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凸显出很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实践中的“钟摆现象”—人们发现,语文阅读教学如果只是立足于作家和文本就容易将文本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而一旦向学生与生活敞开又容易导致偏离文本方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策略
  综观中外语文阅读教学,大家都在寻求一条路子—实现学生、文本、社会(生活)、作者四者的协调。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它是联系学生、社会(生活)、作者的纽带。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试图从文本出发,用文本互涉这样一种文艺理论来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试图寻找回归文本的方法。
  一、文本互涉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文本互涉”,又称“互文性”、“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指性”,它是指不同的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文本互涉理论有助于高中生开展自我与文本的深层对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这些对话的前提是高中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已有了对文本的感悟。这些感悟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仅凭高中生并不丰富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得到的。这个时候,如果将一些与目标文本相关联的文本一起呈现,一个文本解读的情境便被创立起来了。相比单一的文本,在一个合理的文本解读情境下,高中生与文本的对话会更加多元、深入。
  二、文本互涉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文本互涉还要求教师有大量文学知识、理论知识的储备,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些知识与能力,能得到横向与纵向的不断发展。接下来我们从文本互涉的四个阶段来看具体教学的策略。
  首先,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协助备课。如提纲挈领阶段。教师依据自我解读得到的关键词,结合搜集到的文本,展开教学设计。用每个关键词,构建起一个统领文本内容的纲。[案例]以高中语文必修四中李清照的《醉花阴》这个目标文本为例,一是需要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资料,如果要更全面地对李清照的整个人生与诗词有所了解的话,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无疑是首选;二是需要细读文本,把握最佳意义空间,找到文本关联点。对于诗词来说,意象很自然地成为了意义空间的最佳诠释,文本关联点自然就离不开这些意象。通过朗诵《醉花阴》这首词,首先可以看出“醉花阴”这个词牌名的选取是与词人表达的意义有关系的。而“酒”和“花”这两个典型意象,既有优美的外在形象,又具有丰富的内在意蕴。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在诸多文本关联点中,选取“花”作为发散点最为合适。词的下片,不着一个“菊”字,却处处在写菊,最后作者通过以花自比升华全词,给人带来极高的审美享受。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着眼于“菊”字来以小见大,联系互涉的文本诠释整首词,又通过互涉文本和整首词的关联来赏析菊的意象中丰富的内涵,融入阐释的循环,将目标文本置于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
  其次,运用文本互涉讲解新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注释对文本作进一步了解,然后再开始解剖细节。这一块,从文本最基本的工具性出发,可以简单地从字句剖析。[案例]通过师生朗诵,在對《醉花阴》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进一步细化了解,比较清楚地知道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再具体深入理解,感知哪些句子写到大家的心里去了,以一种鉴赏交流的眼光,引导学生打开与文本对话的心门。这个时候表现出的不同的声音,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方位观照的原因。当然,大多数学生一般会认为词中的绝妙好句是最后三句。因为最后三句可以引发学生与赵明诚好友陆德夫的共鸣,顺利地进行背景的文本互涉。而剖析后三句最有力道在于最后一句的“瘦”字,将“人”、“黄花”、“瘦”三者放到了一起,把花瘦、人瘦、人花互怜和花的丰美与凋残、人的青春年少和历经坎坷、人花互比抒写得淋漓尽致,造成了绵延不绝的美的意境。
  再次,用文学文本互涉,对话目标文本。文学文本的互涉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的文本互涉,一个是纵向的文本互涉。其中,横向的文本互涉体现在:一是目标文本与同一作家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互涉,二是目標文本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互涉。纵向文本互涉体现在:一是同一作家的历时的文学作品与目标文本的互涉,二是整个文学史上的作品与目标文本的互涉。这种互涉,是利用文本与文本的对话,来启迪我们的思想,揭示文本的隐秘意义。横向主要是通过同时代文本间的相互比较来对目标文本进行解释,纵向主要是通过探寻文学源与流的关系来对目标文本进行解释。
  [案例]纵向从《礼记·日令》开始解释菊花被称为黄花的来历,联系到东晋对写菊颇有造诣的陶渊明《饮酒》一诗。高中生大都已经熟知此诗写的是一种闲适的心境,可以看出李清照表面东篱把酒,表现的是一种闲适的心情,真的是闲适吗?不,那只是表面的,因为有上片的“愁永昼”,半夜失眠“凉初透”,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所以她闲却并不“适”,体现了闲适为表象,因闲不适而愁的真象。
  本研究通过案例,介绍文本互涉视野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策略,将目标文本放在相互关联的文本群中,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解读出文本的隐含意义,实现关注作家、社会生活、文化的多元和深层解读,希望能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方面的探究能力,形成个人在信息社会中能够利用多种文本充分解读、深入探究的学习能
其他文献
目的:机械通气治疗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治疗措施和抢救手段,但应用不当可能会产生通气机相关性并发症,如低血压、通气机相关性肺炎、
【摘 要】随这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这一语言在我国得到了很高的重视,而将英语教学质量提高,也一直是一个让相关教师头疼的问题。经过教育界不断地探究创新,任务型阅读法得到了英语教学的青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此,笔者对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初中英语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法 英语 研究
随着高中课程的深入,语文研究性学习便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并已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可是有一些学校的语文学科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未能考虑到学科、学校、学生的特点。对研究性学习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那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语文教学,更好地更切实际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充分显示它的无魅力呢?本文试图从对研究性学习的把
期刊
目的: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伴有异常子宫出血,但也有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无月经改变。因此,推测有月经改变的子宫肌瘤患者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内环境的改变。最近研究发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真正运用这种语言工具与别人进行基本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其学习英语习惯的培养,通过系统的、经常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告别仅仅停留在书面上的哑巴英语,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口语交际能手。  【关键词】哑巴英语 语言氛围 机会  一、初中生存在哑巴英语的因素  1.心理因素  很
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时,合理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高中生学习英语自主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素养.本文将从分析任务型教
【摘 要】语文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对课文作者、内容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情意进行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创设情境,激发情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贯穿要素,应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运用数学思想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但是,传统数学课局限性强,教师过度强调学
化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十分重要而又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趣味化学实验则是一项效果明显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然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向学生传达人文精神,而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之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