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分析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62组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考察受火温度、冷却方式、养护龄期及静置时间对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劈裂断面形态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针对不同情况建议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受火温度对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劈裂断面的破坏形态和抗拉强度影响很大.当受火温度在300℃以内时,劈裂断面较为平整;随着受火温度的提高,劈裂断面越来越粗糙,当受火温度超过600℃时,劈裂断面主要经过硬化水泥浆,断面处粗骨料未发生破坏.喷水冷却后,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总体上比自然冷却后的低.养护龄期越短
其他文献
4月30日下午,我站在飘扬着246面国旗的世博广场上,看到中国的五星红旗最为醒目;我站在世博园中国国家馆前,中国红的恢弘建筑让我心潮澎湃;我站在上海外滩,迎着和煦的春风,目视黄浦江
对昆明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2009年3月19日汤加MS7.7地震的震相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兰州、成都、恩施、太原、贵阳五个地震台的记录进行对比,提出了汤加地震的记录特征、分
使用云南区域台网记录的地震目录资料,采用破裂时间法模拟前兆地震序列能量加速释放过程,系统研究了能量加速释放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及强震位置搜索技术,详细推导了预测模型基本公式,对小江断裂带上发生的19次主震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强震前能量加速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主震前,与主震相差2.5个震级单位的前兆序列出现能量加速释放所占的比例为80%;由前兆序列模拟得到的预测时间和震级与实际值很接近,主震震级预
通过对1965年以来云南丘北、泸西地区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并结合该地区新建的云鹏水电站的水位、库容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丘北、泸西地区发生的一系列
对新沂地震台地电场与地磁场日分量、连云港地震台体应变进行日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沂台地电场变化受地磁场、固体潮变化的共同作用,其中地电场Ns向的变化比地磁场日分量的
编者按:本文取自“关注48个生活细节”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日常生活好习惯细节之不用脏手揉眼睛——培养保护眼睛的习惯。    保护眼睛人人有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是我却做了一件对不起眼睛的事。  那天我回家,眼睛有点痒,抬起手就揉,结果使得眼睛更加痒
对孔梁水库所在的巫溪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和构造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地壳中上部强烈推覆挤压构造的应力集中,是该地区构造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该构造也控制着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