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技巧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对学生的教育来说有着启蒙的作用。语文是一个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学科,里面蕴含了很多优美的诗句、经典的寓言、有趣的哲理故事。这些文学知识都需要靠学生阅读,然后才能仔细的去品味和领悟,所以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行探析,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给予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技巧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有助于学生开拓自己的文学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会欣赏美,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品味,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渊博,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文学方面的人才。所以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其阅读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掌握住精华,充分的吸收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技巧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要想使得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技巧,首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坚持阅读的动力,是学生积极阅读的推动器,所以说阅读兴趣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学兴趣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多阅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画面感比较强的寓言,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学所存在的魅力,进而主动的去阅读,积极的去翻阅文学。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文学的兴趣,在一节课上,我拿了两本书籍,一本是《格林童话》,一本是《一千零一夜》,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然后让学生们分别推荐一位学生选择一篇比较感兴趣的故事,然后上台给大家朗诵并讲解。学生们听完之后,异常的开心,纷纷毛遂自荐,想要以观其容,最后我让学生们轮着来,一位学生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朗诵的声情并茂,讲解的也很全面。学生们都非常的开心,争相阅读。通过这节课对学生们的文学兴趣有了一个强力的推进,在以后的上课中,很多学生都争相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
  二、培养学生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学生在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在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的过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段落,都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的主旨句。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先通篇的阅读一下文章,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大概内容,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而在阅读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段落,找出文章的核心内容,领悟文章的主旨。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段落是提升学生阅读技巧的核心武器,是学生真正的领悟文章,了解作者的情感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讲到学生的写作时,我问学生们:“大家在写作文时通常都会表达自己所要描述的情感,在文章构造上有没有什么技巧?”学生们拿出自己所写的作文,大部分都回答说:“我会有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来概括我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我抓住学生回答的重点,反问学生:“那大家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的总结性段落呢?”有学生表示注意到了,有些学生则表示通常会忽视对中心段落的注意。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大家在以后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就像大家写作文一样要抓住总结性的具有中心意义的句子或者段落。”大家经过这样的提示,在以后的阅读中明显的有了改进,能够很快的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三、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个品味知识与筛选信息的过程,所以在阅读中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阅读技巧,做到有效的阅读。教师在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并提升学生对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筛选的阅读,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可以进行精读,就是详细的去品味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不错过任何一句;也可以进行浏览式的阅读,就是在阅读时要快速的把文章扫描一下,了解文章的大概;还可以进行泛读,就是在阅读时要先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粗略的阅读。这些阅读方法,学生要掌握住在不同文章中的不同运用,例如:在阅读比较重要的文章时,学生要精读,仔细的去阅读,详细的去品味;在阅读一些不重要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的文章时,可以进行浏览式的阅读,掌握文章重点段落就可以;在阅读一些杂志、报纸时,可以进行泛读,了解其所表达的大致内容就可以。
  四、总结
  语文是一个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学科,里面蕴含了很多优美的诗句、经典的寓言、有趣的哲理故事。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必须要通过阅读去感受文学的精彩,所以掌握阅读技巧是很重要的。阅读技巧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充分展现,因此要想培养阅读技巧一定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小学生的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的养成不是一时的努力就可以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日常阅读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高婷.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突破”[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1).
  [2]陈红云.由香港小学语文默书课想到的[J].小学语文教学, 2011(23).
  [3]陆红兵.“儿童深度”: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11(Z3).
  [4]李杰.谈谈如何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J].学周刊,2011(21).
  [5]冯艳丽.让语文教学彰显生命的活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Z1).
  [6]陈莉.中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的积累与有效运用[J].教师,2011(19).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其他文献
妊娠、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1].分娩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产妇采取正确的、积极的心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常见的、主要的副作用,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利培酮治疗后产生的常见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摘要】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代教育改革当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求。合作学习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近些年来,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本文就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分析,为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声情并茂地表情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审美能力;气质 
【摘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将会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入的过程,这里,仅仅是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感受,撰写了一些粗浅之词,希望众多有识之士,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大家共同探讨,交流,为语文教育事业的辉煌繁荣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上,老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课堂上,学生闹闹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