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像往年一样,带着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份民生问题清单到联系点金石镇凝秀社区走访群众。“凡是老百姓的问题都在积极解决,凡是能解决的问题基本都到位了”,62岁的退休工人李柏义拉着我的手说,“干部认真了,我们街道义务巡逻队也要坚持搞下去。”
像李柏义这样热心的群众在新宁还有很多,自2012年坚持开展“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机关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以来,干部帮助群众、群众支持干部的故事一直在发生。来新宁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但我切身感受到只有与群众常见面、常谈心、常解难,才能走实群众路线,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走基层贵在恒心,活动常抓常新。群众最厌花拳绣腿,最烦形式主义。当下有些干部热衷于出“新招”,搞活动年年变脸,走基层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群众摸不着北,感觉不到热度。面对群众千万不能以“出新”代替创新,我们组织开展“三联三送”活动不唯“出新”只唯实,县委把该项活动作为干部联系群众的规定动作,坚持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好传统,每年定期集中两个月时间让干部与群众常来常往。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三联三送”内容,面向群众开门搞活动的同时,提出“城乡环境同治、平安新宁同创”新任务。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干部心有所向、脚踩泥土走基层;群众笑迎干部进家门,掏心窝子说真话,干群心连心,如同一家亲。
走基层贵在诚心,作风常改常新。群众是照干部“四风”问题的放大镜,但是不走近去照,就会模模糊糊;不经常去照,就会跑冒滴漏。干部诚心走基层,诚心照镜子,可以正衣冠、掸灰尘、查出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防止以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倾向。习总书记讲话一语中的,直指当下个别干部联系群众“心不诚、情不真”之弊,对给钱给项目慷公家之慨,见物不见人行讨好之实的做法当头一棒喝。今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干部下访群众见面率、上门率、回访率作为硬指标,向群众收集反映党员干部“四风”问题1420余条,整理建议意见49条,根据群众意见出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二十四条规定,下发规范干部津补贴发放和遏制“三公”经费相关制度文件5个,达到了面向群众、立行立改的效果。
走基层贵在虚心,能力常学常新。善学才能善做,善做方能善成。个别干部“放不下臭架子”,在群众面前摆官腔、说官话,走基层眼不见、耳不聪、脚不勤、心不诚,对群众的首创经验看不明、听不进、记不清、学不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干部“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的好机会。以“三联三送”为平台,补好向群众学习这一课。大家主动走出了机关、走出了书本,放下了电脑和手机,进农家和社区,问症于民、问计于民,经常保持了“充电”状态。特别在“三联三送”民情恳谈会上,群众讲问题一针见血,提解决方法实在管用,给长期坐在机关上网看报、眼高手低的同志上了一课。干部虚心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从群众中汲取了新的智慧和能量。
走基层贵在贴心,服务常推常新。过去两年“三联三送”活动开展中,有些干部对“多数群众都访到了,个别问题也解决了,但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提不高”的现象心有迷惑。我在走访高桥镇种烟大户时听到了群众的真实想法:“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懂技术的干部来指导种烟,来个外行干部问两句就走了,话好听但不管用”,群众不满意原因在此。今年,干部走基层根据群众不同需要,推行“定制服务”和“贴心服务”,突出解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组织成立了政策宣讲、矛盾调处、文艺下乡、农机维修、农技服务等十余支小分队活跃在村庄院落、田间地头,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受群众欢迎。
像李柏义这样热心的群众在新宁还有很多,自2012年坚持开展“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机关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以来,干部帮助群众、群众支持干部的故事一直在发生。来新宁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但我切身感受到只有与群众常见面、常谈心、常解难,才能走实群众路线,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走基层贵在恒心,活动常抓常新。群众最厌花拳绣腿,最烦形式主义。当下有些干部热衷于出“新招”,搞活动年年变脸,走基层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群众摸不着北,感觉不到热度。面对群众千万不能以“出新”代替创新,我们组织开展“三联三送”活动不唯“出新”只唯实,县委把该项活动作为干部联系群众的规定动作,坚持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好传统,每年定期集中两个月时间让干部与群众常来常往。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三联三送”内容,面向群众开门搞活动的同时,提出“城乡环境同治、平安新宁同创”新任务。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干部心有所向、脚踩泥土走基层;群众笑迎干部进家门,掏心窝子说真话,干群心连心,如同一家亲。
走基层贵在诚心,作风常改常新。群众是照干部“四风”问题的放大镜,但是不走近去照,就会模模糊糊;不经常去照,就会跑冒滴漏。干部诚心走基层,诚心照镜子,可以正衣冠、掸灰尘、查出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防止以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倾向。习总书记讲话一语中的,直指当下个别干部联系群众“心不诚、情不真”之弊,对给钱给项目慷公家之慨,见物不见人行讨好之实的做法当头一棒喝。今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干部下访群众见面率、上门率、回访率作为硬指标,向群众收集反映党员干部“四风”问题1420余条,整理建议意见49条,根据群众意见出台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二十四条规定,下发规范干部津补贴发放和遏制“三公”经费相关制度文件5个,达到了面向群众、立行立改的效果。
走基层贵在虚心,能力常学常新。善学才能善做,善做方能善成。个别干部“放不下臭架子”,在群众面前摆官腔、说官话,走基层眼不见、耳不聪、脚不勤、心不诚,对群众的首创经验看不明、听不进、记不清、学不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干部“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的好机会。以“三联三送”为平台,补好向群众学习这一课。大家主动走出了机关、走出了书本,放下了电脑和手机,进农家和社区,问症于民、问计于民,经常保持了“充电”状态。特别在“三联三送”民情恳谈会上,群众讲问题一针见血,提解决方法实在管用,给长期坐在机关上网看报、眼高手低的同志上了一课。干部虚心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从群众中汲取了新的智慧和能量。
走基层贵在贴心,服务常推常新。过去两年“三联三送”活动开展中,有些干部对“多数群众都访到了,个别问题也解决了,但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提不高”的现象心有迷惑。我在走访高桥镇种烟大户时听到了群众的真实想法:“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懂技术的干部来指导种烟,来个外行干部问两句就走了,话好听但不管用”,群众不满意原因在此。今年,干部走基层根据群众不同需要,推行“定制服务”和“贴心服务”,突出解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组织成立了政策宣讲、矛盾调处、文艺下乡、农机维修、农技服务等十余支小分队活跃在村庄院落、田间地头,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