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尝试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小学语文的作业布置合理,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作业练习的深度、广度、适度和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同时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扬长辟短,精益求精,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语文学习更上一层楼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布置;分层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目前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实行“一刀切”,过多地依赖教科书,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统一布置。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针对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下面我对新课改下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简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将学生进行分层
  主要通过谈话和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其他任课教师)来了解学生,从学生学习态度、智力发展、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综合分析,进行合理的分层,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是智力因素较高,但上进心少,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c层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作业困难的学生。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为此作业布置不宜“一刀切”,不宜“同样要求”,教师对不同学生应分层次布置作业。
  在各项语文作业中,要求a层同学作业能力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开放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拓;给a层同学布置完所学作业后,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和作业;b层同学要掌握每天所学知识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做到孰能生巧;c层同学要做到每天完成作业,并尽可能的提高完成速度及正确率。
  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下要保低,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课外作业布置分为必作题和选作题。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c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掌握类型,打好基础;对b生则要求一题多解的题目,尽可能的多种答案但也不硬性要求,用此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对a生则要求一题多解的题目必须能一题多解,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尽量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作业中,都有更多的收获,提升成绩,增强自信。
  三、正确把握作业分层设计的灵活定位,作业形式要灵活
  首先教师要详细看完教材,理解吃透教材,弄清楚所教学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在构建不同层次的作业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更清楚在我们所教学的知识点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减少设计作业的盲目性,使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在不同层次要求下能自主地独立完成。
  其次,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已有的知识情况,包括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确定学生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理解吸收所学知识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并举的目的。
  第三,明确每一道练习题对不同层次学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精心编制和组织分层作业。教材提供的练习题型,为组织分层作业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原型。
  教师考虑课外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例如,每次学完课文后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外作业,抄写字词、听写词语、默背字词是小学生常做的语文作业,许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积极性,我对听写100分的同学进行如下奖励:免一次课外作业,奖一朵小红花;小组内100分人数最多的集体加分;连续三次一百分,免两次的抄写类作业。这样,孩子们为了得到这些奖励就会积极自觉主动地识字,并寻找好方法来背写。
  四、课外作业的设计要贴近实际生活,内容要有趣味性
  语文作业的设计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才可以真切感受到语文汉语汉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从中体验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学完一个话题后,我们应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巩固新学字词和句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针对描述不同人物的个性及外貌话题,我们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朋友、家人,或卡通人物或人物明星。学生们有的选卡通人物小丸子来描述;有的选自己喜欢得小演员来描述。孩子们把人物的个性、爱好及其他的情况都用所学字词描述出来,在向大家介绍时,学生都会有自豪自信的表情。这样不仅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而且还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五、课外作业分层设计还要突出重点
  小学语文的基本功无外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所以每次作业不可能面面俱到,每次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都要有侧重点,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年段的教学重点、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文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设计,要着重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问题。要减少题量,使习题少而精。其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改革题型,尽量使习题的要求、题意简洁明了,不能用偏题、怪题、难题来为难学生。要让学生把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上,而不是用在理解题意、猜測题意上。尽量让各层学生从整体上不同层次的感悟语言,成串、成块地积累语言,在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不要随意化整为零,断章取义。要减少头绪,加强综合训练,尽可能少一些单项训练。
  六、结束语
  分层次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和全面平等。从选择、扩展、实践、自编,给学生创造宽松的作业环境。选择了什么题目,确定了什么内容,接收到什么难度,自主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可以异想天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丁琳,叶立军.中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3]钟玲.创设多元化作业,提高语文家庭作业有效性——对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分析和理性思考[J]. 数学教学研究,2008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过程中,传统的指导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如今的发展了,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就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而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习作指导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习作指导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9-01  引言  在
摘 要:数学阅读在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失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疑”导读,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兴趣;以“动”带读,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以“议”串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回顾评议,总结学生阅读的经验。  关键词:环节 兴趣 探究 效率 习惯 提高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摘 要】 本文通过教学中的具体实例,从“热爱学生能产生最佳的心理效应”,“让教为学服务”,“教师的威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四个方面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因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师的“威信”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接受知识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样小学生的品德教学也在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全文以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展开论述,重点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品德渗透的缺失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字:品德教育 渗透 小学数学  【分类号】G62
摘要:孩子们对经典诵读非常感兴趣。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诵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一读、二看、三抄、四画、五编、六赛,让学生对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一读、二看、三抄、四画、五编、六赛  【中图分类号】G434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河的话,那么经典就是时间长河里沉淀下来的颗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品读古代先贤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实属不易。如今,经典诵
抗日战争时期,连州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工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商业贸易有所发达、交通状况有所改观.
校报新闻时效性差,覆盖面小,趣味性不强,内容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新"字文章,从"深"处着眼,接近师生员工,扩大报道面,平衡报道面,树立个性鲜明的编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