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来源 :茶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茶树幼茎小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咖啡碱的合成以来,茶树组织培养至今已走了约50年的研究历程,在多方面得到应用,但仍然有不少难题未攻克,主要有污染、褐化、玻璃苗、难以分化、再生体系不完善等等。其中,因为茶树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褐化现象严重,阻碍了组培的后续工作。因此,有效的控制茶树外植体褐化是茶树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本文就目前国内茶树组织培养的褐化控制研究进行综述,对茶树组织培养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荞麦由于合理的氨基酸组成,较高的蛋白质生物价、天然的抗氧化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荞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荞麦淀粉不仅作为食品的组成成分,还可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增
<正>水产品是人类重要蛋白质来源,水产品经济也是全球渔业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海洋捕捞产量逐年降低。据《Th
众多的研究表明 :茶黄素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 ,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物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茶黄素类抗氧化及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合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参数(磁极厚度、极弧系数、槽深、磁极偏心距、槽口宽度)可以达到抑制噪声、提高效率的目的。为了优化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和噪声,利用正交试验选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企业管理方式融合、企业经营方式融合,
文化既庞杂而又无处不在,而该文所提到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其基本特征在于:(1)文化是普及的;(2)文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3)文化是世代相传的;(4)文化是动态变化的;(5)文化
建立了氨基胍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为日本岛津L-column ODS反相柱,流动相为水-氨水-高氯酸缓冲液,检测波长为195nm.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46%.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
云南普洱茶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特征。本文就普洱茶名称的来源、历史背景及其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香气特征成分的研究情况,比较分析了不同茶类香气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未来的香气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