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生可能吗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死不能复生”,但奇迹一再出现。人们关心的是,能从奇迹的背后学到些什么,让“死亡”时间更久的人死而复生。
  她死了3个多小时
  1999年,瑞典有一位名叫博根霍尔姆的医学院学生,在滑雪的时候突然失去控制,导致落地时一头撞到山间溪流表面覆盖的薄冰上。薄冰被她撞了个大洞,然后她就掉进了刺骨寒冷的水里。在水中挣扎了40分钟后,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又过了40分钟,救援小组赶到,将她救出并用直升飞机送往医院。被送到医院时的博根霍尔姆完全符合临床死亡的定义:她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已经停止工作超过了3小时。但在发生意外3小时55分钟之后,她的心脏再次跳动了起来,并最终几乎完全康复了。医学家关心的是,从类似这样的例子中,能不能学到些让“死亡”时间更久的人死而复生的知识。
  低温疗法
  科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细胞外层都是紧紧的薄膜,将细胞本身和外界区分开,并过滤掉对其功能或存活无关紧要的分子。当外层薄膜不再保持完整时,这个细胞的死亡命运就被注定了。当人体细胞突然被切断了氧气、营养和血液流动提供的清洁服务时,细胞薄膜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医生能在细胞瓦解前赶到病人身边,起死回生是有可能的。不幸的是,缺氧和缺乏营养对脑细胞损害最大;心脏停搏5~10分钟,神经元薄膜就开始破裂,导致不可修复的大脑损伤。
  如果缺血细胞突然被灌入了营养,会使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细胞迅速自我毁灭,使得起死回生的工作更困难。尽管科学家还不是完全理解这种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的成因,但他们通过经验得知降低病人体温是抢救成功的一个关键。博根霍尔姆在被送到医院时,身体内部温度大约是13摄氏度,这大概是她几乎能完全康复的主要原因。急诊医生发现,当病人心脏停搏后,通过静脉冷却方法或使用某种冰袋紧身衣,尽可能快地将病人体温降至33摄氏度,他们就能在努力挽救病人生命时,极大地减少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这种方法有时候能让已经宣告临床死亡数十分钟的病人起死回生。
  他拒绝了天堂的召唤
  2012年3月18日,在英格兰足总杯热刺与博尔顿的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中,23岁的博尔顿队中场球员姆万巴在周围没有球员的情况下突然倒地。现场3万名惊呆了的球迷高喊他的名字,试图唤醒他。许多球员和球迷为此泪流不止。这场比赛在打了41分钟后提前终止。在生死面前,没有足球、没有胜负、没有国界,有的只是亿万地球人为姆万巴的祝福。
  当姆万巴倒下时,就在球场边的博尔顿队的队医托宾,眼泪夺眶而出,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与此同时,心脏病学家迪纳也第一时间冲入球场。他们俩很快恢复了冷静,迅速选择了最正确的治疗。从姆万巴倒在球场上到他被送入医院的78分钟里,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托宾说:“可以这么说,那段时间里,姆万巴已经死了。”为了让姆万巴的心脏恢复跳动,现场6名医疗人员共对他进行了15次电击,其中两次在球场上,1次在球员通道,12次在救护车上,姆万巴的心脏终于恢复了跳动。几个小时之后,迪纳和托宾来到了姆万巴的床边,迪纳在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姆万巴的耳边反复小声说话,直到两个小时之后,姆万巴有了反应,迪纳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姆万巴。”迪纳说:“你是一位出色的球员。”他回答:“我尽量吧……”迪纳顿时泪如雨下。对姆万巴来说,他不知道这十几个小时内发生了什么——是无数人爱的呼唤将他从天堂带了回来。
  奇迹的背后
  一周后,姆万巴的主治医生表示,他的治疗情况不错,如果幸运的话,有朝一日仍有机会重返球场。迪纳将姆万巴的生还称做奇迹。而奇迹的背后则是英超赛场高效且齐备的医疗设施,以及队医必须留在球场内的严格规定。就在姆万巴出事后的第三天,远在印度的一个足球场上,班加罗尔火星队的球员文卡特在踢了20分钟后突然晕倒在地,最终离开了人世。医学专家认为,文卡特本来有很大的生还机会,但由于那是一场印度的地区联赛,现场没有救护车,而且急救设施非常简陋。当文卡特晕倒时,他没有得到类似姆万巴那样的现场治疗措施,一辆电动三轮车将文卡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但这没能挽回文卡特年轻的生命。
  复活三万年前的种子
  不久前,在西伯利亚的科雷马河岸,俄罗斯考古学家在地表下20~40厘米深的冰冻层中,发现了70个松鼠冬眠的洞穴,洞穴里还有一些被吃过的果实。考古学家根据冰层冻结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这些果实在埋入土中之后就没有融化过。他们将其中一颗种子带回实验室,试图让它发芽,结果失败了。后来,他们利用水果中的一种“胎盘组织”成分,在培养皿中成功令这枚已经封冻了三万年的种子复活了。
  在此之前,以色列的研究人员曾经成功地让一颗储藏了两千年的棕榈科植物种子复活了。英国科学家认为,这些都是验证高等植物生命“韧性”之强的最“极端”的例子。这样的研究不只有助于揭开生命进化的面纱,还可一窥地球环境变迁的过程。不过,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许是运用同样的技术让如今已灭绝的一些植物复活。
  聆听最古老的“情歌”
  最近,由中英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让生活在1.65亿年前的一种史前昆虫的叫声重新响起,再现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情歌”。这种已经灭绝的蟋蟀的叫声,是利用在中国东北发现的化石的微小翅膀特征重塑的。它让现在的我们也能听到夜间徜徉在侏罗纪森林里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曾听到的声音。这也是现代科技创造的另一类复活奇迹。
  大约1.65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原始“灌丛蟋”和不断鸣叫的两栖动物是第一批产生喧闹叫声的动物中的一部分。现在的灌丛蟋,利用一个翅膀上的牙齿摩擦另一个翅膀上的拨子产生交配叫声,但是它们的远古祖先是如何产生声音的,以及它们的叫声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却一直不得而知。
  多亏在中国发现了一个保存相当完整的侏罗纪中期的灌丛蟋化石。该样本的翅膀特征保存相当完好,借助光学显微镜就能清楚看到它的发声器官。在此之前,还从未通过昆虫化石获得过这种信息。在研究了这个化石的发音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并把它与59种现有灌丛蟋进行对比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昆虫能产生非常悦耳的声音,这种用来吸引异性的叫声是纯粹的单一频率。
  一去不复返的恐龙
  提到侏罗纪森林,你一定联想到了恐龙。好奇的你一定还会问,恐龙能复活吗?
  从理论上说,只要能找到完整的基因序列,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就可能复活,但是,如果找不到基因序列就无能为力了。通常,一个生物死亡后,如果不加处理,其体内的DNA很快会被阳光和细菌破坏殆尽。只有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该生物的DNA才能得以保存。例如,如果该生物是冻死在西伯利亚冰冷的荒原上,或者死于漆黑的洞穴或一个完全干燥的地方,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在这个生物样本中发现完整的DNA片断。
  不过,即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基因物质也不可能保存100万年。这就是为什么56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不可能复活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只有死亡时间较短的样本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DNA。用科学家的话来说,“保存年代少于10万年的样本才值得认真研究”。更何况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生物技术,还不能仅仅依靠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基因序列来创造活的生命。换句话说,要让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并不容易,它需要将目前的生物技术大幅升级。对此,科学家甚至还无法想象具体该怎么做。
  但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总有一天,总会有人尝试成功的。毕竟,仅仅50年前,又有谁能相信人类现在能够解读自身的基因密码、能治愈遗传疾病、能克隆各种哺乳动物,能接近创造人工生命呢?
其他文献
左图是一块不规则的格子布料,请你剪两刀,把它缝制成一块对称的美观正方形台布。    右图由30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现在,请你把这个图形分成形状、面积都相等的五部分,并且每一部分中的数字之和都相同。
期刊
去过大城市的小婉  课间的教室热闹非凡,有乒乓爱好者在最后一排并拢的课桌上开战,有歌曲发烧友们摇头晃脑听最新的偶像专辑,而在女孩小婉的桌前,正簇拥着一大堆同学,不时爆发出“哇”“哦”的感叹声。  那个半倚在课桌上讲得眉飞色舞的人正是小婉。国庆七天假,她到一大城市玩了一趟。收假后,每个课间,她都不厌其烦地把她的旅途见闻讲给大家听。  好友天天和燕枚来邀她一起去找英语老师背课文,被小婉一口拒绝了,天天
期刊
经历了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蜕去尾巴,小蝌蚪变身为青蛙。  进入小学、初中、高中,是我们在成年之前成长要经历的三级跳。  在结束一个漫长的暑假后,我们将成为中学生,迎来成长的第二跳。  无数次描绘过即将走进的中学校园和即将开始的生活,无数次耳闻关于初中的种种传说,终于要跨进中学校园,成为一名中学生。  校园新鲜人,新鲜的感受,新鲜的问题,新鲜的心愿。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跳——    初中
期刊
橡皮!
期刊
听雨(外二首)  成都市新北学校 杜雨丝  大雨在跳  小雨在闹  像可爱的孩子  在奔腾 在舞蹈    我不想看  雨在打闹  我只听  雨在欢笑  叮咚 跳在花上  叮咚 落在叶上    倾听  夜晚 当世界安静时  我就开始听见  心里的声音——  鱼的声音  水的声音  以及童年  树叶的声音     月亮  晚风吹来  打破夜的宁静  只听昆虫在呼唤  在阳台上  欣赏月光  每一个人的
期刊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其作用十分重大,现归纳说明如下:  1. 用字母表示公式和定律  把三角形的面积表示为S=ah,这比用语言“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叙述方便得多. 把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ac,这比用语言“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简洁十倍.  2. 用字母出色地说明数量关系,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  例如,已知飞机
期刊
小雨淅淅沥沥,感觉有点儿凉。邱宇绯的心和此刻的天气一样,凉飕飕、湿漉漉的。她坐在座位上,大眼睛里满是泪水,同学们傻傻地看着她,不知所措。  事情不大,月考的成绩刚下来,邱宇绯的成绩不太好。最要命的是数学,原本会做的题,考试时全看错了、不会了!同桌的辛小宝扯过邱宇绯的卷子,大声说:“怎么你才得这么点儿分啊!”小宝这么一说,邱宇绯哇哇大哭起来。  邱宇绯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哭,她是觉得自己太笨、太没出息
期刊
“搞笑诺内尔奖”  一年一度,在纸飞机的洗礼中,世界上一些最具奇思异想的科学家,汇聚在哈佛大学一个座无虚席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特殊的荣誉——“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已经持续了21年的奖项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能的研究记录》举办。评奖标准是“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这就要求该成果必须不同寻常,具有首创精神,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而且所有获奖的成果都必须曾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与其他学术
期刊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个节日不仅指诗词中的登高、遍插茱萸、饮菊酒,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老人节。  若从隔代关系出发,我们该如何解读为子子孙孙奉献一生的老人们的故事呢?    老人的常态  如今,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夕阳生活已然出现了两个极端。  一端,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的现象日益明显,在乡村中尤为突出。一对稍显孤独的身影,或是再带上一位留守孩童,就这么度过了他们金色的夕阳岁月。  
期刊
田星开场白:  这是一位名人的话:我们所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在贫穷面前不低头的人。自从有了社会,就有了富有和贫穷。或许我们暂时生活在贫穷和艰苦的环境中,但是,面对贫穷,人类的所有命运,都只有靠着这样一些词语去战胜——希望、智慧与勤劳。这是在我读到以下这些来信时,第一时间产生的一些想法。  热线问题一  来自邮箱 杨柳慧儿:  爸爸在外地打工,我和哥哥都在老家读书,家里花费大,经济比较困难,所以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