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其相应的工程管理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利;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1.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以后。水利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及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扬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实现这两个“转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县级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人手,注重狠抓小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县级水管工作的重点。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
县级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贪偏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30-40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危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一些堤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将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2.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
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2.3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如一些水库只重视枢纽工程,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渠道淤,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2.4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
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涝站、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防汛抗旱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2.5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腱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广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缺乏水库的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更有一些水库无管理机构,无专管人员,造成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3.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3.1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
在五、六十年代,县级组织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90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3.2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3.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
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3.4管理人员待遇低,无自主权,影响了工程的积极性
如县级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200-3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主权,水库一切开支都需由各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4.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王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
4.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4.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房屋、有子,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4.3认真学习水法规,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措施
使县水利工作在水法规的正确指引下,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型水利;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1.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把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以后。水利工程基本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以及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扬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实现这两个“转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县级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人手,注重狠抓小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县级水管工作的重点。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
县级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贪偏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30-40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危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一些堤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将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2.2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
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2.3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多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如一些水库只重视枢纽工程,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渠道淤,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2.4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
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涝站、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防汛抗旱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2.5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腱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广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缺乏水库的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更有一些水库无管理机构,无专管人员,造成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3.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3.1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
在五、六十年代,县级组织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90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3.2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3.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
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3.4管理人员待遇低,无自主权,影响了工程的积极性
如县级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200-3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主权,水库一切开支都需由各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4.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王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
4.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4.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房屋、有子,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4.3认真学习水法规,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措施
使县水利工作在水法规的正确指引下,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