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脑!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效率低下、记忆力衰退、反应缓慢……别忽视这些症状所释放的警讯,这些症状表明我们在“错误”使用大脑。如果持续误用,大脑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加速老化。赶紧扫除拦路虎,让我们精巧的大脑回归健康和敏锐吧。
  
  现在上班族的大脑整日忙于追踪一切信息,由于盲目追逐的信息点太多、太杂,真正需要大脑关注的信息可能却都在不经意间溜掉了。久坐、分散精力、睡眠不足和源源不断的压力,都是精巧的大脑回归“健康”、“敏锐”的拦路虎。
  
  越坐越迟钝
  我们处在进化过程中的祖先每天步行达12英里,这意味着进化历史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是靠着类似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强壮身体支撑的。如果我们在祖先的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坐上8小时——见鬼,哪怕只坐8分钟,我们早就成为别人的午餐了。也许还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才能适应这种久坐的生活,但目前我们的大脑、我们的身体真的不适合这种久坐,我们确实需要回归,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从这种静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将运动整合到8小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可能不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但会让我们变得更正常。
  鉴于在整个动物界中人类相对柔弱的特点(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体毛来抵御夜晚轻度的寒冷),人类的大脑,是在永恒的运动中成为了世界的王者。在一个针对儿童的实验中,当孩子们进行有氧运动时,大脑运转良好,当锻炼停止,他们的认知增益迅速下降。这个结果提醒研究者,体质水平不如大脑稳步供氧的增加来得重要。所以,如果在工作场所使用跑步机,不但可以利用其自然增加氧气供应的宝贵优势,同时还可以收获规律运动的其他优点。想象一下,如果董事会议在董事们以每小时2英里的散步中进行,是否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另类,但却不难做到。《让大脑自由》的作者约翰-梅迪纳是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应用学习研究脑中心主任,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放了一台跑步机,上面还安装了一个小架子,正好用来放笔记本电脑。刚开始。这种一边运动一边写E—maill的奇特混合运动让他很难适应,不过坚持下来,他终于适应在以每小时1.8英里健走的同时自由操作电脑了。梅迪纳的感受是,在运动的同时处理工作,会让他的思维运转更快。
  约翰·梅迪纳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人,事实上,波音公司已经在其领导培训计划中加入了体育锻炼内容。该公司的解决问题小组过去常常工作到很晚,现在规定所有工作都必须在白天完成,给员工留出更多时间来锻炼和睡眠,越来越多的工作小组完成了所有的绩效指标。规律运动的确可以显著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流动智力(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记忆力。在一次著名的万人实验中,调研对象是年龄在35—55岁的英国公务员,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活动级别越低者,认知能力就越差,而且他们的流动智力受到久坐生活方式的极大损害。大家越来越相信,“驴友”比“沙发土豆”更聪明,被卡在工位上的坐班族坐得越久,大脑就会像四肢一样越来越僵硬。所以,久坐工位的上班族们。赶紧起来做做运动吧!
  
  一次只做一件事
  现在的商界很推崇多任务处理,好像有前途的大脑都应该随时长出三头六臂以应付变局。其实这明显只能是一个神话。
  大脑是一个任务处理器,根本无法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件事情。多项研究清楚表明,多任务处理除了降低效率、增加错误之外,一点神奇之处都没有。也许你会说,一边走路一边说话,或者钢琴家左右手同时演奏作品,不都是典型的多任务处理吗?的确是,但这里谈的是大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举一个比较常见的工作场景做例子:电脑屏幕上开着至少3个以上的好友对话窗口、一个不断需要手动刷新的微博页面,或许还有一个偷偷打到一半而暂停了的小游戏。淹没在这一大堆活动中间的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文案,这才是你目前工作的核心。边网上聊天边干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让我们来看看当文案写到一半突然有聊天信息进来的情况,这时候你的大脑都做出了哪些反应?
  1转移警示
  当开始启动写文档时,脑袋里的血液迅速涌向前额叶皮层前壁,这个区域就像一个电话总机,提醒大脑要集中注意力了。
  2为任务1激活
  大脑发出搜索指令,寻找到能够执行文案写作任务的神经元,然后立刻唤醒它,这个过程只需零点几秒,这时人就开始写文案了。
  3解脱
  一条聊天信息打断了文案写作的过程,因为二者的写作规则不同,因此大脑必须先脱离文案写作规则。脱离的情况一发生,总机马上提醒大脑,另一注意力的转变即将发生。
  4为任务2激活
  跟上次一样,只需零点几秒找到可以执行聊天动作的神经元并激活,开始回复聊天信息。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我们每次从一个任务转到另一个任务的时候,这四个步骤必须按次序发生一次。这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整个过程连贯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尝试多任务处理时经常发现自己总是忘记以前进行到了哪一步,只好从头开始重新做。我们身边的确存在一些看起来善于多任务处理的同事,但其实,他们拥有的是良好的工作记忆,能注意到多个任务的输入,但大脑还是一次只能处理一个。
  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被打扰,那么他需要比原来多50%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不仅如此,他出错的几率也增加了50%。
  年轻人总认为自己很善于任务切换。如果一个人对任务很熟悉,那么他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出错率要远远小于完成不熟悉的任务。要将大脑强行带八多任务环境中,就像试图让右脚穿上左脚的鞋子。开车打手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不要试图去挑战大脑的耐性,而应该顺从它们上万年以来的一贯作风——尝试在一天中创建无打扰时间段,关上手机、E—mall、电话、MSN和QQ,看看自己是否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自由地打个盹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程越来越满,好像总有大把要紧的事情得做,生怕多闭一会儿眼皮就漏掉一段精彩。实际上,睡眠缺乏会使得思维严重受损,最终还会影响到手部甚至腿部的精细运动控制能力。
  一个工作成绩优秀的职员,如果在工作日内每日睡眠不足7小时,周末睡眠再减少40分钟,将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降至非睡眠剥夺个体成绩的后9%之列。一周中累积的睡眠缺失再加上周末的睡眠赤字,这些睡眠债务如果不及时偿还,将被滚至下一周,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以及什么时候睡觉,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但在下午小睡一会儿的生物性驱动力人人都具有。人类经常需要小睡片刻,而且是在具体的时段。每天下午我们都会有一段瞌睡区,在这段时间里,人人都有短暂的睡意,几乎不可能完成任何事情。如果你试图挺过去,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 这么做,那么整个下午你恐怕就要和恼人的疲倦打持久战了。说它是一场战斗,是因为大脑真的想打个盹儿,而根本不在乎它的主人正在做什么。
  研究者发现,打盹20~30分钟会改善大脑的表现状态。在休息过程中,执行任务的神经网络显然得到了恢复。不过,最佳状态的恢复要在小睡60分钟后才会出现。因此,要试着放弃急于得出结论、急于跟别人沟通的想法,让大脑休息一下吧。
  
  压力的致命损伤
  如果没有一个灵活、立即可用、高度调节的应激反应。我们就会死掉。大脑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存器官,它的复杂性的许多方面都是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自私目的:活得足够长,以将基因传给下一代。我们对压力做出的反应,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实现活得足够长这一目标。
  但在人类进化的初期,我们祖先的担忧肯定与退休金无关,他们只是在面对猛兽时有短暂的压力,而现在我们时刻都处于工作、抚养子女、拼命赚钱的压力之中。而我们的应激系统不是为了这些压力进化来的,还不能适应这些,所以大脑这种精密的应激反应系统在长时间高压状态下就会失效,进而造成现代人更容易出现一些奇怪的变化。
  注意力连续地被分散会令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人们不再有时间进行反省、思考或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相反,我们生活在持续不断的危机感中——时刻对新接触或一丁点儿令人兴奋的消息保持警觉。人们一旦习惯了这种状况,往往只有在持久的联系中才活力四射,这增加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变得对这种状况无法抗拒。
  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自尊的意识和大脑中海马的大小存在联系。海马呈马蹄形,分布在大脑颞叶内侧,它管理着我们对新信息的学习和记忆。麦吉尔大学索尼亚·鲁宾博士和同事对海马进行了研究,他们研究健康的年幼者及年长者的海马大小。很明显,自尊和海马大小相关,但和年龄无关。他们还发现,越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人,他们的海马越大。
  但在某些点上,在我们保持持续性局部注意力的过程中,控制感和自尊感往往出现崩溃,我们的大脑无法在这么长时间里保持监控作用,最终,长时间的数字连接导致了大脑压力过大。许多人在网上工作,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也不休息。不过,他们的工作状态使他们频频出错。一旦离开电脑,他们感到孤离、疲倦、易怒和注意力分散,好像坠入了数字迷雾。这种新形式的精神压力,被称为技术性大脑倦怠,这正有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病。
  在这种压力下,大脑本能地向肾上腺发出分泌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信号。短期来看,这些应激激素可以提高能量水平并增强记忆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损害认知,导致抑郁症,并改变控制情绪和思维的海马、杏仁核和前额皮质的神经回路。慢性和长期的技术性大脑倦怠甚至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
  非常清楚的是,压力损害学习能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压力伤害人体本身。从对下属和自己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入手吧,找到那个正试图慢慢击垮你的“恶棍”,善待你缜密而又纤弱的大脑。
  
  释放大脑天赋的12条定律
  1越运动,大脑越聪明。所以请把办公室的咖啡机换为跑步机,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有氧运动。
  2大脑一直在进化,我们的学习能力深深根植于大脑的各种关系之中。
  3每个人的大脑都不同。人脑不存在“大规模定制”——如果他是迈克尔·乔丹,千万别勉强他去打棒球。
  4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情绪唤起有助于大脑学习。
  5短期记忆取决于最初几秒,复制记忆某事时的周围环境,可以提高记起此事的几率。
  6长期记忆取决于有规律的重复。记忆要像注射疫苗一样:在打入第一针后,别忘了后续的多次补注。
  7睡得好,大脑才能转得好。
  8压力会损伤大脑。压力会破坏大脑自然的即兴本能,就像关节炎破坏舞蹈演员的身体能力一样。
  9大脑喜欢多重感觉的世界。例如有些人在书上读到“天空”这个词,嘴里就会涌出柠檬的酸味。
  10视觉是最有力的感官,图片可以让我们获得最好的学习和记忆。
  11大脑也有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对压力引起的某一情感体验,男性总会记住更多的要点,女性则会记住更多的细节。
  12我们是天生的探险家,珍惜“打爆一切”的好奇心。
其他文献
A.优质男和大叔  我跟坐我对面的男人眉飞色舞地说了足足两个小时的“偷菜”。说我大半夜守在电脑前就为了打家劫舍,偷百合、偷草莓、偷玉米,还要小心翼翼地绕过对方的狗……间隙的时候,他给我续了三次杯,目光徐徐地注视我,我决定和这个很绅士的男人发展一下。  他是李慧介绍的。她可不是好心,她只不过希望赶紧把我嫁出去,免得别人说怎么妹妹比姐姐还先嫁。  其实我才二十八岁,稍稍打扮也有中上姿色,我还有套一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