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最有效的途径。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义务,规范合作双方行为,达到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探索与实践
  1 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固定的风格和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范型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大课题,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校企同频共振、合作双赢是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学院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提供主动的、有成效的服务,激发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達到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2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现代的校企合作创新性地探索实施了“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所谓“四共享”,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成果共享。在“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下,校企双方人员互派、职务互兼。通过构筑“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五融合”,即教学场所与生产车间的融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教师与师傅的融合、学生与徒弟的融合、学生作业与实际产品的融合。
  3 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有没有建立一套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机制体制建设,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双方的行为;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使校企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共赢,推进深度合作。
  3.1 强化引导,建立校企合作政府主导机制
  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过程看,校企合作起步于单体学校与单体企业的自发合作,其发展过程是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元,由单项到全方位的逐步进展历程。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院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在认识与利益上难于达到完全的统一。因此推进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强化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我国政府应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中的引导职能,建立相关的制定和规定,明确行业企业接收教师、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等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对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实行以奖代补,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企业建立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企业解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劳动保障问题,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通过政府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协作配合,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工作网络,制定深入推动校企合作的新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
  3.2 资源共享,建立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机制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要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四共享”合作机制下的“五融合”模式,是校企资源共享,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成功范例,通过校企双方人员互派、职务互兼,使学校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类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依托,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多层次的高素质的人才,同时积极推动知识型优秀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才进校园、上讲台、入科研创新团队,以企业专家、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身份参与人才培养,达到人才资源的共享;通过共用生产设备、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共同享有研究成果,达到设备、技术、成果共享的目的。通过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交流,对于企业来说,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改进技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使企业得到产能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加强了专业服务产业的基础。对于学校来说,把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标准直接引入教学过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兼职教师提供了稳定的来源,提高了兼职教师队伍的针对性和稳定性。
  3.3 合作共赢,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互惠共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校企双方要寻找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和相互需求,企业需要学校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帮助或者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培训、咨询、指导,挖掘宣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学校需要企业接收毕业生就业,提供兼职师资,提供学生实训设施、场所,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明确校企合作基础、目的和原则,通过校企 “互惠、互利、互动”的合作原则,共筑校企“技术共创、人才共享、设施共用”的坚实基础,达到校企合作共赢的目的。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存在很高的依存度和契合度,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需求,制定合作规划,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利益分享机制,促使校企深度合作。
  3.4 制度规范,建立校企合作约束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推进校企合作,需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采取三方联动的方式,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作为政府来说应尽快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以法律形式约束企业承担起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校企合作。如《校企合作教育协议》、《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双师型”教师培养协议》、《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
  3.5 加强交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而高职教育的改革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充分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先进的理念,继而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需要,改革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德山.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22).
  [2]王风刚.高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3]崔文琪,张文斌,张文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07(05).
其他文献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课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
摘要:结合技校学生的实际基础,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出发,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材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计划,适当增加新技术、新设备的有关内容,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拖动 教学 改进  技工院校使用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材,全称为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主要教学内容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常用生产机械的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省教育厅、教育纪工委部署的任务和要求,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摘 要】众多周知,高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学生日后的发展,绝大多数是要看高中时期能否放手一搏,考个好大学,有个好未来。在这个时期,高中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其实也是最高的。高中生的性格基本稳定下来,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思考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在这个时候,将物理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换代其实相对来说影响是比较小,成效是比较大的。于是,如何在新的学习阶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方式。中职英语教学的现实与教育改革都要求中职英语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全身反应、尝试游戏、模拟游戏、“学生上课”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英语教学  在我校教学楼的外墙上写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里的“做过”,我认为应该就是在特定的情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基调的政策措施,区域经济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时期。本文从四大经济地区的GDP占全国比重、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和最终消费比重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做了分析,指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主要是投资,而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并没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变动 投资主导  1 中国四大经济区基本概况  根据《中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渐深入,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效率,促进了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高中音乐音乐视唱练耳教学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让高中音乐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保障了高中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效果,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为解决传统课堂中的
【摘 要】高一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将开始更加深入的生物知识学习,而高中生物相较于初中生物课程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高中课程思维难度与知识系统性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受到初中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出现了不适应现象,这既影响到学生们对于高中生物知识学习,同时也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状态。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