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环境不断的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建筑的建设以及推广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意识到使用生态材料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以及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表皮是建筑物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耗能最多的部分,加强对建筑表皮的设计对于建筑节能降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生态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材料;建筑表皮;构建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用材料种类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逐渐对传统的建筑物材料产生了新的认识,将生态建筑材料应用到建筑中。生态建筑材料的使用对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意义。我们应该以生态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用为研究点为突破口,探究建筑材料的应用。
  一、我国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应用现状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表皮材料时应该考虑到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宜人体健康的材料,而生态建筑材料正符合这一要求。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说,我国对生态建筑材料的研究起步的比较晚,现在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以及应用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建筑表皮的应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建筑生态表皮应用一体化设计理念的不完善;第二,在建筑表皮生态设计过程中缺乏节能计算;第三,生态建筑表皮设计中多种生态功能不能进行完善的整合设计;第四,设计管理不完善以及建筑使用者不了解生态结构。其中生态材料建筑表皮生态一体化的缺失指的是在对表皮进行设计时,知识随意将一些生态材料在不进行认真规划的情况下随意的布置,形成粗劣的建筑表皮,没有和城市以及建筑的特点与需求相结合。
  二、生态建筑材料建筑表皮设计应用存在的优点
  1.保护环境
  生态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将材料生产、使用、废弃整个过程与环境的协调性作为重点,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意义上的利润,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生态建筑材料是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借助科技手段,采用清洁能源和节省能源来代替原料,在源头上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生态材料例如矿渣砖、胶合木、复合材料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挪威馆,建筑表皮主要就是用力胶合木,配合木、竹、金属等材料,整个建筑在阻挡太阳直射的同时还可以透过漫射光为室内提供照明,进而节省能源的使用。
  2.优化资源
  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现代建设的主旨所在,但是节约资源并不是不用资源,而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自身所需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高效、循环的使用性。生态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就考虑了能源资源的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废物的回收利用等,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功能发挥。例如2010年上好世博会印度尼西亚馆,建筑表皮是用了木头和竹子等天然环保材料,对环境基本不会构成影响,而且具有很强的回收利用性。
  3.低耗无害
  建筑表皮在生态范围内要求具有采光、通风、防晒、防湿等多方面的功能,并且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在以往要求的基础上更是要求具有节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功能。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阿尔萨斯馆建筑表皮有三层,外层为超厚玻璃和太阳能电板,中间为密闭仓,最后为水幕玻璃,生态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能源为建筑使用,减少了建筑能源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有害物质的产生量。
  三、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原则
  1.符合建筑物的基本构造条件
  在建筑物的构建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行为即是使建筑物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建筑初衷的情感表达。而对于建筑物进行的较为具有逻辑性的进行过程,即是最为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建筑物本身具有相对真实的本质,能过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初衷,通过建筑材料的、建筑结构使建筑物在竣工之际不仅能够表现是时代的特性,还能准确的表达出建筑者的情感感受;第二,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的构建和使用,其最基本的形式逻辑必须与建筑整体的受力关系相协调,保持一致的状态;第三,建筑物本身必须能够与当下时代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当前的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的技术及建筑领域的发展水平。
  2.符合环境自然的生态平衡性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在保证环境声讨的基础上,保障人类与社会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保证在参与进人类活动之后,其生态环境中的能量流动不因人类活动受到限制或影响,为达到相对的生态平衡,生态建筑表皮必须最大限度的保证生态能量的可再生性、可循环性。利用相对无污染的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使其与生态建筑物融为一体的系统,将人类作业产物无害的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保证建筑物内在的舒适环境下,并不会为生态系统带来相对有害的行为系统。
  3.符合相关的多元性整合
  根据生态建筑表皮的构建成分决定在建筑过程中其相关的建筑构件必须符合多元性原则,而建筑物表皮也必须具有多元性整合的特征。在相关的工业条件之下,其生产条件也决定了建筑表皮的整合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表皮建筑层,起到保温隔热等效果,形成屏雨保护层。同时达到对自然光的有效采集和庇护,对于相关的必要通风条件设备也起到有效的作用,二建筑表皮的绿化层也只能局限的分布于表皮的外层或中间层,此类建筑构件的整合主要区分为同层整合和构件附着。
  结语:
  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表皮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怎样做好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是整个社会应该注重的问题。生态建筑材料的提出以及使用在根本上改善了传统建筑资源浪费严重这一缺点,可以在生产、使用以及废弃整个过程中做到资源的低耗,并且更加符合人们建筑舒适环保的要求。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红雨.蔡云楠.传统城市色彩在现代建筑与环境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2011(7).
  [2] 邓玮.徐峰.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J]中外建筑.2012(07).
  [3] 张建超.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表达[D].东华大学.2012(01).
  作者简介:陈华敏,1986.01,女,河南,201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沉降测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以及完工后的安全使用,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沉降测量技术做了一定的分析,指出了高层建筑沉降测量的工作要点。  关键字:高层建筑;沉降测量;应用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工程不断进行,建筑体载荷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建筑体普遍存在沉降现象。当工程结束之后,沉降量也会慢慢的趋
【摘要】本文首先就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和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控制;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前言  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工艺较多,系统性也较强,除了钢结构、混凝土工程以外,还有很多部分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有关人员除了要加强对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外,也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摘要】在工业和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消耗已成为焦点,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推进建筑节能是实施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建筑节能屋面挤塑保温板施工技术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节能;挤塑保温板;施工技术  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在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能源消耗已经成为焦点和挑战点。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推进建筑节能是实施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环节。据有关资料显示,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现代化技术都被运用到了建筑领域当中,作为建筑行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工民建工程中也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提高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节能技术作为当代新兴的一种技术,能够很好的减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还能同时实现对能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它被广泛运用在了工民建施工中。本文就从节能技术的意义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节能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  关键词
【摘 要】我国因为人口众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住宅建筑节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节能措施 住宅建筑 设计应用  1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情况  建筑节能主要指在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施工以及安装维护中,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对住宅建筑进行隔热的保温围护,或者选择节能型可再生利用型的能源
摘要:在当代的工民建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具体的施工要求,为了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出现了新型的施工技术。以下通过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新型技术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对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做出具体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型 施工技术 工民建  1 当代工民建新型施工技术的来源  工民建中的新型施工技术虽然是根据传统技术发展而来,但是较传统技术来讲,新型技
【摘 要】桩基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建筑基础形式,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稳定性和耐久性好,选址于不良地质条件处的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等多采用桩基础,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桩基础的分类和应用现状,对于桩基施工管理也作出一些论述,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民建 建筑工程 桩基础 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  1.桩基施工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1.1 采取灌浆加固
摘要:外墙作为建筑物的脸面结构,其施工是否科学、质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使用功能和寿命,因而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外墙渗漏问题是近年来用户的投诉热点和施工单位极为头痛的问题,也是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漏的措施是墙体检查与处理;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改善抹灰层的施工质量。本文就目前常见的几种外墙防渗施工技术做了简要的阐述,以供相关工作人员日后工作参考。
【摘要】我国的的能源消费的问题日趋严重,节能工作刻不容缓,全面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已成为必然。在供热分户计量的实际改造过程中还有部分问题存在,本文针对供热分户计量在实际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供热分户计量;必然;建议  供热分户计量,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用热量的多少来决定缴纳采暖费的多少,就是用多少热,交多少钱。采取供热分户计量,用户可以以自己的需求,通过室内控温装置自主调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尤其是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桩结构。钢管混凝土桩具有承载力大、能够有效的抵抗风力、水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市政施工当中。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桩的施工工艺,并提出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我国关于钢管混凝土桩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60年代引进这种技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