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田计划”是一个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公益组织。2010年9月,已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一年的朱力,担任了“麦田计划”重庆分社的召集人。朱力的妈妈在欣慰之余,感慨万千:刚上学时的“笨鸟”儿子,曾经的“问题少年”终于走上了正途。
笨鸟
朱力的妈妈叫游季梅,下岗前是重庆一家钢铁公司的炊事员,丈夫朱德培则在服务公司做销售工作。
1992年,朱力上小学了,游季梅夫妇双双下岗,家中的处境一落千丈。朱力从小喜欢画画,为了让儿子能继续画下去,游季梅在街上摆摊卖起了蛋糕。
对于妻子那本小利薄的生意,朱德培很看不上眼,因此根本不愿意帮把手。小小年纪的朱力看妈妈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来,用平板车推着烤炉、面粉等去街上摆摊,常常难过地躲在被窝里哭泣。更让朱力难受的是,很多同学嘲笑他说:“你爸爸真是个懒汉,还让女人挣钱养活……”朱力很受刺激,他不止一次跟同学拼命,可由于身体比较弱小,每次都被同学揍得鼻青脸肿。慢慢地,活泼开朗的朱力变得胆小和懦弱起来。
游季梅每天卖蛋糕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注意到儿子的变化。直到上一年级的儿子拿回期末考试成绩,她才傻了眼:朱力的数学成绩竟然不及格!
“朱力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这么简单的题他都做不出来!”开家长会时,听班主任如此问,游季梅惊呆了。她这才突然想起,儿子不像过去那样爱说爱笑了。她想“小力到底遇上了什么事,他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的生意很好,儿子的成绩却很糟,她终于忍不住对丈夫发火:“你对这个家也有责任,不能把什么事都扔给我呀!”从这天开始,朱德培每天晚上都检查儿子的作业,有时候还送儿子去上学。游季梅很高兴,可有一天,朱力突然对她说:“我往后不要爸爸送我去上学!”游季梅一愣:“爸爸送你去上学难道不好吗?”朱力说,有一天他被同学欺负,朱德培看见了也不制止,回家后还对他说:“你要不去惹人家,人家又怎么会欺负你呢?”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小孩子受人欺负全是因为他先去惹了别人吗?”游季梅很担心,在这样的教育下,儿子往后会不会变得更胆小、更懦弱?后来,游季梅的这种担心更强烈了,因为朱力每次考试的成绩还是很差,二年级期末考试竟排在了班里最后一名!班主任又找到游季梅说:“要不你让朱力转学吧……”游季梅再三恳求:“小力虽然算不上聪明,但也不是很笨,再给他个机会吧!”并主动提出要是上了三年级,朱力在学习上还是跟不上,她就将儿子转走。
老师不好再拒绝:“话可是你说的,我就再给你儿子一个机会。”
此后,游季梅早上起得更早,中午就赶回家,将下午的时间全部用在为儿子辅导功课上。在给儿子讲题时,游季梅意外地发现,朱力对很多数学题都能轻松做出正确的答案,但他考试时为什么就不会做了呢?朱力说:“我很害怕老师和同学……”
听了儿子的话,游季梅心里五味杂陈,心想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帮儿子找回自信。
问题少年
朱力上三年级时,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他跑步很快,爬杆也很灵巧,游季梅鼓励儿子报名参加这两项运动。
开运动会这天,游季梅连生意也不做了,特意来到学校为儿子加油。
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参加跑步比赛夺得了第四名,随后又在爬杆比赛中拿到了冠军。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朱力第一次觉得自己挺能干。
两个月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在大渡口区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夺得小学生组的第一名,照片也第一次被张贴在了学校的光荣榜上!
这次成功,让朱力很快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在学习上也更有信心。上四年级时,朱力的数学成绩上升到了班里的前几名!朱力身上发生的奇迹般变化,连当初叫他转学的班主任也感到不可思议。她多次问游季梅:“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这个孩子?”游季梅一笑:“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多体会成功的快乐……”
1998年,朱力上小学六年级时,游季梅的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她用多年卖蛋糕挣下的钱,在重庆市九十四中学旁开了一家中餐馆。可就在这时,儿子又出了麻烦。
朱力不再是过去那个胆小、懦弱的男孩了,却变得粗暴和叛逆起来。
为了让儿子不孤单,游季梅常常让儿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每次她都会准备好水果和糕点,让孩子们玩耍的同时,尽情吃喝。一段时间后,游季梅发现儿子在这些孩子中渐渐有了威信,竟成了“孩子王”,常常指挥其他孩子做这做那。
刚开始时,对于儿子这样的表现,游季梅还暗暗高兴,认为儿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谁知道有一天,有个男孩的母亲突然找上门来,说朱力常常欺负她的儿子……游季梅哭笑不得——这才多长时间啊,儿子就从受人欺负的对象变成了欺负同学的能手!晚上,朱力回到家,游季梅严厉地问他:“你怎么可以欺负同学,难道忘记了自己被同学欺负的事?”朱力一脸不屑:“就是因为我过去常常受人欺负,所以现在我要报复。”
游季梅目瞪口呆,她眼中的儿子一下子变得十分陌生,她不明白朱力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儿子。然而,对于妈妈的话,朱力一点也听不进去,打架斗殴成了这个少年的家常便饭。1998年底,游季梅决定让儿子去农村寄读。但根本不管用,在农村,朱力是唯一从城里来的学生,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排斥,又成了被欺负的对象。无奈,半年后,游季梅又把朱力接回了重庆。谁知,他变得更加叛逆,刚上初中就留起了长头发,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迷上了网络游戏,很快就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
儿子在学习上跟不上,自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游季梅看来这就是朱力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可如何才能让儿子在学习上跟上,戒掉网瘾呢?儿子的数学成绩最差,游季梅便多次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交流。据老师分析,小学数学主要是具体的数,可上中学后风云突变,字母ABC、XYZ象征“数”的新符号,一步跨进了“代数天地”,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在学习上就会很吃力。
要让儿子克服这种畏难的心理,远离网络,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游季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儿子战胜学习上的困难,重新树立起信心。
于是,游季梅又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共同研究帮助儿子学好数学的方法。
几个月后,朱力终于改掉了去网吧打游戏的坏习惯。
爱心大使
然而,朱力虽然很少再去网吧打游戏了,但他的兴趣在绘画上,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画画。游季梅不反对儿子画画,但她提醒朱力:“你是个中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哪个成名的画家是没文化的人呢?”
朱力满不在乎:“我将来考美术学院,又不考北大、清华。”可2001年,朱力中考时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朱力失落之时,意外收到了四川美术学院附属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他一下子高兴起来:“妈,我去美院附中上高中,只要专业成绩好,3年后就能被保送上大学。”游季梅皱起眉头:“难道上美院附中就可以不用学文化课了吗?”8月,眼看快到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游季梅有一天突然对儿子说:“你去复读初三吧……”
朱力吃惊地看着妈妈:“为什么?能上美院附中是多好的机会呀。”游季梅回答:“学不好文化知识,再好的机会对于你的将来也会是浪费。”
事实证明,游季梅让儿子重读初三的选择很正确——朱力再次坐在初三的教室里时,他感到无地自容,在学习上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考上了重庆的一所重点高中!
这年国庆节,游季梅特意带儿子去江津骆来山写生。在那里有个叫周小军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几年前,周小军的爸爸上山采草药时摔伤了腿,妈妈离家出走,他连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游季梅问他:“你想上学吗?”周小军点了点头。
游季梅带着朱力去了周家,周小军的爸爸流着泪说:“就怪我的一双腿不争气,拖累了这孩子呀……”
晚上,游季梅对朱力说:“和小军相比,你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如果再不好好学习,妈妈都会替你感到害臊呀。”游季梅的话音刚落,朱力说:“我想帮帮小军弟弟……”“好呀,妈妈支持你。”游季梅爽快答道。然而,儿子刚上高中,他能拿什么去帮助周小军呢?朱力神秘一笑:“我有办法。”
回到重庆,朱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他过去所画的画,在星期天去杨家坪步行街上卖。
朱力上街卖画,游季梅最初一点也不知道。一天,有位客人来吃饭时突然对她说:“你儿子的画很不错呀,我看见有很多人在买。”游季梅一愣:“我儿子在卖画吗?”游季梅晚上回家,问起这件事,朱力的脸红了:“我想自己挣钱帮小军……”
游季梅很欣慰,她叮嘱儿子:“你才上高中,在学习上也不能松劲呀。”
朱力连连点头,说:“妈,我卖画已经挣了700多元钱。”朱力上高中的3年,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挣钱资助周小军。2003年秋天,周小军重返课堂,朱力写信对他说:“往后,你只要好好读书,哥哥会挣钱供你上中学、上大学……”
2005年,朱力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在鼓励儿子上进的同时,游季梅也非常努力地做着自己的生意,把饭店的生意做好后,又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都很红火。
对妈妈的努力和变化,朱力一直看在眼里,他以妈妈为荣,也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坚强,善良,不放弃等。
周小军上中学了,需要花的钱更多,朱力卖画所挣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周小军的支出。这样的困境,朱力没告诉任何人,他除了继续卖画外,有时候还会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有一天晚上,在美术学院的校园里,朱力看见有个同学在操场上捡空饮料瓶子,他心里不由一动:对呀,美术学院的富家子弟很多,校园里几乎每个垃圾箱天天都会被这些饮料瓶子塞得满满的,这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吗?从此,每天晚上,朱力就寝前都会去校园里走上一圈,将垃圾箱里的空瓶子捡回寝室,第二天再带出学校去卖……1个空瓶子能卖2角钱,由于数量大,朱力每月捡瓶子卖的钱,竟比他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所挣的钱还要多!他用卖废品的钱维持着对周小军的承诺!
2007年9月,朱力上大三了。他听说有个小伙子,在重庆办了一个家庭救助站,几年来用自己打工所挣的钱救助了很多流浪儿童,他便来到了这个家庭救助站。看见在一套三室两厅的居室里,这个叫黄丰(化名)的打工青年正在教十多个衣着整齐的孩子识字,朱力被感动了,从此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和黄丰一起为流浪孩子上课。从数学到英语,从美术到音乐,他几乎成了一名“全能教师”。一年后,朱力大学毕业时,黄丰很想让朱力去帮他:“我很想将来能把救助站做大,让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家庭式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可就缺少像你这样的人呀。”
朱力犹豫了:妈妈已年过半百,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去帮她。
“朱力,对于那些流落街头的孩子来说,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就很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这可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呀。”游季梅的话让朱力心里豁然开朗,他决定去帮黄丰。
黄丰许诺每月支付朱力2000元工资,但朱力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就拿出600元钱购买了画笔、画板和其他学习用品,还将家中的电脑搬来教孩子们学文化、学上网……2010年春节,朱力特意将孩子们带到了妈妈开的饭店。游季梅不仅为这些孩子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给每个孩子买了礼物,她对朱力说:“这些孩子就像是你的小弟弟、小妹妹,你往后要好好教他们,妈妈有空也会去救助站做义工。”
2010年3月,有人举报黄丰所办的流浪儿童救助站没经民政部门注册,是一家非法机构,有关部门责令立即关闭……在送走孩子们的那天,朱力哭了,他拥抱了每个孩子,心里有种巨大的失落感。游季梅开导他说:“救助站虽然解散了,但并不是你的责任,只要有一颗爱心,你一定还能找到用武之地。”
2010年9月,“麦田计划”成立重庆分社,朱力被众多爱心人士推举做了召集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募集资金为南川地区一所小学的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用品。朱力说,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妈妈的引领为他的人生和梦想插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如今,他愿意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也插上翅膀,让他们快乐飞翔。
【编辑:潘金瑞】
笨鸟
朱力的妈妈叫游季梅,下岗前是重庆一家钢铁公司的炊事员,丈夫朱德培则在服务公司做销售工作。
1992年,朱力上小学了,游季梅夫妇双双下岗,家中的处境一落千丈。朱力从小喜欢画画,为了让儿子能继续画下去,游季梅在街上摆摊卖起了蛋糕。
对于妻子那本小利薄的生意,朱德培很看不上眼,因此根本不愿意帮把手。小小年纪的朱力看妈妈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来,用平板车推着烤炉、面粉等去街上摆摊,常常难过地躲在被窝里哭泣。更让朱力难受的是,很多同学嘲笑他说:“你爸爸真是个懒汉,还让女人挣钱养活……”朱力很受刺激,他不止一次跟同学拼命,可由于身体比较弱小,每次都被同学揍得鼻青脸肿。慢慢地,活泼开朗的朱力变得胆小和懦弱起来。
游季梅每天卖蛋糕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注意到儿子的变化。直到上一年级的儿子拿回期末考试成绩,她才傻了眼:朱力的数学成绩竟然不及格!
“朱力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这么简单的题他都做不出来!”开家长会时,听班主任如此问,游季梅惊呆了。她这才突然想起,儿子不像过去那样爱说爱笑了。她想“小力到底遇上了什么事,他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的生意很好,儿子的成绩却很糟,她终于忍不住对丈夫发火:“你对这个家也有责任,不能把什么事都扔给我呀!”从这天开始,朱德培每天晚上都检查儿子的作业,有时候还送儿子去上学。游季梅很高兴,可有一天,朱力突然对她说:“我往后不要爸爸送我去上学!”游季梅一愣:“爸爸送你去上学难道不好吗?”朱力说,有一天他被同学欺负,朱德培看见了也不制止,回家后还对他说:“你要不去惹人家,人家又怎么会欺负你呢?”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小孩子受人欺负全是因为他先去惹了别人吗?”游季梅很担心,在这样的教育下,儿子往后会不会变得更胆小、更懦弱?后来,游季梅的这种担心更强烈了,因为朱力每次考试的成绩还是很差,二年级期末考试竟排在了班里最后一名!班主任又找到游季梅说:“要不你让朱力转学吧……”游季梅再三恳求:“小力虽然算不上聪明,但也不是很笨,再给他个机会吧!”并主动提出要是上了三年级,朱力在学习上还是跟不上,她就将儿子转走。
老师不好再拒绝:“话可是你说的,我就再给你儿子一个机会。”
此后,游季梅早上起得更早,中午就赶回家,将下午的时间全部用在为儿子辅导功课上。在给儿子讲题时,游季梅意外地发现,朱力对很多数学题都能轻松做出正确的答案,但他考试时为什么就不会做了呢?朱力说:“我很害怕老师和同学……”
听了儿子的话,游季梅心里五味杂陈,心想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帮儿子找回自信。
问题少年
朱力上三年级时,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他跑步很快,爬杆也很灵巧,游季梅鼓励儿子报名参加这两项运动。
开运动会这天,游季梅连生意也不做了,特意来到学校为儿子加油。
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参加跑步比赛夺得了第四名,随后又在爬杆比赛中拿到了冠军。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朱力第一次觉得自己挺能干。
两个月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在大渡口区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夺得小学生组的第一名,照片也第一次被张贴在了学校的光荣榜上!
这次成功,让朱力很快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在学习上也更有信心。上四年级时,朱力的数学成绩上升到了班里的前几名!朱力身上发生的奇迹般变化,连当初叫他转学的班主任也感到不可思议。她多次问游季梅:“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这个孩子?”游季梅一笑:“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多体会成功的快乐……”
1998年,朱力上小学六年级时,游季梅的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她用多年卖蛋糕挣下的钱,在重庆市九十四中学旁开了一家中餐馆。可就在这时,儿子又出了麻烦。
朱力不再是过去那个胆小、懦弱的男孩了,却变得粗暴和叛逆起来。
为了让儿子不孤单,游季梅常常让儿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每次她都会准备好水果和糕点,让孩子们玩耍的同时,尽情吃喝。一段时间后,游季梅发现儿子在这些孩子中渐渐有了威信,竟成了“孩子王”,常常指挥其他孩子做这做那。
刚开始时,对于儿子这样的表现,游季梅还暗暗高兴,认为儿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谁知道有一天,有个男孩的母亲突然找上门来,说朱力常常欺负她的儿子……游季梅哭笑不得——这才多长时间啊,儿子就从受人欺负的对象变成了欺负同学的能手!晚上,朱力回到家,游季梅严厉地问他:“你怎么可以欺负同学,难道忘记了自己被同学欺负的事?”朱力一脸不屑:“就是因为我过去常常受人欺负,所以现在我要报复。”
游季梅目瞪口呆,她眼中的儿子一下子变得十分陌生,她不明白朱力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儿子。然而,对于妈妈的话,朱力一点也听不进去,打架斗殴成了这个少年的家常便饭。1998年底,游季梅决定让儿子去农村寄读。但根本不管用,在农村,朱力是唯一从城里来的学生,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排斥,又成了被欺负的对象。无奈,半年后,游季梅又把朱力接回了重庆。谁知,他变得更加叛逆,刚上初中就留起了长头发,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迷上了网络游戏,很快就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
儿子在学习上跟不上,自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游季梅看来这就是朱力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可如何才能让儿子在学习上跟上,戒掉网瘾呢?儿子的数学成绩最差,游季梅便多次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交流。据老师分析,小学数学主要是具体的数,可上中学后风云突变,字母ABC、XYZ象征“数”的新符号,一步跨进了“代数天地”,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在学习上就会很吃力。
要让儿子克服这种畏难的心理,远离网络,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游季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儿子战胜学习上的困难,重新树立起信心。
于是,游季梅又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共同研究帮助儿子学好数学的方法。
几个月后,朱力终于改掉了去网吧打游戏的坏习惯。
爱心大使
然而,朱力虽然很少再去网吧打游戏了,但他的兴趣在绘画上,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画画。游季梅不反对儿子画画,但她提醒朱力:“你是个中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哪个成名的画家是没文化的人呢?”
朱力满不在乎:“我将来考美术学院,又不考北大、清华。”可2001年,朱力中考时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朱力失落之时,意外收到了四川美术学院附属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他一下子高兴起来:“妈,我去美院附中上高中,只要专业成绩好,3年后就能被保送上大学。”游季梅皱起眉头:“难道上美院附中就可以不用学文化课了吗?”8月,眼看快到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游季梅有一天突然对儿子说:“你去复读初三吧……”
朱力吃惊地看着妈妈:“为什么?能上美院附中是多好的机会呀。”游季梅回答:“学不好文化知识,再好的机会对于你的将来也会是浪费。”
事实证明,游季梅让儿子重读初三的选择很正确——朱力再次坐在初三的教室里时,他感到无地自容,在学习上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考上了重庆的一所重点高中!
这年国庆节,游季梅特意带儿子去江津骆来山写生。在那里有个叫周小军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几年前,周小军的爸爸上山采草药时摔伤了腿,妈妈离家出走,他连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游季梅问他:“你想上学吗?”周小军点了点头。
游季梅带着朱力去了周家,周小军的爸爸流着泪说:“就怪我的一双腿不争气,拖累了这孩子呀……”
晚上,游季梅对朱力说:“和小军相比,你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如果再不好好学习,妈妈都会替你感到害臊呀。”游季梅的话音刚落,朱力说:“我想帮帮小军弟弟……”“好呀,妈妈支持你。”游季梅爽快答道。然而,儿子刚上高中,他能拿什么去帮助周小军呢?朱力神秘一笑:“我有办法。”
回到重庆,朱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他过去所画的画,在星期天去杨家坪步行街上卖。
朱力上街卖画,游季梅最初一点也不知道。一天,有位客人来吃饭时突然对她说:“你儿子的画很不错呀,我看见有很多人在买。”游季梅一愣:“我儿子在卖画吗?”游季梅晚上回家,问起这件事,朱力的脸红了:“我想自己挣钱帮小军……”
游季梅很欣慰,她叮嘱儿子:“你才上高中,在学习上也不能松劲呀。”
朱力连连点头,说:“妈,我卖画已经挣了700多元钱。”朱力上高中的3年,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挣钱资助周小军。2003年秋天,周小军重返课堂,朱力写信对他说:“往后,你只要好好读书,哥哥会挣钱供你上中学、上大学……”
2005年,朱力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在鼓励儿子上进的同时,游季梅也非常努力地做着自己的生意,把饭店的生意做好后,又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都很红火。
对妈妈的努力和变化,朱力一直看在眼里,他以妈妈为荣,也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坚强,善良,不放弃等。
周小军上中学了,需要花的钱更多,朱力卖画所挣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周小军的支出。这样的困境,朱力没告诉任何人,他除了继续卖画外,有时候还会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有一天晚上,在美术学院的校园里,朱力看见有个同学在操场上捡空饮料瓶子,他心里不由一动:对呀,美术学院的富家子弟很多,校园里几乎每个垃圾箱天天都会被这些饮料瓶子塞得满满的,这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吗?从此,每天晚上,朱力就寝前都会去校园里走上一圈,将垃圾箱里的空瓶子捡回寝室,第二天再带出学校去卖……1个空瓶子能卖2角钱,由于数量大,朱力每月捡瓶子卖的钱,竟比他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所挣的钱还要多!他用卖废品的钱维持着对周小军的承诺!
2007年9月,朱力上大三了。他听说有个小伙子,在重庆办了一个家庭救助站,几年来用自己打工所挣的钱救助了很多流浪儿童,他便来到了这个家庭救助站。看见在一套三室两厅的居室里,这个叫黄丰(化名)的打工青年正在教十多个衣着整齐的孩子识字,朱力被感动了,从此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和黄丰一起为流浪孩子上课。从数学到英语,从美术到音乐,他几乎成了一名“全能教师”。一年后,朱力大学毕业时,黄丰很想让朱力去帮他:“我很想将来能把救助站做大,让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家庭式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可就缺少像你这样的人呀。”
朱力犹豫了:妈妈已年过半百,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去帮她。
“朱力,对于那些流落街头的孩子来说,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就很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这可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呀。”游季梅的话让朱力心里豁然开朗,他决定去帮黄丰。
黄丰许诺每月支付朱力2000元工资,但朱力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就拿出600元钱购买了画笔、画板和其他学习用品,还将家中的电脑搬来教孩子们学文化、学上网……2010年春节,朱力特意将孩子们带到了妈妈开的饭店。游季梅不仅为这些孩子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给每个孩子买了礼物,她对朱力说:“这些孩子就像是你的小弟弟、小妹妹,你往后要好好教他们,妈妈有空也会去救助站做义工。”
2010年3月,有人举报黄丰所办的流浪儿童救助站没经民政部门注册,是一家非法机构,有关部门责令立即关闭……在送走孩子们的那天,朱力哭了,他拥抱了每个孩子,心里有种巨大的失落感。游季梅开导他说:“救助站虽然解散了,但并不是你的责任,只要有一颗爱心,你一定还能找到用武之地。”
2010年9月,“麦田计划”成立重庆分社,朱力被众多爱心人士推举做了召集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募集资金为南川地区一所小学的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用品。朱力说,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妈妈的引领为他的人生和梦想插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如今,他愿意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也插上翅膀,让他们快乐飞翔。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