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散文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语文课堂常常充满尴尬: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竟不能得到学生的重视和认可;学生则觉得课堂45分钟,自己累并痛苦着,收效甚微。对于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现代散文教学,学生更是叫苦连连或是不屑一顾。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第一、学生感受不到散文的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和散文的文体特征有关。散文不靠曲折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所以欣赏散文,全凭一种直觉的感知和玩味,以此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共鸣。但学生由于学业负担重,生活经历有限,难以理解文章中的情思和理趣。
  第二、老师预设的内容过多,且没有准确把握学情。如果预设过多,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致使课堂上老师代替了学生思考和判断,将学生引入到预设好的判断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讲学生之所需,从而不能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可能性降低。课堂在热闹异常或是一潭死水中,将学生对散文的热爱,蚕食殆尽。
  第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少,功利性强,审美欠缺。新课标要求“在习以为常的事和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优秀的作品常读常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是在功利性强而审美欠缺的课堂里,学生的感受鉴赏能力,思考领悟能力并没有提高,应用拓展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第四、教师难以点燃学生的热情,课堂缺失语文味。一篇篇散文都是一篇篇洋溢着鲜活生命感悟和人生体验的美文。教师自己没有被文本点燃,没有挖掘出独特的生命感悟,因而难以有效地直抵学生的内心,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五、忽视教材所选文章的示范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材所选文本有较强的示范性,可是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种示范性,把阅读和写作分离开来,而文本的示范性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所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借助示范性的散文文本,在课堂上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让老师和学生的心音共鸣,含英咀华,共同徜徉于散文的审美艺术境界里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改进散文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一、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散文这种体裁的学习重点。散文阅读的支点在情思和理趣,具体表现在语言、形象、感悟这三个要素,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阅读鉴赏的突破口。所以我们应该借助文本,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悟情思和理趣,引导学生在形式美中去感受作者复杂的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成长。
  二、敢于打破过多的课前预设,把握学情,才能有的放矢,打造高效课堂。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不同,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准确把握学情。课前预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写阅读批注,写困惑,写阅读初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鉴赏。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的学习、审美鉴赏活动化,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通过感悟与思考,获得鲜活的体验,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四、老师要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文本,唤醒自己的生命体验,寻找到文本中最能够打动自己的地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体悟。由此推动学生的整体阅读向开放式、个性化方向发展。
  五、利用好文本的示范作用,将课内的迁移到课外,尤其是对写作能力的训炼上。教师要从文本的情思和理趣、谋篇布局、文脉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并将这些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切实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想要散文课堂高效起来,就必须正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唤起学生对课堂的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音共鸣并最终实现对彼此自我生命意识的关照。
其他文献
名言是人们对天地万物、人生世态的理性思考、深刻感悟,是思想的结晶、智慧的火花。积累和学习名言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妨做一做积累名言的工作。  那么,如何积累名言呢?通常,学生把看到的或听到的名言抄下来就算完事,不太用心去思考和体会,也不大用心去记忆。有些学生名言是抄了一本又一本,但食而不“化”,语言再优美,内涵再丰
多瑞吉是一种新剂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由芬太尼加透皮释放系统组成.在癌痛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2001年1~6月用多瑞吉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4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一直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教育是以一棵树唤醒另一棵树,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作为语文老师,在学生的生命中,我不仅愿做这样的一棵树、一朵云,我更愿自己是一缕阳光,给学生的心灵播撒光明传送温暖,为他们驱散人生的阴霾,排除生活的烦恼,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健康成长,愉快学习,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是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贯追求。  记得脸上从未有过笑容的丽,曾经感伤的在作文中写到,她本不姓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尤其是培养"专""博"的综合型职业人才,已成为高职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复合氟哌利多或枢复宁对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在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上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所关注。高职院校要十分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与家长联系,争取配合,
本文尝试在体验哲学理论指导下,探讨其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原则.然后,尝试构建基于体验哲学结合泛在学习理论的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案例描述与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上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8例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