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市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频率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市629家医疗机构.调查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以调查表形式对医疗机构进行逐一调查.按照医院等级分别统计各类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率。

其他文献
美国Catphan 500 CT性能测试模体已得到全球知名CT生产公司的认同,都用它来标示CT机的成像性能。该模体较依据AAPM 1977年1号报告生产加工的注水模体有很多优点:因是固体模体,没有漏水的问题;储运箱能当模体支架,模体能探出扫描床外;低对比度分辨力模体由同一种物质不同密度材料制成等。但该模体不能测量水的CT值及其噪声,CTP486模块的水当量性差;检测薄层厚的误差大;使用单珠检测扫描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 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 000 U·kg-1·d-1),共计7 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
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治疗胸部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在2002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1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患者发生口咽部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加重了急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导致放疗的中断,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进程和疗效.因此,预防和治疗口咽部真菌感染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探讨预防头颈部患者的二重感染的方法,笔者等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口服氟康唑预防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患者真菌感染,疗效较好。
期刊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NPC)首选的治疗手段,但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却有较大差异,除了受病理类型、分期早晚、患者年龄、体质等的影响外,个体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期刊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8%~100%.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营养摄取,重者还可引起口腔感染,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1]。
期刊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是保障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防护措施.我院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
期刊
近年来,我国核医学发展迅速,核医学诊断及放射性药物治疗频度逐年增长[1].在核医学诊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不仅可为患者诊疗疾病,也可随着患者的排泄物、器皿洗涤液等排放,形成放射性污水,污染环境,对公众造成不利影响。
期刊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从常规放射治疗发展到现代放射治疗.现代放射治疗是立体定位技术、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疗设备及技术的结合体.对X、γ刀焦点输出剂量的测量,至今仍然是难点.用0.015 cc针尖电离室测量,由于小电离室能量响应不好,国家计量研究院不提供标准量值传递,而LAEA TRS 277报告公式中的Katt和Km对内径小于2 mm的小电离室给不出相应的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该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