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大分子预氧化结构形成及演变机理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空气气氛中于130~190℃范围内进行热处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研究了PAN纤维预氧化初期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PAN大分子链中的羧酸共聚组分在130℃左右时引发分子内环化和分子间交联反应,生成酯羰基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PAN大分子进一步发生环化和脱氢反应,生成-C=N-C=N-共轭结构和-C=C-C=C-共轭结构;当温度高于190℃时,PAiN大分子开始发生剧烈的环化脱氢反应,生成不饱和芳环结构。
其他文献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紫外光同化的纳米溶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透射电镜(SEM)对其结构、粒径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老化沥青组分的分析,提出了研制沥青再生剂的基本思路。使用自制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的方法分析了再生沥青的组分,并考察了再生沥青的基本性
分析了若干不同产地蛋白酶中的生命动力源相关元素,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参数理论,证明了其无毒性,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太行山脉系的活蝎蛋白酶的阴阳性属为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纳米ZnO颗粒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得到了具有高透明性、高紫外线屏蔽能力的PC/ZnO纳米复合高分子膜。分别使用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在锚固和非锚固情况下对某2万m3储液罐进行了隔震前后的地震响应分析,并考查了隔震装置的隔震基频和阻尼比的变化对储液罐隔震的影响。以动力响应中的
以1,6-亚甲基桥[10]轮烯-3,4-二羧酸乙酯为原料,经皂化、酸化直接得到了一种新型中间体1,6-亚甲基桥[10]轮烯-3,4-二甲酸酐,该酸酐与相应的伯胺(苯胺,苄胺,苯乙胺,正丁胺)在醋酸中回流3h
利用新式低温控温仪及精密自动电桥,建立了一套铑铁电阻温度计工作基准装置,并设计制造.了新型低温绝热比对恒温器。采用比对方法对组成“1.2-24K温区的ITS-90国家温度基准组”的
为了改善化学固沙剂固沙层水渗透速率低和吸水率高的缺点,本文设计合成一类新的化学固沙剂——丙烯酸(AA)与1H,1H,2H,2H-全氟辛基甲基丙烯酸酯(PFOMA)的共聚物。研究了不同单体用
透明质酸(H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形成GMAHA衍生物,在60Co-γ射线辐照环境下,GMAHA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形成交联HA凝胶。流变学检测数据显示,交联HA凝胶的存储模量G'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