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符号发明趣话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 ”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最后都变成了“ ”号。而“一”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一”。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一”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一”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 ”号。到了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 ”用作加号,“一”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在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n”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到了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 ”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17世纪初,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
  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17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由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其他文献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足迹,有的清晰连贯,有的模湖不清,更有甚者是前不沾、后不就,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难解之谜。
思维感传也叫心灵感应。简单地讲,思维感传就是意识之间不用任何语言、符号的一种直接沟通及交流,而这种沟通和交流有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相互感觉。那么,在生物之间真有这种奇迹
目的:本文报告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并依据国内段氏分类法对其进行分型,全部病例均作了颈椎CT扫
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在青蛙肌肉中也蕴藏着电能,他把这种电称为“生物电”,这便是生物电名字的由来。19世纪,美国科学家用电位器测得神经细胞膜突然受到刺激时会产生0.1
海啸、沙尘暴、SARS在全球快速城市化中成为一个附带品,成为任何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不可回避的事实.当大家在讨论在灾后问题之时,是否可将眼光放在灾前预防?城市面临的安全
目的观察Cortisomol根管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为其推广使用提供确切依据。方法将所有病例均分2组,镍钛根管预备后,治疗组以Cortisomol根管糊荆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法
介绍了分了动力学的概况,论述了分子动力学仿真的基本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分子动力学仿真所采用的几种势函数,并分析和总结了每一种势函数的意义和适用状况.较详细地介绍了
患者男,29岁,因左眼球突出6年,双侧视力逐渐减退,伴左眼眶区明显隆起一月,于2000年6月26日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