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康带头人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丰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围绕建设小康县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养知识型农民作为先进性教育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行动,带着技术、信息,为农民送去一把又一把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实惠。
  一是全面启动“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工程”。以往,南丰县农村由于受旧传统耕作方式的束缚,农村普及科学种田技术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难度较大。南丰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进行“三农”工作调查实践中认识到,农民致富难,难就难在缺乏文化知识上。南丰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在培养知识型农民队伍上下功夫。于足,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以职业中专、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函大、农民夜校、党员电化教育为阵地,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启动实施了“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工程”,从领导力量,师资队伍,办学经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努力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现在县里已创办起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中专学校、农函大辅导站,建立起农民技术培训学校12所,农民夜校170余所,业余文化技术学校16所,学员遍及全县村村组组,真正把致富学校办到了农村田间地头和家门口。
  二是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教育资源。为加快农民科技培训和普及,南丰县充分调动涉农部门的积极性,认真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党委领导,科技部门牵头,通力合作”的联合办学方式,把农函大、职业中专、职业培训、文化技术学习与各部门的文化科技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县委、县政府在财政逐年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的同时,组织共青团、妇联、工会、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柑橘、扶贫和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协调配合,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共同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近两年来,全县财政和各部门投入农民培训经费达130多万元,培训人数达5万多人次。该县充分发挥农函大、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共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1200多人。该县还把农民职业技术和科技培训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把科技培训班办到贫困山村,通过推广科技知识,普及科学技术,帮助农户尽快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三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教学方法。南丰县坚、持从当地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实行因需施教,力求做到“学了用得上,用了就见效”。在培训专业设置上,已经开办的20多个专业,都是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要来设置的,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农民专业协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70多个,会员达5000多人的情况,积极配合各专业协会搞好会员的产前、产中、产后培训,努力使专业协会成为一所专业培训学校。同时认真在教材上下功夫,在实行省、市统一教材的基础上,组织专业科技人员结合南丰实际编写了南丰蜜桔栽培、蔬菜(腌菜)种植和加工、水稻栽培管理、食用菌栽培、家禽家畜、甲鱼养殖等十多种乡土教材,印发给农民学员,做到专业跟着产业走,开办一个专业,培训一批骨干,开发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该县根据做大做强南丰蜜桔产业文章的目的要求,开办了南丰蜜桔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无公害栽培等专业,举办了南丰蜜桔栽培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了800多名南丰蜜桔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县蜜桔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如今,南丰蜜桔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值达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渠道。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三门峡市陕县葫芦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葫芦峪金矿脉主要是脆-韧性剪切带及后期脆性断裂叠加作用形成的矿脉,其主要的控矿因
随着精密水准测量的应用不断增加,其在外业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二等水准外业操作经验进行分析,对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二等水准测量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二等水准测量质量的控制对策。
土地开发治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促进土地产资源合理利用,而利用无人机进行土地资源勘察,能够解决传统勘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优点体现在成本低,而机动性灵活性高,能够实时地地观测等,因此在测绘工作中应用十分的广泛。
以《动量和动量定理》一节的教学案例,论述了中学物理的课堂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建立概念和总结规律的过程。用探究过
宜春“十五”扶贫开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扶贫办的关怀指导下,经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一    “十五”期间,我市有15个乡、32个村被省定为扶贫开发重点乡和重点村。这32个行政村有.468个自然村,总户数为17496户,其中低收入户7662户,贫困户5945户;总人口72273,其中低收入人口3
保靖县拥有风滩、碗米坡两个省属大型库区和长潭、卡棚、狮子桥、双溶滩等县管中型库区,库区移民涉及全县12个乡镇62个村,9717户、37861人。近年来,库区电站正常营运虽然给保靖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库区移民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生活相对困难。目前,全县库区移民人均耕地0.35亩(其中4280人无一分耕地),人均住房面积14.8平方米,人均纯收入735元。笔者通过调查认为,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