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术期刊的微出版是利用广泛的社交关系,建立一种基于新媒体、能够促进学术期刊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化出版模式",其核心特征就是"微"。微出版优化了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提升了学术
【机 构】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YJC8600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期刊的微出版是利用广泛的社交关系,建立一种基于新媒体、能够促进学术期刊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化出版模式",其核心特征就是"微"。微出版优化了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提升了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促进了学术期刊的传播营销以及多样性发展,但同时也使得学术期刊在信息传播中丧失了独立性,弱化了其学术性。因此,为促进学术期刊微出版的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期刊出版管理制度,重构办刊思维,创新办刊模式,丰富出版内容。
其他文献
(一) 陈昌浩同志是湖北省汉阳县(今武汉市蔡甸区)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31年鄂豫皖苏区时期,曾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并于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候
本研究从自控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特质性自控能力在学业倦怠与学业成绩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学业倦怠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特质性自控与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
评点效应指某人某作通过被评点,艺术和思想涵蕴得到阐发或扩展,其传世时间延伸,生存空间扩大,从而增强自身所具有的经典性的效应机制。就宋词而言,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正解还是
对尊严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社会最为本质的价值旨归和现实图景。在尊严观的理论谱系中,马克思的尊严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确立了认识尊严的科学平台与方法论原则,将"现实的个人
自由与平等已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道德共识与核心价值,但是如何有效地推进其健康生长,需要我们对其前提进行反思。总体来说,既要承认其伦理的前
"五四"时期,作家自觉地追求艺术,并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强化,试图将中国本土所产生的民族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巨大潮流中。然而中国与西方现代性的时差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运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试图将文化与自然的内涵融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架构之中,通过揭示劳动过程中文化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纠正人们在技术决定论与经
2017年9月23—24日。“中国语言学暨山西方言研究高端论坛”在古都平阳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方言》编辑部、《历史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