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镇最佳规模的实证检验

来源 :城市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城镇最佳规模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相关理论分歧的归纳和西方学者关于最佳城镇规模研究的梳理,借鉴英国学者巴顿(K.J.Buton)的理论,运用我国的城市统计资料构建计量模型,分别从行政管理角度最佳、市民角度最佳和企业生产角度最佳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我国最佳的城镇人口规模.相关结论对于正确选择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推动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世纪初,以"睡城"为典型病症的城市病问题伴随着一大批城市新区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及战略引导.政府应该从城市规划入手,引导开发商在城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一分配方式有效地调动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
本文分析了当今苏南社会各层次妇女的不同情况,指出苏南一部分妇女的社会地位确实较高,已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尚有相当部分城乡妇女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尤其是苏南新
设计了以Agent技术为核心的人性化的E-learning系统.以Agent技术和人工心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ISM多层级结构化Learning-Map,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Learning-Map.在人性化研
FDI作为生产要素施加到一国地区经济发展中,会对当地的环境福利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FDI对我国环境福利的影响,揭示了FDI对环境福利正面效应的同时,对其负面效应也进行了
文章依托2005年南京市的千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性质、不同特征家庭的住房分异。文章指出,2000年以来南京市住房的社会分异现象十分显著,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仍然存在,某些
在当今信息-知识时代迅速发展和非连续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一切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生成和创新、实现自我超越才能适应这一环境,赢得社会竞争优势和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的管理方法.方法 2006年成立了护理科研管理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科研目标管理,加强护理骨干科研训练,抓好学术论文管理,加强在职护士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的迁移活动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历朝历代普遍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春秋时期的迁国迁邑现象,揭示了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刻社会因素.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度量我国劳动力迁移对收入水平提高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证实劳动力迁移可以大大提高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缩小地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