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扩大进口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应——来自最终品关税削减的长期证据

来源 :中国工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扩大进口与人才强国战略是推进中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1990—2015年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基于中国加入WTO实施最终品关税削减的政策冲击,采用Bartik方法构建城市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以衡量主动扩大进口,从短期和长期视角研究了其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并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调整的视角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主动扩大进口显著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本积累,关税削减程度90分位数城市的高中实际入学率比10分位数城市在2000—2005年累计增加了约3.20%。扩大进口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长期动态效应,关税削减程度90分位数城市的高中实际入学率比10分位数城市在2000—2015年累计增加了约4.15%,长期促进效应比短期高出0.95个百分点。此外,扩大进口的人力资本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女性群体;当地个人16岁时接受高中教育的概率也显著提高。机制检验表明,扩大进口一方面对当地劳动力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造成负面冲击,进而降低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扩大了当地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异,进而提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本文结论为中国制定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贸易政策和教育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其他文献
现金分红宣告效应反映了股东对现金分红的偏好,是现金分红影响公司市值的重要证据。税差理论认为由于红利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税率,因此股东对现金分红的偏好很低。股东税负如何解释现金分红宣告效应?红利税改革提供了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机会。基于这一外生政策变化,本文发现,红利税改革之后,股票的波动率越低,现金分红的宣告效应越积极,符合股东的边际税率影响其现金分红成本的假设预期(即“税负偏好”假说)。红利税改革对现金分红宣告效应的影响,在发放再融资“门槛”股利、分红管制更加严格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企业、大股东占款较多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