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对学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一、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多了学生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启发。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还有需要认清的问题是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我认为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长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脖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她有四个儿女,长子黑奥波德患血友病早亡,另一个儿子爱德华七世健康正常,英国的皇世是由他传下的。女皇的两个女儿都是血友病的携带者。因此,她的一个外孙女与尼古拉二世结婚,其独生子也是血友病患者。另一个外孙女嫁到西班牙也给那儿带去了血友病。从此,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中因娶了维多利亚的外孙女造成了这两个家族的血友病。趣闻讲完了,教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维多利亚的儿子有表现型正常的,有患血友病的?为什么英皇族的血友病会传到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学生注意力集中感兴趣,产生了好的效果。讲究伴性遗传的知识,学生对前边所提的问题自己就能解释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我不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我不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我认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出给学生这样一道题:如何测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学生经过思考,也许会想到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来测定细胞液浓度。这类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生物学方法,实验技巧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放养鸡和无公害鸡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试验对土杂鸡在不同季节(夏、秋、春三季)的放养分别进行观察,了解其生长和病害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病症,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严重威胁着封闭式工厂化养鸡业的发展。该病除引起雏鸡死亡之外,
<正>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情境,激发情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统式"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
<正>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重要环节,担负有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从50年代起,对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卫生改革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总称,其中包含纸张的选择、开本的选择、版式的设计、封面的设计等等。近年来由于印刷工艺的发展,书籍装帧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在这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