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格的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其宗旨秉承了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生态和谐的理念,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初中阶段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理念,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无形的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体系的熏陶,成就个人良好的人格魅力。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工作进行详细的论述,望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渗透;重要性;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首先要对人格教育的概念进行明确,所谓的人格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有计划、有目标、有规律的对每一位成长中的个体实施的良好的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对其进行人格教育渗透的黄金阶段,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渗透工作进行详细的论述,从人格教育渗透工作的重要性,直到人格教育渗透工作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实施语文教学,就是让每一个青年学生能够自觉的掌握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让他们能够正确的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言谈举止,能够促使其明智、周到的处理身边的诸多事项,并具有相当的同情心。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各个方面都还未发育成熟,性格仍旧未完善、意志力不够坚定、对于人生的诸多想法都还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周边形形色色的事物,很容易被不良事物所引诱,面对诸多抉择时无从下手,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渗透,给其发展指明一条方向。人格教育的渗透,不仅仅为了实现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实现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其是非辨别能力,使之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形形色色、起起落落。
  除了在文学本身角度来讲,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极为重要,从社会具体发展的角度来讲,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逐渐的增长,从传统的专业技能已经发展至对于道德品质、人格魅力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这就更加的凸显出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工作的重要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渗透的策略
  1.明确学科教学目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意识决定行为”,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顺利的开展人格教育的渗透工作,首先要对从教人员的观念进行转变。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认识相对“肤浅”,要将语文学科的教学的工作目标进行明确,确定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并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划步骤,循序渐进的对其进行转变,首先要对教师开展定期的人格教育培训或是讲座,要请专业人士为教师讲授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核心价值,在教师心理上树立起人格教育的意识;其次就是利用可行的宣传传播手段,对人格教育精神进行有效的宣传,营造一种人格教育氛围;再次就是对教师的创新改革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发挥人格教育的优秀教师进行荣誉奖励或物质奖励。
  2.挖掘教材深层内容,探索素质教学模式
  语文教材之中的文章的选择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其中表达的或是爱国情怀或是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都有一定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这种内涵对于学生人格教育有诸多益处,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讲授过程中,要对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若是仅仅对语文选文进行肢解分析,不进行整体框架的深度分析,很难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挖掘语文教材背后深层次的内容,完成对学生审美观念、健康人格的熏陶,变相的实现了语文教育的目标,故而,在进行深層次内涵挖掘的过程中,要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探索语文学科教学模式,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贪功冒进,避免适得其反;其次就是要遵循民主自愿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渗透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恰当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平等,又要对自身引导职责有充分的认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故而,进行人格教育渗透工作,对于教师队伍而言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开展人格素质活动,倡导体验阅读方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渗透工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故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格素质教育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但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单一的、纯粹的阅读是不具备人格教育的效果的,只有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去体验课文中的精神,也能够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决定了它的教育任务,一方面要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字、词、句等进行基础性的掌握,对于段落、语句、语义的正确理解进行正确的教导;另一个方面,要对学生的人文品质、价值观念等进行良性的引导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格教育是新时代对于青少年素质的全新的要求指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渗透工作,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对于人格教育的深刻内涵有充足的认识,对于人格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明确的认知;其次就是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制定出科学的、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又能够实现人格教育渗透工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完整的人格、丰富的个人情感以及个人魅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叶敏.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语文建设,2015,35:11-12.
  [2]王海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分析[J].语文建设,2014,35:12-13.
  [3]袁磊.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培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15:19-20.
  [4]郭明俊.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研究[J].语文建设,2015,18: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是小学和高中的承接阶段,对初中生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缺乏个性化教学,降低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展开探究,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依据。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不同于海量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方式,是
摘 要:随着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遇到的困难日渐积累,会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倦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去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十分必要。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一、教学语言要科学、简洁、风趣  课堂语言要有科学性:如在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一定要指明条件,因为条件的改变会造成它“三态”的变化。并且对“不易溶于水”这一性质,不能理解成“难溶于水”“不溶于水”,这
摘 要:线描画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绘画方式,线描画同语言教学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更有助于幼儿线描画绘画水平的提高。探索的语言教学在线描画教学中的运用对促进幼儿线描画的绘画能力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线描画;语言教学  线描画是3~6岁幼儿常用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在表现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采用点、线、面等元素来进行表达、表现和创造。  在线描画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略语言
年轻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也是学校未来的引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精力充沛,头脑灵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强,但对教育教学业务不熟,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不强,知识点的把控能力不足,有时候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生关系做不到有的放矢,还有教师的心理素质低,不敢上公开课,也不愿意上公开课,更不希望有人听课,面对这些问题,让我充分认识到,帮助年
期刊
摘 要: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小学科学教学,向课堂中注入更多的活力,让小学生更加欢乐,才能让小学科学教育体系越发完善与成熟。文章主要探讨一下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在小学阶段,科学知识的启蒙十分重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培养起学生探究自然了解科学的兴趣与欲望,能够让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以提高。  一、和谐多媒体教学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d multimedia network technologies graduallyapplied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the film material,as an effective means in helping teaching,is introduced b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目的: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对JZ-V的促智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初步考察JZ-V促智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场电位记录方法,通过侧脑室给予3nM和30nM两个浓度JZ-V观察JZ-V对麻醉大鼠海马DG区LTP维持期的作用;通过急性分离大鼠海马,切片,采用离体细胞外记录海马CA1区场电位的方法,观察JZ-V对海马脑片schaffer侧枝-CA1区基础突触传递,LTP诱导和LTP维持的影响;通过小鼠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