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朵朵开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搬进新小区后,每天晚饭后,张玉宁都会和妻子一起带着儿子到小区旁的公园里走一走。公园不大,但城里寸土寸金,闹市里有这么一角绿地,已经算很奢侈了。而且,公园内居然还栽着两棵梨树,对他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这年春天,出差一周,回家后再到公园,走到梨树旁的时候,张玉宁惊喜地发现,一树银白,芳香扑鼻,洁白的梨花已然绽放。他停下脚步,抬头打量着梨花,久久不动。妻子问他怎么了。张玉宁告诉妻子,自己的老家是梨乡,有着大片大片的梨园,每当梨花开放的时候,一望无际,满目雪白,非常壮观。顿了顿,他又说,自己小时候曾在院子里栽下一棵梨树,如果现在还在的话,一定也开花了。
  妻子知道他想家了,就说,那你就回老家去看看呀。
  这句话像一支箭,一下子刺到了张玉宁的心。因为,他已经十年没有回过老家了。
  张玉宁是个孤儿。
  二十年前,他的父母就在车祸中一起去世了,那年,他七岁,妹妹刚刚两岁。由于无亲无故,邻居吴伯收留了他们。妹妹喊吴伯为爸爸,他却改不了口,像以往一样喊吴伯为伯伯,喊吴伯的爱人为婶子。吴婶是个盲人,他们有一个叫明明的女儿。
  在吴伯家里,张玉宁早早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从上初中起,吴伯就把他看成了一个成年人,上学之余,他还要做家务、干农活,每到星期天,他和妹妹还有明明就被吴伯带到梨园,拔草、施肥、打药,一身泥一身汗。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十七岁,被一个城里来的远房亲戚改变了。
  那天,表舅突然坐车来看望他们兄妹。当时,吴伯正带着孩子们在烈日下为梨树打药,表舅很气愤,责问吴伯:“他还是孩子,你怎么让他干这么重的活儿?你这是虐待。”吴伯结结巴巴地解释:“农村的孩子都这样,从小就要帮着家里干活,小孩子锻炼一下没有坏处。”表舅气冲冲地说:“我问你,孩子们才多大啊,你就把他们当苦力使?你自己的亲生孩子你舍得吗?”吴伯指了指旁边同样晒得跟泥鳅一样的女儿明明,想分辩,但表舅根本不听,冲过去,拖着张玉宁和妹妹的手,说:“咱们走!”
  从表舅嘴里,张玉宁才知道,原来吴伯并不是白白养活他们两个,政府有孤儿补助,每个月都会为他们兄妹发一笔生活费,自然都是落在了吴伯的手里。表舅愤愤地说:“既然是你们的生活费,就应该用在你们的身上,可看看你们吃的、穿的,那钱都用哪去了?肯定是被他私吞了,他收养你们,是想靠你们两个赚钱呢。”
  表舅决定带两兄妹到城里生活。不过,由于表舅只是远亲,只要吴伯不同意,他是带不走他们的。在表舅的授意下,张玉宁一纸诉状把吴伯告上了法庭,不但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还要求吴伯返还这些年政府发的孤儿补助。另外,还要求吴伯给一笔钱,作为自己兄妹这些年为他干活的补偿。
  吴伯接到法院的传票,了解了他的诉讼要求后,一下子就垮了。乡亲们打抱不平,让吴伯和他们兄妹打官司。乡亲们说:“你怕什么?行善还行出罪来了?你为他们两个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到你家的时候,那个小的还不会走路呢,现在翅膀硬了,会飞了,就想把你甩了?要走也可以,但要让他们拿这些年的抚养费。”吴伯苦笑着说:“抚养他们是我自愿的。再说孩子们都不懂事,是被大人撺掇的,等他们长大了,有了孩子,我想他们一定会明白的。”
  吴伯不想上法院,说都是他的孩子,孩子再错,做父母的也不能较真。吴伯答应了张玉宁的全部要求,果真拿出了一个存折,里面存着他这十年中为张玉宁兄妹领的补助,一分没动。吴伯说这笔钱是为兄妹存的,准备过些年为玉宁盖栋房子,成个家。
  表舅一脸鄙夷,冷笑道:“谁信啊?要不是我揭穿,俩孩子肯定被蒙在鼓里,永远都不会知道有这笔钱。”
  离开吴伯后,张玉宁和妹妹跟着表舅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十年。张玉宁打工、结婚,两年前,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当上爸爸后,妻子发现张玉宁添了个新习惯,常常看着儿子发呆。妻子问他想什么,他感慨道,养个孩子,怎么这么累啊?妻子笑:“你以为像养猫养狗啊,知道为人父母不容易了吧?”
  张玉宁一声叹息。是啊,太不容易了,有一次儿子发烧,他吓得两天两夜都没有睡。他终于明白,是自己错了,自己错怪吴伯了。到吴伯家生活的时候,妹妹才只有两岁,试想一下,拉扯抚养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需要操多少心、消耗多大的精力呢?真是笑话,自己不但不知感恩,还竟然混蛋到要吴伯付给自己钱。想到这些,他就感到无地自容。他很想回去看看吴伯,说声对不起,但是,他觉着自己不可饶恕,实在没脸回去。
  梦里,常梦到梨花绽放,醒来,眼中湿润。
  又是一年春天。这一天,张玉宁正在上班,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突然来找他,说前天自己在村口等车的时候遇到吴婶,她央求我说如果遇到你,就让我给你捎句话。
  “什么话?”
  “她说你当年在院中种下的那棵梨树今年早早开花了,如果你有空,就回去看看。”
  张玉宁心中一颤,眼里突然发酸。同学告诉他,吴伯得了病,时日无多了,他可能想在临死前见你一面,所以这几天吴婶天天去车站,逢人进城,就央求人家给你捎句话。
  张玉宁再也控制不住,他不再犹豫,请了假,当天就回了老家。
  吴伯还是住在那个低矮的老房子里。
  正是四月阳春,自己小时候亲手种下的那棵梨树上,一朵朵梨花正开得热烈。
  吴婶听到脚步声,打开门,问:“谁呀?”
  张玉宁的眼泪流了出来,一时说不出话来。
  吴婶侧耳聆听,刹那间,她激动起来,颤声问:“是……玉宁吗?”
  张玉宁哽咽道:“是,是我,你……你怎么听出来的?”
  吳婶笑了,抹了把泪:“我怎么能听不出?你是我的孩子啊,喘气的声音我都能辨别出来。”
  屋里,传来吴伯虚弱的声音:“玉宁,是玉宁回来了吧?”
  张玉宁再也忍不住,冲着吴婶,冲着屋里,第一次喊出了:“妈、爸——”
其他文献
一个朋友来电话说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女博士,女人味儿”,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我,因为我是那个圈儿里目前唯一一个读博的人。挂电话的时候,朋友还不忘提醒我,别整天就知道看那点儿书,弄得自己不像个女人……   女博士,一个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并不值得骄傲的头衔,一个在大多数时候会引起非议的称谓。很无奈自己步入了这个圈子,被冠上了这个头衔。前几天和几个本科生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一本小说,言情类,好像是王文华写的,当时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斷推进,人们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中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以班集体授课为主,教学形式单一,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要及时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结合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研究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王邺(1983.0
阅读教学中问题设置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高效的课堂应是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的。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精彩的提问艺术不可或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问题设置应讲究哪些方法原则,从而努力达到艺术课堂的境界呢?本人就这个问题,以林清玄的《木鱼馄饨》的教学为例,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问题设置的目标性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置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
又是一年情人节,几家欢乐几家愁!可怜的单身汪,只能在各种臆想中度过漫漫情人节……  1.再过几天就是情人节啦!突然好紧张啊,万一收到很多礼物怎么办?我房间那么小会堆不下的!万一有很多人请我吃饭怎么办?选择和谁在一起会很伤脑筋的!万一有人直接送钱怎么办?听说有钱了会任性的……哎呀,我好紧张!都不敢往下想了!虽然我长的丑,但是我想的美啊!哈哈哈哈哈……  2.情人节快来了,我已做好准备,一旦发现那些情
新来的老总和大伙外出调研。  休息的时候,有人提议:“大伙和领导合个影呗,多好的美色!”  马屁精老陶先凑上去,低头哈腰,一脸媚笑:“老总好!”  老总并不应答,脸上还是招牌式的微笑。不少人举起相机手机,噼里啪啦,照了起来。  很快,其他人也凑了上去。老总来者不拒。不过,很快人们发现,老总虽说微笑,却在面对相机镜头时,低下了头,看着前面的草坪。老总的这个“小动作”让他们哭笑不得,却不得不做出歡欣鼓
【摘要】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中医诊断学》实验实践教学。方法: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学院2017、2018级中西医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改革实验实践课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以往原实验实践课程教学。以传统闭卷考试和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2组学生进行比较,并且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传统闭卷考试(实验班)和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班)相比较,发现差异显著
尼政府目前对救灾投入的力度很大,在后遗症未暴露之前就攻击政府会让民众生厌,认为反对党没有同情心。何况,制宪会议最大的反对党目前与执政党的关系还不错。  当地时间4月25日中午,尼泊尔发生了历史罕见的8.1级地震。这次强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本就脆弱的尼泊尔政局产生消极影响。果真如此,无异于在尼泊尔淌着鲜血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巨震震伤尼泊尔  拥有2700万人口的尼泊尔位于喜马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拓展活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互动中让学生们进行所学新知的操练,巩固与提升,学会用英语做事,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拓展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以简单的语言背景作为载体,缺少情境的真实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单调的拓展方式,比如以pair work形式进行对话,教师给出对话所要操练的句型,嵌入所创设的情境当中,然而这
吴敬琏已81岁,头发和眉毛皆白,但看上去仍精神矍铄。  这一年来,他仍继续在报刊杂志上笔耕不辍,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发声,不断批判“权贵资本主义”,提醒经济改革中的陷阱,呼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个对中国改革大业“忧心忡忡”的老人。  中国的经济学者群体中,吴敬琏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中国近30年来经济改革历程的参与,在重大及敏感经济问题上的表态,树立其为了公共利益矢志呼喊的
小陈快30岁了还没女朋友,经人介绍认识了朵朵。两人见面后彼此感觉一般,虽加了微信好友,却从未聊过。  这天,小陈爬烈士山,微信步数超过了一万,好友纷纷点赞。晚上,他查看微信時,发现朵朵也给自己点了赞。为了互动,小陈也给她点了赞,尽管对方的步数不到两千。  第二天,小陈有事没有爬山,但走了不少路,微信步数超过了五千。朵朵依然给他点了赞。小陈不由心花怒放,即便是榆木疙瘩,此时也该开窍了!于是,小陈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