陷了下去,找不到退路,也不曾有过后退的念头。  没错,我就是这么肤浅。  刚升到初中,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街舞社报名,却被告知不收初中生。那种感觉就
此老王非彼老王,彼老王住在隔壁,此老王住我家楼上,和我一般大,是同班同学,我从小就不待见他。刚搬家搬到这里时,他已经在这个小区里住了一年,和周围的熊孩子彻底玩儿成了一片。你要是来我们小区,随意地在楼下走个那么几圈,就可以看到他和一帮男孩子划着滑板啊,轮滑啊,呼啦啦地从马路的那头涌过来,再呼啦啦地涌远,这还不是重点。  小时候我痴迷《偷星九月天》,极度迷恋里头的男二十月,虽然在我心里他始终是男一……
老崔是一个平凡的班主任,像所有平凡的班主任一样,喜欢看着我们写作业,喜欢悄无声息“约会”窗户,喜欢煲一些自以为可以改变我们,但实际上我们随口可以吐出来一段的励志鸡汤。  老崔和别的班主任又不一样,老崔敢说话、敢做事,爱我们却又“玩弄”我们。  老崔是教体育的,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体育运动员脾气暴躁,是不能惹的对象。但他几乎不对我们这些他所谓的“自己的孩子”发脾气。除了那一次,我们不仅见识了他的脾气,
钟易醒:美梦终易醒,再睡难回笼。一个披着各种马甲(郑温暖、郑六岁、夕颜 It’s all me)混迹于中学生队伍的伪文青。喜欢一切能让我疯狂的人和安静的事。常年嗜睡,梦境是最佳的灵感来源。喜风尘,慕流浪,想自由,却也期待岁月静好。自觉岁月是一种无声的浪漫,惟愿文字于你我而言并非消遣。  发表文章:《小太阳会发光》《那年我的父母17岁》《童年如歌,余音不绝》《飞过时间的海》《那个男孩》《你好,陌生人
庞田玥:90后仙女一枚,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最爱读书和旅(qiong)行(you)。并不热爱学习,所以挖空心思钻研高效的学习方法,好省出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呀!本仙女决定把压箱底的干货拿出来与你分享——学习秘籍,每月一期!开不开心,惊不惊喜?  写语文作文的时候,总是很忧伤。无形中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能酣畅淋漓地“我手写我心”,有时候为了凑字数,甚至会写出自己都不忍心看第二遍的句子来。还经
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妈经表姐介绍得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去她们公司当煮饭阿姨。可想而知,这份工作的酬劳并不怎么高,但对于全职在家带孩子、操劳家务十余年,且没有任何在外工作经验的妈妈来说,这算一份可以胜任的工作。当时家里有三个孩子读书,开销特别大,思来想去,我妈同意了。  这是我妈跟我爸结婚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到外地工作。我们兄妹三个都觉得我们要成为“留守儿童”,要开始适应没有老妈煮饭的日子,做好准备过自力更
人生理想是当上国务院总理,失败的话,当一名文学杂志的编辑也不错。1. 生活养成记  Z:我认识张航挺长时间了,对他的看法有过很大改变。  最开始记住他,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他找我看文。可能是社会进步太快,看到小学生时,我经常会讶异于他们的成熟,但张航分享的都是很快乐的事。有一瞬间会觉得,文笔不错,但内容有点儿稚嫩。另外一件,就是他总在“动态”里自称小刘昊然!(黑线脸???)后来偶尔聊天,看他充实欢脱
我是乡下长大的小孩儿,村子里没有报刊亭这种“洋气”的存在。第一次接触杂志是小学五年级,妈妈见有个亲戚的小孩儿在市里学跳舞,也想让我以后有一门能拿得出手的才艺展现出来。  因为我要去市里学跳舞,每到周六,妈妈会给我一天的路费和伙食费。在汽车站附近有一个绿色的报刊亭,我还记得第一次路过报刊亭的样子,报刊亭里的杂志五颜六色的,尺寸有大有小,还有许多漂亮的哥哥姐姐的青春靓照,我一下子就移不开眼神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