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能的运输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基本运行,其中输电线路作为从发电厂或变电站向用户输送电能的桥梁,在电力系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而线路设计中的路径选定、测量、排杆等方面对线路设计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35kV 输电线路 设计施工
Abstract:Electric energy transport means a country's basic operation, in which the transmission line from the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as to the user electric energy transmission bridge, i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circuit design of the path is selected, measurement, line pole aspects of circuit desig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Keyword:35kV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力建设进入了高密度的建设期。35kV输变电设施虽然已划为一个非主推的电压等级,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实施应用需要,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着重对 35kv输电线路在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
设计施工概述
可行性研究分析
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是按照相关规划要求进行工程实施的调研工作。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包括:
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内容真实。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
预测准确。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
论证严密。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主要设计原则都在初步设计中明确。应尽全力研究透彻。初步设计包括:
着重对不同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取得有关协议,选择最佳路径方案;
充分论证导线、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确定各种电气距离;
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类型;
合理地进行通信保护设计;
对于严重的污秽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应做专题调查研究;
各项设计均应做出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并进行优选。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按照初步设计原则和设计审核意见所作的具体设计。主要有: (1)对初选的、经过评审的最优线路方案进行实际测量放线,打杆位桩;
完成必要的、详细的图纸设计;
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材料表,提供技术和施工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
二、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
1、导线、避雷线的确定
根据系统规划提供的负荷资料及所选定的导线截面,还要结合目前了解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校验。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决,加上个别行业缺乏长远规划,往往当线路一建成,很快就达到满负荷运行。
2、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
2.1绝缘配合设计
(1)绝缘强度区按段划分,送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按清洁区和污秽区来划分。以污秽性质、附盐密度、污盐距离、气候条件等,并根据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等来划分污秽区段和污秽等级,并提出防污秽措施,确定不同的绝缘设计。
绝缘子串及片数,按需要选择悬式和耐张绝缘子串的型式,按电压等级、荷载条件来选择不同型式绝缘子串的片数,并说明各种绝缘子串的使用条件。
2.2防雷设计
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活动情况及已有线路运行经验来确定采用避雷线的根数,确定避雷线的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保护是采用接地的避雷线,并且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其遮蔽效果越好(一般应小于20º),但随着线路电压等级的降低,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的比重也越大。35kV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只在发电厂、变电所进出线架设1~2km避雷线(如线路很短,两段进线保护段架设避雷线后所剩不多,且供电性质又十分重要的除外) 。
考虑到35kV线路系统是中性点的,不直接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也就是说 35kv 线路允许单相接地短时运行,那么在线路设计时,应把无避雷线部分线路尽量采用导线三角形排列方式,使最上面一相导线充当避雷线的作用。架设避雷线的进线段,若采用导线水平排列的门型杆塔,因双避雷线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可降低雷击杆顶的电位,使雷击掉闸率减少。若其间有单杆双杆交替,因单双避雷线过渡点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统一,会造成导线过渡点附近的保护角过大,而增大绕击机会,因此同时双避雷线在杆顶还要互相联结并分别装设接地引下线。
3、塔杆选择
农村空旷地区,原多采用拉线等径砼杆为主,虽然造价较低,但是施工不方便,拉线受外力破坏的机率较高,运行风险比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现普遍采用电力行业的标准自立塔,35kV~60KV通用,水平档距可达250~350米,垂直档距最高可达450米,并采用热镀锌或稀土镀锌以加强风防腐能力。
城镇区域,受规划限制,线路一般沿规划道路架设,同时还经常考虑10KV及以下线路同杆架设以节省走廊,故直线杆多拔梢单杆,离心法制造,梢径为φ190或φ230mm,斜率一般1/75,高度為18m及以上;耐张转角杆一般采用钢管杆,无拉线设计以减少对交通或建筑物的影,钢管杆的基础大多采用钢管桩的形式,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以降低施工成用。
城市繁华区域,也有采用电缆敷设的方式,电缆排管结合城市道路一并施工,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小,但造价很高。
线缆选择
(1)导线型号及材料选择。根据导线的作用,制作导线的材料应选择导电率高、耐热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重量轻、制作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常用的材料有铜、铝、钢等。由于铜的价格较贵,架空输电线路一般不采用铜线。铝导电性能好,但机械强度低,而钢的机械强度较高,但导电性能较差,所以 35kV输电线一般制成以铝作为主要材料的钢芯铝绞线。采用电缆敷设时一般选用交联聚乙稀铜芯或铝芯电缆,江南地区以单芯敷设为主,三芯用的较少,采用单芯敷设时,电缆管道必须避免产生铁礠环流。
(2)导线截面积计算。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大小,关系着运行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供电电能质量等,是建设设计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导线应参考新标准 (GB/T1197-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35kV输电线导线截面一般不应小于 70mm2。
5、绝缘子串选用
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2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2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35kV架空导线处于绝缘的空气介质中,由于电压等级较高,为保证导线对地有必要的绝缘间隙,需要将悬式绝缘子串接起来,与金具配合组成架空线悬挂体系即绝缘子串。根据受力特点,在直线型杆塔上组成悬垂串,耐张杆塔上组成耐张串。35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常用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
三、35kV输电线路施工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35kV线路在通过公路和10kV的线路以及建筑物的情形之下可以采用的解决措施:电力线通过公路的角度应不得少于45°。35kV线路在跨越10kV线路的时候,二者相互之间的最短的直线距离应该不能少于3米。边导线与10kV线路之间的最近直线距离不能低于4米。35kV线路在通过建筑物的时候,与建筑物之间的最近距离不能少于4米,边导线在最大风偏的情况下不能少于3米。35kV线路跨越一、二级架空明线弱电线路,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不得有接头。35kV线路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均需采用耐张铁塔孤立档跨越,并采用绝缘子双挂方式。
(2)35kV线路在穿越过110kV线路期间所经常遭遇的难题。必须保证与110kV的交叉跨越距离有3m以上,如果降低35kV线路杆塔的高度,又会造成对地距离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如果该穿越段有避雷线,则可将该段的避雷线去除,两边杆塔增设避雷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彼此的物理距离;如果没有避雷線,可尝试将导线的排列方式改为水平形式,以降底35kV的导线高度;确实不能解决时则联系设计单位将该穿越段改为电缆敷设。
(3)如果35kV的线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杆塔与公路之间的距离过短就需要采用沿着线路的方向移动15到20米,同时还可以调整档距。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和理解设计意图,发现疑问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对原设计进行变更。’
结语
在35kV输电线路设计中,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认真、细致地进行设计。在施工中注意安全,抓好施工质量,多与设计单位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要相互配合、调一致,搞好工程建设。各级部门都要认真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l】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田.中国科技博览,2005(10)
【2】汤晓青.输电线[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
【关键词】35kV 输电线路 设计施工
Abstract:Electric energy transport means a country's basic operation, in which the transmission line from the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as to the user electric energy transmission bridge, in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circuit design of the path is selected, measurement, line pole aspects of circuit desig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Keyword:35kV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力建设进入了高密度的建设期。35kV输变电设施虽然已划为一个非主推的电压等级,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实施应用需要,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着重对 35kv输电线路在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论述。
设计施工概述
可行性研究分析
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工程设计的前期阶段,是按照相关规划要求进行工程实施的调研工作。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包括:
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内容真实。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
预测准确。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
论证严密。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主要设计原则都在初步设计中明确。应尽全力研究透彻。初步设计包括:
着重对不同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取得有关协议,选择最佳路径方案;
充分论证导线、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确定各种电气距离;
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类型;
合理地进行通信保护设计;
对于严重的污秽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应做专题调查研究;
各项设计均应做出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并进行优选。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按照初步设计原则和设计审核意见所作的具体设计。主要有: (1)对初选的、经过评审的最优线路方案进行实际测量放线,打杆位桩;
完成必要的、详细的图纸设计;
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材料表,提供技术和施工设计说明书及预算书。
二、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
1、导线、避雷线的确定
根据系统规划提供的负荷资料及所选定的导线截面,还要结合目前了解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校验。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决,加上个别行业缺乏长远规划,往往当线路一建成,很快就达到满负荷运行。
2、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
2.1绝缘配合设计
(1)绝缘强度区按段划分,送电线路的绝缘强度按清洁区和污秽区来划分。以污秽性质、附盐密度、污盐距离、气候条件等,并根据已有线路运行经验等来划分污秽区段和污秽等级,并提出防污秽措施,确定不同的绝缘设计。
绝缘子串及片数,按需要选择悬式和耐张绝缘子串的型式,按电压等级、荷载条件来选择不同型式绝缘子串的片数,并说明各种绝缘子串的使用条件。
2.2防雷设计
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活动情况及已有线路运行经验来确定采用避雷线的根数,确定避雷线的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保护是采用接地的避雷线,并且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其遮蔽效果越好(一般应小于20º),但随着线路电压等级的降低,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的比重也越大。35kV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只在发电厂、变电所进出线架设1~2km避雷线(如线路很短,两段进线保护段架设避雷线后所剩不多,且供电性质又十分重要的除外) 。
考虑到35kV线路系统是中性点的,不直接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也就是说 35kv 线路允许单相接地短时运行,那么在线路设计时,应把无避雷线部分线路尽量采用导线三角形排列方式,使最上面一相导线充当避雷线的作用。架设避雷线的进线段,若采用导线水平排列的门型杆塔,因双避雷线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可降低雷击杆顶的电位,使雷击掉闸率减少。若其间有单杆双杆交替,因单双避雷线过渡点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统一,会造成导线过渡点附近的保护角过大,而增大绕击机会,因此同时双避雷线在杆顶还要互相联结并分别装设接地引下线。
3、塔杆选择
农村空旷地区,原多采用拉线等径砼杆为主,虽然造价较低,但是施工不方便,拉线受外力破坏的机率较高,运行风险比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现普遍采用电力行业的标准自立塔,35kV~60KV通用,水平档距可达250~350米,垂直档距最高可达450米,并采用热镀锌或稀土镀锌以加强风防腐能力。
城镇区域,受规划限制,线路一般沿规划道路架设,同时还经常考虑10KV及以下线路同杆架设以节省走廊,故直线杆多拔梢单杆,离心法制造,梢径为φ190或φ230mm,斜率一般1/75,高度為18m及以上;耐张转角杆一般采用钢管杆,无拉线设计以减少对交通或建筑物的影,钢管杆的基础大多采用钢管桩的形式,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以降低施工成用。
城市繁华区域,也有采用电缆敷设的方式,电缆排管结合城市道路一并施工,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小,但造价很高。
线缆选择
(1)导线型号及材料选择。根据导线的作用,制作导线的材料应选择导电率高、耐热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重量轻、制作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常用的材料有铜、铝、钢等。由于铜的价格较贵,架空输电线路一般不采用铜线。铝导电性能好,但机械强度低,而钢的机械强度较高,但导电性能较差,所以 35kV输电线一般制成以铝作为主要材料的钢芯铝绞线。采用电缆敷设时一般选用交联聚乙稀铜芯或铝芯电缆,江南地区以单芯敷设为主,三芯用的较少,采用单芯敷设时,电缆管道必须避免产生铁礠环流。
(2)导线截面积计算。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大小,关系着运行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供电电能质量等,是建设设计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导线应参考新标准 (GB/T1197-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35kV输电线导线截面一般不应小于 70mm2。
5、绝缘子串选用
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2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2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35kV架空导线处于绝缘的空气介质中,由于电压等级较高,为保证导线对地有必要的绝缘间隙,需要将悬式绝缘子串接起来,与金具配合组成架空线悬挂体系即绝缘子串。根据受力特点,在直线型杆塔上组成悬垂串,耐张杆塔上组成耐张串。35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常用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
三、35kV输电线路施工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35kV线路在通过公路和10kV的线路以及建筑物的情形之下可以采用的解决措施:电力线通过公路的角度应不得少于45°。35kV线路在跨越10kV线路的时候,二者相互之间的最短的直线距离应该不能少于3米。边导线与10kV线路之间的最近直线距离不能低于4米。35kV线路在通过建筑物的时候,与建筑物之间的最近距离不能少于4米,边导线在最大风偏的情况下不能少于3米。35kV线路跨越一、二级架空明线弱电线路,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不得有接头。35kV线路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均需采用耐张铁塔孤立档跨越,并采用绝缘子双挂方式。
(2)35kV线路在穿越过110kV线路期间所经常遭遇的难题。必须保证与110kV的交叉跨越距离有3m以上,如果降低35kV线路杆塔的高度,又会造成对地距离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如果该穿越段有避雷线,则可将该段的避雷线去除,两边杆塔增设避雷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彼此的物理距离;如果没有避雷線,可尝试将导线的排列方式改为水平形式,以降底35kV的导线高度;确实不能解决时则联系设计单位将该穿越段改为电缆敷设。
(3)如果35kV的线路在实际施工中发现杆塔与公路之间的距离过短就需要采用沿着线路的方向移动15到20米,同时还可以调整档距。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和理解设计意图,发现疑问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对原设计进行变更。’
结语
在35kV输电线路设计中,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认真、细致地进行设计。在施工中注意安全,抓好施工质量,多与设计单位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要相互配合、调一致,搞好工程建设。各级部门都要认真负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l】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田.中国科技博览,2005(10)
【2】汤晓青.输电线[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