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危机后的美好空间

来源 :奢华居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奢华闪亮、璀璨耀眼……这些形容词似乎已与潮流严重脱节。身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消费品大量过剩,金融危机步步紧逼,也许,更有必要重新回到朴素和简单的设计理念上。
  “重生”是由MAISON&OBJET流行趋势发布人员为此次展会选定的主题,重新建立一个美好安全的空间,以此恢复身体和心灵的平衡,这样的强烈愿望正在2009/2010家居流行趋势发布展馆中释放着。展会CEO艾迪妄一科切尔这样分析:设计师们都坚决抵抗城市气息浓郁的作品,转而追求本质之美。于是,在一个充满诗意和感官享受的家的氛围里,关于装饰的新故事正在创造善意的温柔,更多的作品意念直指本心,重新起用原始材质,从简练中找寻力量!
  轻盈
  身为一名女性,Elizabeth Leridle策划的概念展厅突破了传统建筑和用品关于重量与结构的标准,在她看来,轻巧时代已然来临。为了摆脱周遭的重压,人们渴求纤细、精致而能抚慰心灵的物品。在一个闪耀着轻盈质感的家中,每一件物品都将自然和阳光做了升华,带来触动心灵的美感。
  Q:对你来说“重生”更确切地意味什么?
  A:我们处在一个巨变的社会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必须以更加人性化、精神化的方式重新开始,关注事物的本质,抛弃标准化的审美。这是一次新生,起点是重新学习如何与众不同地生活。
  Q:你选择的趋势是轻盈,为什么?
  A:在2008年1月份提出“解毒剂”般的色彩和形状后,我现在憧憬更为诗意和轻盈的家居生活。我喜欢温暖的技术,它首先是一种安慰剂,讲述关于生活的琐事,就像那盏蒲公英灯,它或许象征我们对世界全新的理解。
  Q:你多次提到诗意,它曾经消失吗?
  A:我希望通过室内设计,让人更为平静与柔和,并唤起一种诗意的感觉,从而逃离混沌。轻薄的纸张、易碎的饼干盘以及轻快,脆弱的材料……与沉重的生活形成对比,让人得以卸下生活的重担,给世界一个更为和平的景象。
  感官科技
  在这个充斥着自然和生态概念的展厅中,趋势专家Vincent Gregoire将深海、沙漠、岩洞,宇宙等神秘、未知元素融入到室内与建筑设计中。在他看来,面对危机,唯有寻找新兴能源,与未来科技融合,才能建立更美好的世界。为了重建和谐社会,跨领域的学科研究,正在进取的氛围下实验着感知和情感的工程。
  Q:对你来说,“重生”意味着什么?
  A:从某种意义上讲,危机是一次变革的机会,是壮士断腕、开始新生的过程。这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真正的社会危机。从此以后,我们开始积累积极的因素,这就是“重生”的意义。
  Q:你提到新能源与科学技术是让世界更美好的动因。这如何具体体现在家居领域中?
  A:几个月来,我们进行了严肃而好奇的观察。在这场危机中,两类人都在展望未来与明天,那就是女人和老人。更通俗地讲,人们不再喜欢古老,而是更愿意接受时髦的用品。怀旧已经过时了!技术同样变得更为温暖,可以在厨房等区域看出它敏锐而女性化的一面。至于照明,我们看到了离子化或者那种能发散几乎接近白昼光芒的灯具。事实上,对技术的妖魔化,已经被一种更为母性,怀抱、宁静的形象所取代。
  Q:你的“感知与情感工程”是指什么?
  A:从前,家居中关于技术的印象非常男性化。自动化的家居总是让人联想到权威与客观。我们发现新一代的设计师,会与化学家,生物学家或厨师一起工作,他们以一种更为“生态化”的方法,让技术更多围绕感觉,也更体现责任感与民族性。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感官科技”的探索者。他们正在推动新能源的应用,的确,明天就是一种解决方法。
  
  活体之屋
  
  在MAISON&OBJET趋势发布展馆,我们发现,家变成了一个会呼吸的活体
  有机的形体和如爱抚股感性的材料,在转化为内部空间后,使家变得极度敏感,而核心是美丽和健康正如Francois Bernard所说,“机体及其至关重要的功能,在于使其成为创作的沃土,而蕴涵其中的,是由这一崭新领域催生的情感、乐趣和愿望”。
  Q:你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组织起这个Body House展馆,为什么?
  A:今日我们的生活更为感性。时代重新让人回到家的中心。这里所选择;的产品因此比从前更为前卫,完全面向未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看向。远处,关注那些未曾发生的,抛弃怀旧和任何对过去的眷恋。
  Q:在曾经的海湾战争期间,有一股自我回归的趋势,设计师做出许多蚕茧或胎儿形状的作品。这是否与现在的潮流属于同一种现象?
  A:完全不同。那时候的处理方法更为符号化与抽象化。而如今,活体本身的形状、材料和肌理,以更为激进的方式被表现出来。家如同一个充满好奇的感官抽屉,浑身上下带有不安分的因素,这里装载了例如模仿皮肤纹身的乳胶地毯、大脑形状的灯具等等。对于年轻的设计师,活体本身正在成为灵感的源泉。
  Q:你提到过身体有时太过丰满,是指外表让人舒心还是相反,是对饮食方式的批评?
  A:这是友善、温柔而性感的丰满,所以更多让人感到舒心。这种趋势更清晰地引领着沙发和扶手椅的潮流,结果自然是友好的。
  
  结束语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浮夸艳丽的时代似乎该结束了,而在新的时代,设计扮演了改变的力量。它让经典重新演绎,让生态和阴柔之美带来温暖,让新颖的创造捕获希望和积极之心。这些改变无不让人渴望回家。而面对市场,设计让新的思想和技艺快速地进^产品通道,更让产品在回归自然本质时,摒弃浮华,却没有失去高贵。
  这就是为什么当徜徉于全球最大的家居类展会之一——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时,你会在林林总总、个性突出的物品中,发现那些设计的精妙与惊喜全部来自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因浸染了一种尊重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而直指人心。
其他文献
记者:光荣大地老师,您为什么要发起成立“中书汇”?  光荣大地:两方面讲吧。第一,我从小热爱书法,现在已经是奔五的人,仍旧深深热爱。我也看到很多人与我有相同的爱好,但他们和我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既无正确的战略指导,也无足够资源让他们找到方法、释放天赋。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平台真正帮助到他们。第二,中国正面临深入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如何能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这个过程中,也是每一个爱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应
期刊
顾问:崔永强高级工程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陈先生您好!我们这次来拜访您,一方面是想请您介绍一下遥感地质的新进展,另一方面想深入请教一下关于您的独创学说的一些问题。您的学说太超前了,和我们现有的知识基础距离很大,所以当面请教您,请您深入细致地谈一下。  陈荫祥先生(以下简称陈):首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回顾最近这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五年,全世界在科学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一
期刊
汉代,这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两年多来,为了追寻汉代遗迹,本刊记者已经行走了很多地方,所看所思所想,已陆续在以往多期杂志中发表。2015年8月这次,我们探寻的是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汉长安城遗址及帝王将相陵墓。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配合本期所刊登的《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一文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当然,最终我们收获得要更多。长安,这里曾是西汉王朝政治、经济中心,是
期刊
巴黎,不只有世界上最著名的时装周,也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家居展——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在法国人眼里,“家”的地位仅次于“家庭”,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正是表达“家”这个概念独一无二的平台。一年两次的MAISON&&OBJET始终站在世界家居装饰的最前沿,成为家居潮流的领航员。    也许不能说“没有巴黎就没有时尚”,但却可以说“没有巴黎,时尚就不会像现在这
期刊
好友ViVi因为工作关系,频繁奔波干北京和巴黎之间,再加上之前在法国读书的几年经历,对法国有诸多切身了解。每次旅程,在国内一向素颜的她,从踏上去往法国的航班开始,就变成了一个精致妆容、精心穿戴的女人。对于vivi,这既是工作的商务需求,更是与法国人交往的必须。她说,“在法国街上要找到素颜的女人或者不喷香水的女人,或许比中乐透还难。”由此可见,根植于法国人心中的潜在时尚哲学,牢固地影响着这个国度里所
期刊
游历世界各地的经历赋予Mr.k很多对美、对创意的积累。当地盛大的各种主题展览,也使Mr.K对于会展有着特别的感受,他认为人们应该感谢那些策展人和发动展览的人,因为有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对设计和创新的关注,让人们的眼界得以打开,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比如潮流文化盛行的日本,因为冲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使得社会发展愈来愈多元化,从而造就了丰富的国家文化底蕴。即便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亲临各大展会现场,
期刊
MAISON&OBJ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不仅是家居潮流的风向标,更对看待当代习俗、科技、社会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卓尔不凡的视角。本次编者特别选取了其中最具看点的两个主题展览,为您展开视角,从居室设计转移至城市、从全球顶尖时尚展会看南美民俗设计风情。    巴黎变身    伴随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城市与其景观正在经历变革。超级大都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表达独特与个性。实际上,家居用品的设计也在适应这种
期刊
巴黎人的爱家其实都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上。在巴黎的时候,我住在当地人的家中,就是每天吃饭的餐桌,他们都会精心地布置。在用餐前,他们会先铺上一块漂亮的桌巾,再摆上几只餐垫,而且每餐必换另外一套。也许,正是因为当地人对装饰的热爱至极,才使得MASON&OBUET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早在1997年就已在这里生根发芽,它不仅仅是一个高品质的商业博览,更是对家居世界的魅力呈现。  最有趣的是,展会结束之前的两个小
期刊
如果你看过2006年法国同名小说改编的争议电影《香水》,你便能从多个角度体会为什么只有法国人能够拍出这样的一部电影,以及香水对于法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故事发生在1744年的法国巴黎,在充斥着恶臭与肮脏的鱼市场,—个从出生身上就完全没有气味的嗅觉天才诞生了。这个生长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能够敏锐地辨别大自然中细枝末节的气味:木头的气味,温暖木头的气味;草的气味,潮湿草的气味;河水的气味,冰冷河
期刊
很少有地方能像巴黎这样,不时推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标新立异之作,聚集世界上所有知名品牌的商店于一街,让人逛到昏天黑地,买到手脚发软……在法国旅游,焦点要永远落在巴黎,每年都有超过3000万的旅行者到这里汲取时尚的营养。在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都市中,是什么因素成就了它的流行与时尚风行全球?    世博会,一个城市的遗产    对于现代时尚和艺术,法国无疑是最具有话语权的国家。它对奢华与细节的痴恋,源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