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瘤增效颗粒急性毒性实验及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增效作用

来源 :河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增效作用。方法将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及等容积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312、468、624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每次灌胃后4 h内密切观察各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然后每日上午、下午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等,并分别于灌胃前及灌胃7、14 d称各小鼠体质量;2周后解剖各组小鼠,肉眼大体观察各小鼠脏器及组织变化。另取C57BL-6小鼠制备Lewis肺癌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40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顺铂(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灌胃;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均于第1、3、5 d予DDP溶液1 mL(含DDP 0.1 mg)腹腔注射,同时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0.6、0.8、1 g/mL)0.4 mL/1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21 d。观察比较5组抑瘤率、肿瘤体积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均未发现异常,灌胃前及灌胃7、14 d体质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各脏器组织均未发现异常。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均显著减轻(P<0.05),肿瘤体积均缩小(P<0.05),且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低于DDP治疗组(P<0.05),抑瘤率高于DDP治疗组(P<0.05),肿瘤体积小于DDP治疗组(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肿瘤细胞稀疏程度增加,坏死细胞数目增加。结论抗瘤增效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化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无毒性作用。
其他文献
糖尿病酮症是临床糖尿病患者多发疾病,多因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2012-01-2013-03,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黄和胃口服液治疗糖尿病酮症60例,并与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
Stochasticity is introduced into a susceptible-exposed but not infectious-infectious-removed( SEIR) model describing epidemics’ transmission,via the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