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洪绶的《水浒叶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洪绶的版画《水浒叶子》中的人物用线锐利,造型奇崛高古,画面效果装饰性很强,具有很强的现代因素,美学趣味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水浒叶子》中人物的剖析,从用线特点、造型变化、画面效果、组成元素等等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探寻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在对平民百姓、市井小民表达时,独特的绘画规律和技巧理念。再应用于我们现代人物画的写生和创作中,定会给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关键词:陈洪绶;《水浒叶子》;折线;外型奇崛;平民百姓;现代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是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在中国人物画的历史上,陈洪绶的绘画风格开宗立派、独成一家,造型夸张,人物形象高古奇骇,画面效果装饰性很强,具有很强的现代因素。他的人物画风格受到顾恺之、李公麟等人的影响,集古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气韵高古优雅、线条刚劲多变,具有很强的古拙美和装饰性。陈洪绶以奇崛清古的美学趣味独树一帜,对当时及以后几百年的人物画都有着极大影响。
  就陈洪绶的艺术成就来看,在版画方面有着杰出的表现。陈洪绶所作版画稿本,主要是书籍插图和制作纸牌用,最著名的有《九歌图》、《屈子行吟图》、《水浒叶子》,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叶子》四十八幅等。其中《水浒叶子》是陈洪绶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也是陈洪绶年轻时的版画精品。在这套版画中陈洪绶生动的刻画了宋江、武松等四十个水浒英雄人物。《水浒叶子》系以水浒人物为图的一种行酒令的纸牌,陈洪绶选择典型的四十个人,他们都是梁山上的代表人物,代表了社会各方面的。以宋江、鲁智深等等为代表。他通过人物的典型化处理和深入解读,成功地塑造出了水浒梁山从王侯到市井小民的形象。“水浒叶子”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陈洪绶的高妙之处,除了几句赞语之外,没有一点背景,每个图只有一个人和一些道具,造型简洁,生动形象,艺术表达上经过了反复锤炼推敲,让每个人物成为经典的代表。例如对武松的刻画,着重表现他的身体魁梧、横眉立目、满脸胡须、颈带佛珠、背挂宝剑武功高强的特点,同时其行者的气质展现也是独一无二的。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陈洪绶特别强调线条的运用,他擅长抓对象十分独特的个性,刻画人物很是细腻到位。陈洪绶的作品中,运用的线条多是方棱的,锐利的,线条的扭转和改变很强,形成强烈的叠加感,形成多是锐角的外型,整体来看就会给人奇崛的感觉。线条多是方折线的处理,棱角分明。长线多是一波三折、顿挫、折笔很多;或者排列成一个面,既有体块感又有疏密节奏的对比。短线多排成一组,每个线条略有变化的重复出现形成繁密的一组;或排列成有动势的块面,如头发、胡须、领子、帽子等。而有的则以圆润的线条写出,线条连绵不断、气韵生动,例如玉麒麟卢俊义。线条不仅表现了衣服质感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把人物的个性及动态描绘了出来。陈洪绶在水浒叶子诸多人物里用体块叠加的方法来处理,用线的转折穿插的结合来表现空间的立体和型体的厚度。人的身体比例也做了相应的处理,一般是四五个头的比例,身体矮小,头略大。一般脖子很短,整体略像个三角形,上小下大,上半身短小,下半身粗壮的显得比较笨拙,给人敦厚,笨拙的感觉。整体外形比较整,大的型体进行几何化的处理。夸张外型,有三角形、有圆形、有方形、有曲线波型。每个物体的型,都明显是夸张强化的几何化处理。这样处理才会更有型,更有独特个性。这个人物才会更有型、更够味儿,更像感觉到的这个人。这种在中国的书法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线和型的完美结合,让感觉更加纯化、到位、强烈。从而上升为成为一种高境界的美的格调。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在人物绘画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古代对人物分为几分面,有九分面,从正面到背面。后人在这套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化,再进行创作,很少写生,但是画出来的作品,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在表现人物的神情、动态和个性上下工夫。所以也很自然生动传神,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也能表现的很好。在这套水浒叶子里边大部分的是用的八分面,也有一些是五分面。那 为什么大部分是八分面呢?根据我的剖析,有如下几点:一是八分面也就是半侧面,无论是人脸还是身体外型都是变化丰富的,外型生动。其二是这样人身体可以固定不动,头可以左右转动,给人前后呼应的感觉。再就是这样安排有利于人物动态的表现和手的动作表达。
  在陈洪绶的绘画中,最有现代感的就是他的装饰性元素和构成元素。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人物上也是极其突出。在人物的衣服上画了大量的图案,这样既丰富了画面的效果,又对加大疏密节奏起了加强的作用。同时点线面、黑白灰等各种构成要素也随之产生了,丰富起来。这样整个人物画面气氛,平面中有装饰性,又具有趣味性,格调很高,艺术效果很强烈。例如:九纹龙史进背上的纹身花纹;霹雳火秦明身上的盔甲纹路;浪子燕青衣服上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的花纹可以给人以清晰的认识到画中人物所穿服饰,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再如金眼彪施恩衣服上花纹和小圆点花边,形成了帽子、腰带、花边的点线面的节奏变化,体现了明显的美感,这些线条并不表现人物的内部结构,纯粹是装饰的图案。陈洪绶的画十分重视衣纹、图案的描绘,也很重视线与线之间组合形成的节奏美感,这种节奏多以平行排列的线条来表现,这样即体现衣纹的疏密,也显示了线条以装饰为目的的功能。平面性、装饰性、构成性是现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
  陈洪绶这种独特的用线和造型的方式,有别于工笔的用线,其意义更利于书法入画、写意的表达,也有利于和中国山水画用线的结合,同时也更利于现代人物的真实展现。当中国画发展到现代,人物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我们面对的对象,已经不是古人那个样子了,再也没有古代的那种长袍马褂,衣带飘飘。我们面对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憨厚的乡下农民,在集市商场中讨价还价的的工薪阶层、市井小民。中国人物画从“天上”(神仙佛道、圣贤高人、达官显贵)掉到了“人间”,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世间。我们也生活在他们当中,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更不能无动于衷。这样问题就来了,我们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他们,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传统那种衣带飘飘、吴带当风的工笔线条已经很是捉襟见肘了,反而那些古代画中的市井小民,布衣百姓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李嵩的《货郎图》、刘履中的《田畯醉归图》等等,其中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中的人物,就是古代中国市井小民的典型代表。他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却有着独特的性情、个性魅力,在陈洪绶的笔下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了。再来看我们现当代的人物,穿着多是简单、朴素的现代服装,和古代的百姓衣服很是接近,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没有了神仙佛道、圣贤高人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也就没有了衣带飘飘的那种感觉,我们就不能生搬硬套的用他们的那一套语言,而是寻找更适合现代人物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真实的感受,如果我们好好地研究陈洪绶他们的这些作品中用线造型的技巧方法,并学习吸收应用于现代人物创作,我觉得会对我们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关键词】高中地理 激发兴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
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创作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来源于福楼拜身边的新闻素材;二是来源于福楼拜个人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两种说法本身都缺少基本的事实依据,通过对这两种说法的探
摘要:本文通过对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进行相应的概括及其阐述。后则对造型方法、色彩以及所用技法及其相关材料的运用,充分表现出装饰绘画当中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我以后对于装饰绘画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梳理。  关键词:装饰绘画;造型方法;材料  一、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  “装饰画”主要包括“绘画”以及“装饰”两个基本方面。“装饰”中的“装”则本身就具有装饰的意思,即打扮、修饰、刻画的
就让雨只是场雨,不是浓淡墨色/渲染的寺宇,留白的红尘.rn我曾是个喜欢发呆的孩子,被幻想宠坏,江湖,是我的执迷.rn未曾想,某年月日,落到信笺上的字,会成为一篇武侠.似是故人来
期刊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王云五大辞典》共收双音节词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新增义项进行分析,发现新增义项中语文类义项、哲社类义项和科技类义项之
据说改革初衷是去高考化,使国人正确、健康地学习英语,但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变,很难称心如意。本人年少时于小县城求学,与高考无关的一切都被封停,那三年甚至没见过音乐、体育课的影
现目前,西方现代奇幻文学与之前作品对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现代奇幻小说关于第二世界的架构,即创造了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第二世界的架构,其中多种元素的应用使得西方现代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