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救灾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2622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来源:2014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编号ZMYB201434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是当前灾害救助工作的客观需要。本文提出了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及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灾害救助;志愿服务;实效
  近年来我国洪水、干旱、冰雪、地震、矿难、流行病等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频繁,造成巨大损失,灾害救助成为社会管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考虑到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广泛性以及政府力量的有限性,充分利用社会协作,鼓励志愿者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是当前灾害救助工作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肩负践行服务社会与传递青春正能量的重任,所以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扎实有效地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灾害救助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广阔的社会平台下,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的同时,开拓了大学生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对大学生个人的成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在杭高校志愿者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一)服务内容纵深推进不够
  通过归类统计,近两年在杭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相较于其他类型志愿服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社区宣传、应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项目不多,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还未能完全满足防灾减灾救灾现实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近、就地、结合专业、结合实际,创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势在必行。
  (二)服务能力欠缺专业特长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防灾减灾救灾活动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自身能力也有限,遇到困难时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并且这种挫败感容易打击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信心,影响其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缺位
  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数出于自愿和无偿服务,但仍有少数志愿者在行动目标中夹杂着相当比重的自我表达欲望或社会声望追求,志愿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志愿者容易受到服务对象的负面影响,当志愿者的心理不能承受之时,志愿者就会选择结束志愿者服务。这与志愿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缺位和激励机制缺失有关。
  (四)服务运营经费缺乏保障
  物质资源和财政资源是志愿者实现灾害救助的基础。志愿者组织自身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其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有着巨大的缺口,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大学生志愿组织来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参与应急救援的瓶颈。
  二、灾害救助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
  结合大学生志愿团队的自身特点优势,创新灾害救助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回报社会新领域。
  (一)防灾志愿宣传员
  新时期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利用专业优势和开拓精神,在平时开展防火防震防雷防台防汛、灾害应急知识科普宣传,让民众认识各种灾害,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灾志愿宣传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最重要的常态内容,面向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采取海报、墙报、讲座、图片展览、传单、小册子、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二)减灾志愿信息员
  大学生志愿者身在基层,具备对基层情况熟、掌握信息广、人员分布散等特点,可以深入基层,留心身边情况,广泛收集学校、社区、农村的各类灾害事故隐患,并对一些简单容易处置的隐患直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发生灾情能够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政府及时了解基层险情动态,正确做出决策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害隐患调查、收集灾情信息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三)救灾志愿助理员
  灾害发生后,靠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自救互救是减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大学生志愿者因地制宜组织引导抢险救灾的重要内容。由于熟悉当地情况且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应组织开展自救互救、人员紧急疏导,协助灾区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灾物资发放、平息谣言、安定民心、心理辅导、安置支教、卫生防疫等工作。
  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大学生参与灾害救助活动领域
  高校要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加大教师指导队伍建设,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与社团,设置和实施一定数量的灾害救助活动有关的常规项目,吸纳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的工作特色,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网络、队伍、制度建设方面的良性循环。
  (二)注重志愿者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
  灾害救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很多危机事件的处理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大学生志愿组织要吸引优秀人才和专业人员,加强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养志愿者的综合救援能力和应急心理素质,打造一支素质合格、反应迅速、团队合作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予以一定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实效进行评估,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入党就业相联系,使大学生志愿者感受到服务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并产生服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
  高校应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做好交通、住宿等保障,解决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困难。此外大学生志愿组织也应面向社会,积极争取社会渠道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韩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青年探索,2010(02)
  [2]王观宇,李敏义.浅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黑河学刊,2012(09)
  [3]林子皓,刘成家.浅谈新时代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J].时代教育,2014(01)
其他文献
第一场雪到来时没有任何征兆,就像秋天去远、冬日来临一样的不着痕迹,随着晨起的北风,以潇洒、飘逸、优雅的姿态,带着冷峻与清高的神情,像星语、像琴韵,洒垂天之清寒,以覆盖
期刊
夜暮降临,我习惯驻足观望五华山脚下熙熙攘攘行人.有些行色匆匆,有些漫无目的,有些叼着烟卷或剔着牙,遛狗的、蹲在路边刷微信的,也有戴着红袖套的志愿者.走在流水般涌来的人
期刊
《占卜者》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莫拉格47年的成长历程。本文对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及其在莫拉格的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加以分析,认为劳伦斯通过对这些男性人物的塑造,从不
摘要:面对图书馆事业高度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主动实现新角色的定位转换,新时期为图书馆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角色转换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图书馆的标志是馆藏数字化、服务多样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钱学森同志说:“现代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或者是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
高原的阳光干净而冰凉,打在黄土和荒石上,总给人一种无边的荒凉感.两个坐在长满荒草的土地上的人,像两颗裸露在乌蒙山上的岩石,我听到他们这样的对话:rn“为什么不迁出去呢?
期刊
“十七平”文学王现出明显的一体化特征,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性,从作家创作过程以及文本的生成方式入手,分析一体化表征背后的集体无意识,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大一统情怀与功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中期维生素A、E水平,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检
目的:探析在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追踪方法学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6年1月组建病案追踪学工作小组,追踪管理病案管理中的各工作环节,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整改举措,
20世纪的中国文坛,“身体写作”备受关注,其中特别第三代所出现的争议最多.在阐述“身体写作”的发展以及与男权文化的关系同时,发表对于第三代“身体写作”的一些看法.
《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获得了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中日韩三国都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海报的分析,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