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存在教育观念滞后、知识更新率不高、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较低、教师的敬业精神差等诸多问题,这与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及教师可以从进行教师定位、树立良好师德、实现资源均衡等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队伍建设;现状;策略
  新学期,学校建设在规划、计划、方案、制度、机制等方面都需要磨合、细化与落实。在努力之外,学校和教师还可以怎样发力?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又该如何推陈出新?
  一、 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首先,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人开始讲效益,求实惠。许多地区的初、高中教师都是从小学或初中提上去的,他们教学方法陳旧,用教小学的方法来教初中、高中,这显然是不适合的。部分教师本身就看不懂课本中的某些文章,甚至看了参考书也不甚明白,怎么能教出好成绩呢?
  其次,非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大量涌入教师队伍,他们对教学这项极具艺术性的工作十分陌生,不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懂教育教学规律,也不懂认识规律和思维规律。同时,大部分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对知识的运用不熟练,学校又没有传、帮、带的承传机制,因而他们的教学,其实质就是念教学参考书,死读课文,死记生字,没有科学合理的技能。
  再次,教师的敬业精神差。受社会腐败思潮的影响,中青年教师中追求贪图享乐的多,奋斗上进的少;追求工资待遇的多,具有实干精神的少;追求环境条件的多,迎难而上的少;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缺乏钻研精神,很少有人脚踏实地地去研究课堂,研究课本,研究学生。教给学生的东西只是表面化的浅显知识,因而学得不深,领会不透,成绩也就无法提高。
  二、 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 进行教师定位
  进行准确的教师定位教师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具有人的两种基本属性,即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人的教师不可能不关注自己的私利与经济报酬,这其实也是教师生活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教师也是社会人,需要别人的关心,理解、支持与鼓励。只有给教师准确定位,才能在教师的团队建设中做到有的放矢,满足教师的需要。对经济人的教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并颁布体现团队精神的各项准则去约束他们,要求他们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去搞有偿家教,不能向学生摊派资料,不能做有损教师形象、学校形象的事。其次建立一套评估、监督、考核体系,去引导他们。再次通过奖惩制度,去激励他们,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专研,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从而获得学校的奖励。对教师的社会属性,可以进行人性化管理。尊重教师的人格,健全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适时对教师进行表扬与鼓励,创造机会让教师拥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二) 树立良好师德
  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品德。这种职责的双重性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充分说明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对待事物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新时期的教育对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强日常教育。师德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而职业理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要受到特别的重视。这就需要学校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引导教师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和动力;要求教师自觉地向模范教师学习;向先进的教师学习。(2)教师应重视自我修养,增强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道德培养主要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的过程来实现。作为人民教师必须做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依法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三) 实现资源均衡
  解决不了优质师资的回流问题,教育资源均衡无从谈起。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调研教师双向流动的可行性,一方面鼓励农村教师到城市中心重点学校跟班学习,采取上挂的形式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在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教育技巧,创新教育理念,培养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支教、轮换等形式,将城市与中心重点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轮流定期派往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进行支教,结合所在地区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加大这一方面的扶持力度,有助于基层与边远学校完善学科教师配套,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优势,在教学理念、教学业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在这样的活动中受益,实现均衡发展。
  (四) 加强环境建设
  尽管现阶段社会环境存四、通过反思来促进成长由于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定教师一学期要写多少篇教学反思。但是这种硬性的规定,往往导致教师的反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而如果是教师自发地去写教学反思,是真正有针对性地写教学反思,则另当别论,教师在每一个典型课堂教学之后,针对经典教学案例进行的教学反思则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教师总结自己教学实践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
  (五) 提高管理水平
  1. 加强教师岗位新老交替。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对教师进行合理轮岗,确保人尽其用。对于年龄较大且不能胜任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转为非教学人员,充实到学校食堂、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等非教学岗位,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建立教师定期考核办法。各校均制定教师日常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每年都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全面考核,对教职工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评出考核档次,并把考核结果与职务、职称挂钩,真正做到奖励先进、督促后进,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通过公正公平的考核评价,奖勤罚懒,大大地激发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的重要性对青年教师来说已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才能使自己趋于完善,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广大的受教育者。
  作者简介:
  余兴成,贵州省仁怀市,仁怀市第九初中。
其他文献
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引领长三角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及综合交通网络,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基础,
专业课要尽量做到“贴近市场、贴近实务、贴近流程”,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商务策划实务》课程的提出新的教学思路供大家研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影响一个人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的工作渗透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  关键词:知识;课堂;课外实践活动    中学生正处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可塑性很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影响。在他们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将形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复杂情况。可见,中学阶段是对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本文对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就如何利用隐性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全世界疾病死亡原因中名列第三~[1,2]。由于吸烟、基因易感性、系统性炎症和老龄等因素,慢阻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