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α-苯乙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 :功能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S-(-)-α-苯乙胺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分别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睛或二苯甲酮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S-(-)-α-苯乙胺印迹聚合物。利用紫外光谱、平衡结合实验、Scatchard模型等系统地探讨了影响聚合物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悬浮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性能略优于本体聚合的,其吸附量差别在10%~30%;印迹聚合物对于S-(-)-α-苯乙胺及其结构类似物苯乙酮的分离因子均大于1,最大达到2.86。将印迹聚合物用于α-苯乙胺外消旋体的
其他文献
背景闪烁光可以诱导轴性近视的发生,但是参与近视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作为即早基因的一种,对视觉刺激反应灵敏,但其对近视发展的作用值得研究。目的探讨Egr-1基因在闪烁光诱导(FL)眼小鼠视网膜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并与形觉剥夺(FD)眼对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只28日龄健康C57BL/6J(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FD组和FL组。FD组小鼠使用半透明塑料眼
背景先天性白内障是造成儿童盲和弱视的重要原因,其中约50%的先天性白内障具有遗传性。目的应用眼遗传病外显子结合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芯片检测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于2011年在宁夏眼科医院收集一回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采集家系中患者及表型正常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家系成员进行眼科检查,抽取患者、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3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各5 ml,提取DNA,
通过酚酞啉和二氟二苯酮的SN2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侧链含有羧基的聚芳醚酮(PEKL),再经与丙烯酸羟乙酯(HEA)的酯化反应得到了含有烯丙基侧基的聚芳醚酮树脂(PEK—L-A),通过改变反应物单体
背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生. 目的 观察RAPA对体外培养的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系增生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RF/6A细胞系,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PBS、10 μg/L RAPA和5μg/L RAP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蛋白在各组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