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江督之争与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丑回銮后,清廷为重树权威,裁抑东南互保的"抗旨"势力,同时为增强北洋实力以拱卫京畿,开始扶植袁世凯加强对江南财赋之区的控制;而袁世凯也借此将北洋势力逐步向南洋扩张,此一进程可称之为"北洋下南洋".这使得两江总督的争夺白热化,严重冲击了南北派系平衡,积累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是酿成丁未政潮中统治高层激烈斗争的关键因素.除了清流浊流的分野外,瞿鸿禨和袁世凯交恶的重要原因是,北洋强势南下,湘人瞿鸿禨虽努力调护,南洋的湘系势力仍遭受重挫,瞿也因之孤立.岑春煊之所以发动政潮,反对奕劻、袁世凯,部分也是由于运动江督连续受阻,其与周馥、端方交恶,实有竞争江督的因素在.丙午官制改革后的政治安排,诱发了奕劻和瞿鸿禨的直接冲突,而瞿鸿禨公开揽权、奕劻病重、东三省用人等因素,都刺激了政潮的发生,但奕劻、袁世凯和瞿鸿禨的关系还可重新检讨.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场域,既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又失去了农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位置上或靠近城区或位于城中,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作为城市夹缝地,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传统的村民自治持续弱化,陷入治理困境,在城中村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面临严峻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人口流动性大、构成复杂,治理主体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