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间作的镉累积规律初探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镉污染农田高效种植结构调整模式,通过在镉污染严格管控区农田(土壤全镉含量1.98 mg·kg-1)开展不同镉积累特性的玉米和大豆间作试验,系统研究了单作和间作下玉米和大豆的镉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玉米秸秆镉含量呈总体降低的变化趋势,大豆秸秆镉含量呈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玉米苗期秸秆镉含量最高,而大豆鼓粒期秸秆镉含量最高;大豆成熟期籽粒镉含量高于鼓粒期,玉米灌浆期籽粒镉含量高于成熟期;间作降低了成熟期镉低积累玉米籽粒镉含量,提高了镉高积累玉米籽粒镉含量,间作模式下镉高积累
其他文献
为明确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多环芳烃(PAHs)降解细菌在植物中的定殖和效能,以Tween 80、芘降解细菌Mycobacterium sp.Pyr9和三叶草作为供试对象,通过温室土培试验,探讨不
为研究酸性矿山废水浇灌对土壤-蔬菜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迁移特征的影响,进而评估蔬菜摄入带来的健康风险,选取广东省大宝山农田8种蔬菜及其生长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品质优,产量高,但由于我县冬季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4℃,全年积温1700-1800℃,番茄栽培只能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因此,如何提高日光温室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
设置土方格沙障是解决沙区造林中的风蚀沙埋的理想方法,研究表明运用土方格沙障造林能显著降低沙丘的年位移距离;沙丘当年植被覆盖率提高31%.是一种良好的沙区造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