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很好载体。化学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化学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化学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化学研究性学习要重视以下5个方面问题。
  1、重自主
  化学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同学在一起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师的限制。例如学生想研究白色污染、本地水资源短缺原因、空气受污染的情况,有这一爱好的同学可以分别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实验教具的改进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进行探讨。研究性学习自主就自主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可以说整个研究小课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式等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
  2、重过程
  化学研究性学习重在過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仅仅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如调查本地水资源短缺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许多具体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结果。比如说,调查本地水资源短缺原因,学生到畜牧水产局以及各个居委会调查、采访,上网查询找出原因。了解居民饮用水的来源,主要是买山泉水、西溪矿泉水。自来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通过调查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将调查结果写成小论文。
  3、重应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概念学习。通过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B、规则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C、问题解决学习,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它与一般性学习的主要区别。例如要了解当前空气污染情况。首先要了解污染物的成分?污染源在哪里?它们对人体、对工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如何解决污染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文献、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沟通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4、重开放
  化学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学生可以到社会生产中去搜集资料数据,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可以到网络上查阅资料,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样,学习方式就有重大的变化。
  5、重问题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可以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问题是由信息引起的”,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来提出问题。例如:学习了空气的组成这节课的内容,结合当前空气受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提出调查《本地空气污染》。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就可以找到问题。
  通过化学研究性学习,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的,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了所学的化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更新学习观念,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积极适应新的课程结构的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为培养自己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显的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1. How to Organize Effective Group Activiti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often used in group activiti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期刊
【摘 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时,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设情境;语言艺术;实践操作;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栽培利用。但是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限制了紫花苜蓿的推广种植。在酸性土壤中,低pH值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更重要的是低土壤pH值所产生的间接影响,这时土壤中抑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Fe2+的浓度过高,即铁毒。酸性土壤上,常常发生过多的H+和Fe2+等离子对植物共同产生胁迫。有关紫花苜蓿在酸性土壤的表现的研究不多,以往
本研究从生产实践出发,在调查了山东省当前奶牛日粮营养现状后,对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从制备到应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试验一对山东省奶牛实用日粮配方及营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高三复习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教师指导学生对高中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项浩大系统工程。而高三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中不能对教材内容作单纯地机械重复,而应对知识进一步整理和加工,以每章节,以每分区为单元或以某地理要素为专题,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综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的老师怕学生预习,怕一些错误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切实改革教学评价;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展创新意识”等五方面,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标准,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关注能力;重视过程;改革评价;鼓励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幼儿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个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的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可见,语言发展水平如何是鉴别幼儿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也是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纲要
期刊
【摘 要】 听是人类获得语言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因而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思維方式和文化、心理状态、语音知识等。听力教学要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注重语音知识和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传授听力技巧、进行心理调适等,从而是听力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听力;思维方式及文化;心理因素;语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