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社会与碎片化传播断想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的普及更加突显了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所谓碎片化传播,主要体现为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两个层面。前者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以及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后者不仅指意见的零散性,更指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识别和整理争点的方法。争点依赖当事人的有效争执,由当事人建构。争点要有效建立,至少需要当事人就具体问题存在真正的争议,且与本案有关联。因此,在当事人建构争点
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法自身存在某些缺陷,无法在流砂地层中达到理想的封闭效果。通过南京地铁十号线滨江大道站—珠江东站区间盾构接收工程实例,阐述了冷冻加固在流砂地层中具
运用经典的和修正过的重标极差方法研究了在1999到2009上证指数中的波动率和收益率的长期依赖关系。运用具有预白(pre-whitening)和后黑(postblackening)的Moving block bootstra
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价值通常体现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上。基于目标的一致性、形式的同一性和主体的兼容性,公益诉讼应当成为诊所法律教育追求公益目标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对大自然的敬畏、生老病死的无奈和面对莫测前程的担忧,我们分散在地球各个角落的祖先总结出应对生活难题的种种方法,慢慢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并最终铸造出百花齐放
“以人为本”在中西历史文化长河中思想丰富源远流长,却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停留于空想。当代“以人为本”之所以能超越空想,立足科学,成为现实的可能,关键在于马克思发动人学史上
特色发展是高校学报在期刊发展中确立自身优势的客观要求。为了解决影响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在国家教育部、新闻出版署等层面联合推进高校学
程序思维是法官在司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的法律思维方式,但实质因素则是法律思维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考虑到的;实质因素的选择功能可以作为沟通程序与实质的桥梁。在司法程序的启
论文针对刘洋和万小龙先生的论文《科学理论可检验性问题的新理解——兼与林定夷教授商榷》一文中所提出的商榷见解,对我所构建的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和检验逻辑的理论做了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