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如何适应就业岗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我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突出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形势的影响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十分珍贵和非常不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这方面展开,浅谈大学生应如何适应就业岗位。
  Abstract: The difficulty of college graduates finding of job concerned us all always, it is becoming even harder to get a suitable job under the shadow of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t is thus crucial for those lucky ones to adapt to their job positions as soon as possible. Here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ry a brief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就业岗位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adaptation, job positions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环境适应问题受到社会很大的关注。很多大学生就业后,无法及时适应就业环境,而造成工作上的困扰,最终选择频频跳槽或者导致失业已屡见不鲜。因此,正确分析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初期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关注点。
  1目前大学生的现状
   对于毕业后走入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他们的知识只是书本知识,还没有演化为实际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人际关系;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事情带来的适应困难和迷惑;面对心目中理想的收入与现实薪酬水平的差距等复杂因素,大学生们会产生以下困惑:
  1.1目标不明,定位欠准:当前,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为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进入工作单位的有些学生估计也有这种想法,至于到了单位,本人的目标在哪里?本人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才能获得成功?都在困扰着大学生。
  1.2心中茫然,彷徨徘徊:每个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心中都希望有一个理想的职业,大学生更是带着梦想来到单位,总以为凭借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定位,从而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环境。但当事与愿违,现实与理想大相径庭时,大学生的表现是一方面不满足于现状,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甚至闹情绪、工作怠慢;一方面眼高手低,业务一点不懂,事情做不好,使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怕被老职工和领导议论和批评,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大学生对自已的前景感到担忧,心中茫然,彷徨徘徊,冲动者还会想到跳槽、辞职走人等等,非常不利于大學生成长成才[ ][3]。
  1.3圈子变换,尚需适应:参加工作后,学生时代的社交圈子变换到工作的社交圈子,原来的学生习气需要改变,说话办事需要多想多看,唯恐无意间伤害了同事,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
  2角色转换,清晰定位
   对初入就业岗位的毕业生而言,从校园到社会、从校园人到职场人,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能否适应这种转变、适应的快慢,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比较深远
  2.1心态调整
   初从学校到社会,不适应、无名的失落和惆怅是正常的。每个人在这样一个过渡阶段都会有,这个时候,注意自我调适、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常常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失落和惆怅,把这种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暂时额不适应武断地认为是自己就职的单位不好,从而断定单位不适合自己或自己不适合单位,轻率地选择辞职,这是非常冲动的做法。对那些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选择辞职的职场新人,一定要理性战胜感性的冲动,应先问问自己,自己的失落和惆怅到底来自于哪里,是不是再多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离开。
  2.2人际关系适应
   在校园里,你可以选择只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在单位,就必须学会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无论你对他是否喜欢,刚进新单位,要有第一印象意识,第一印象良好,即使以后有表现的不够好的地方,别人也会对你宽容一些;第一印象糟糕,即使以后做的再漂亮,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会太高。尽管这有失公允,但毕竟大部分都有以偏概全,先入为主的心理。所以还会注意一点好,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到同事中间。
  2.3理想与现实
   学校期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想,甚至是梦想、幻想。但理想并等于现实。再好的单位,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要清楚地知道,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要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但太理想就会脱离现实。人一定要尊重现实,才是处理好理想和现实关系的辩证法[ ][5]。
  2.4业务能力
   有的人认为大学生毕业知识已经足够了,胜任工作肯定没问题。其实不然,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于专而不在于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常常是多方面的。专业对口还好,若专业不对口,需要补充的知识就太多了。初入职场要特别注意避免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干不了。是刚参加工作的人常犯的毛病。如果不注意纠正,很可能会使你成为志大才疏之人。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举轻若重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小事中见大精神,可为以后做大事积累资源。要谦虚谨慎,善于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学习。
  2.5职业意识
   从校园到职场,有很多方面的意识需要改变。比如在校园里,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做事,而在单位最重要的是责任远比兴趣来得重要,必须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兴趣来源于责任,强烈的是责任感是完全可以让人培养起对工作的兴趣。一个人也只有真正爱好自己从事的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比如在校园里,你可以情绪化,偶尔可以感情用事,但职场要求的是高度理性行为。游戏工作室必须遵循的,要学会有情感人转变到职业人,有个人好恶转变到敬业精神由情绪左右转变到职业驱动。比如在学校,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成长,衡量的标准是成绩,而在企业,职场人考虑的往往是经营绩效和利润,会读书和会创造利润之间并不是天然的正相关[ ][2]。
  2.6平衡生活
   在校园里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足以应付自己的生活,而到了单位,早晨准时上班,下午准时下班,或许晚上还经常加班,再加上工作上的压力,就会有人吃不消,甚至有些人连男女朋友都没有时间陪。时间一长,感情上容易出现波折,失恋后情绪上、工作上又会受到负面影响。其实,职场的生活才是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工作和生活有矛盾,但并不是不可调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是不要疏远了自己的亲属、朋友、生活和工作同等重要,协调好,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2.7职业作风
   在校园里,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约束较少,可以松散一些,比如睡个懒觉、着装随便等。但在单位,就必须每天与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上班绝不能迟到,一定要按时到达办公室,不能懒懒散散。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不是一个迅速的过程,这其中可能会有很多痛苦和挫折,但不完成这种转变,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职场人。有人提出,职场成功必须要做到5个C:Confidence(信心)、Competence(能力)、Communication(沟通)、Cooperation(合作)、和Creation(创造)。可以用5C标准要求自己,尽快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 ][2]。
  3注意细节,融入团队
  3.1注意细节,培养细节意识
   在新单位能不能站住脚,能否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主要体现细节。
   第一、避免“书生气”、“学生气”和“孩子气”。主要表现在:不成熟,不稳重。
   第二、掌握职场中的基本礼仪。主要表现在:穿着不得体、举止不职业、不注意礼仪。
   第三、遵守公司制度,职场规则。主要表现在:不重视制度、不了解规则。
   第四、少说多做,适应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谈论是非、个人纷争和小集体、散播小道消息,妄加评论。
   第五、勤于学习,踏实主动。主要表现在:不虚心学习、好高骛远、爱出风头。
   第六、学会职场沟通。主要表现在:闷头做事,不积极主动沟通汇报、不合群。
   第七、培养细节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细节深入认识、凡事追求完美的习惯、做好长期培养意识的准备和过程。
  3.2融入团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加入新单位后,职场新人第一要务不是做事情,而是如何做人。融入團队的秘诀,一方面设法表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做人。如果人品得不到认可,即使专业技能再好,因为无法融入团队,也得不到足够的施展,最终难以得到同时领导的认同。有了施展能力的机会,因为无法融入团队,不管结果如何,最后也会因为不合群,缺乏团队精神,也被淘汰出局[][4]。
   所以,大学期间要通过学习、生活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
  4加强沟通,适应岗位
  4.1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友好开放、面带微笑
   微笑是友好、愿意和别人交谈的表示;开放式站立姿势是一种欢迎别人和你交谈的姿态;身体前倾表示你对对方的讲话有兴趣,说明你在专心听对方讲话;握手不仅象征着友好,而且可以带来和谐平等的氛围;视线交流表示你对讲话的内容感兴趣;点头表示赞同或自己在认真听[][3]。
  4.2做好沟通准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W1H(沟通准备) why 想透沟通的目的
   who 明确沟通的对象
   what 准备充分的内容
   when 选择恰当的时间
   where 选择合适的地点
   how 使用最佳的方式
   要想取得好的沟通效果,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5W1H,如图1所示:
  
  
  
  
  
  
  
  
  
   图1 沟通准备
  4.3积极倾听:要给别人一些空间
   沟通不只是自己说说、还应该听对方的声音。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完全相同,所以观点冲突在所难免。尝试听听对方的意思,从对方的角度听听,也许同样有几分道理,所以不要强人所难,否则只会造成口服心不服的局面。
  4.4有效的运用语言模式:直言不讳
   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形图像等形式。口头语言包括我们面对面的谈话、开会等。书面语言包括我们的信函广告和传真、E-mail等。图形图像包括一些幻灯片和电影等。不同的情景下,这些语言的沟通渠道会有不同的效果;根据沟通的目的和沟通的具体实际,合理并综合运用这些语言渠道,将有助于提升沟通效果。
  4.5深入了解,把握分寸
   在人际交往中,沟通还要注意场合,注意双方的身份地位、性格喜好、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差别。同时。要尽量了解对方的禁忌,尽量避免讲让人尴尬的话,以免影响沟通效果,甚至影响双方的关系。
  
  结语
   大学生就业环境适应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学校、公司、社会等各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工作适应环境能力的各种方式。它是大学生获取和胜任相关工作的心理行为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颖,刘善仕,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2005(2):91~93.
  [2]罗双平.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本步骤.中国人才,2006(8):55~56.
  [3]王佩国.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2~109.
  [4] 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3-535
  [5] 刘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50-52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ssence is a moral education cours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conducted by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平稳的心理状态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并能获得优质的效果。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药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模仿性很强的特点,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充分利用课堂,有机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发达国家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等方面来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非正规就业在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解决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Abstract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他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一个人民的教师,缺乏独创能力,缺乏新颖的教学之道,也就难于培养出能够创造民族灵魂的人。教育的创新是以弘扬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是指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打破认识常规,寻找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如何才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创新用作诱导学生兴趣,诱发
期刊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对医院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机房是信息系统的心脏,是保证网络核心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正常、不间断运行的基础。因此,机房的设计和建设既要满足当前网络系统的各项需求,又要适应未来快速增长的需要,还应体现出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必须从长远考虑。  一、中心机房安全建设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明确的“就业导向”为办学宗旨,做好高职的就业教育,就等于解决了高职生存之道。因此,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就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更凸显其重要性。做好高职就业教育,首先要明确它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作用,即是帮助高职的毕业生根据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的导向,使之落实到用人单位;并且也为就业后的学生的发展以及创立事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使高职毕业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的特殊性在于具有明确的职
期刊
导语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年代就是长知识的好时期,并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将来长大后做一个事业有成的人。   生活中,我们很多的老师和家长都会碰到这样的孩子,本来很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各方面都表现很好,无论做什么都很积极、热情。但是只要一提学习,
期刊
学校人事管理工作者是学校领导处理学校事物的助手,更是教师的服务员。做好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能够很好地为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平台,为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进入新经济时代,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现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学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应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探索新的工作策略,以协助学校领导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一、协助做好个
期刊
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不能被传统的人事管理框架束缚,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看重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自尊,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荣誉,渴望自我反思、自我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始终把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并理解“堕、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联系社会背景理解文章主题。  2、 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我”的自我反省精神,并告诫学生,善于从小事中自我反省,做到“贤而内自省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悲哀”的感情基调。  联系社会背景多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