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色彩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
  本期“跟名家學写作”栏目由武汉编委组稿。
  当编辑得知武汉疫情严重,甚至已封城后,非常担心,与武汉编委协商,希望将这期组稿任务紧急转给其他地区的编委。令我们感动的是,武汉编委和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在多位师生及家属被感染,“硬核”隔离期间仍保质保量完成组稿任务,尽最大努力保证编辑工作顺利进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不论是写景、写物还是写人的诗句,之所以脍炙人口,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最值得称道的是巧妙运用了色彩描写。优秀的文章亦如此,如果缺乏了色彩描写,语言显得干涩乏味,文章就难以具备感染力和震撼力。
  写作时,我们可以捕捉自然环境的色彩进行描写,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五光十色、斑斓多姿的,抓住它们的色彩特点,准确勾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我们可以对具体事物进行色彩描写,因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具有自身特有的颜色,写进文章的事物就应具备独特的色彩。我们还可以对景物不同时间的色彩进行描写,因为同一景物或不同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只要认真观察,把握其不同色彩,就可以展现出景物变化的动态美。我们可以对人物进行色彩描写,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其外貌也各不相同,作文时抓住人物的外貌色彩,就能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我们也可以对植物、动物进行色彩描写,因为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外形,有各自的颜色特点,抓住特点准确描绘,可以使人如见其物,流露出或喜爱、或怜惜的真实情感。
  总之,色彩描绘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作文中无论对自然环境,具体的人物、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描写,都离不开色彩。我们应该学会认真观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细致的色彩描写,使我们的文章更具体形象,更生动感人。
  微选段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选自巴金《海上日出》)
  微赏评
  《海上日出》是巴金1927年1月在赴法国的轮船上写的,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的描写先后有序,描绘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部升起的全过程,还特别关注了形状、色彩、光华的变化。日出之前,天空从一片“浅蓝”转而出现一道“红霞”,继而范围慢慢扩大;太阳由“没有亮光”到发出“夺目的亮光”;颜色由“没有亮光”的红到“红得非常可爱”、“有了光彩”的“深红”。之后再描写太阳躲进白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的不同景象。天边有黑云时,虽说云厚得达到“蔽日”的程度,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一片片云被染成“紫色”或者“红色”。黑云能遮挡太阳本身,却阻挡不住它的万丈光芒。太阳最终冲出重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礼赞“海上日出”,就是要表达自己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微选段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出这个变化,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微赏评
  《济南的秋天》是老舍《一些印象》这组散文中的一篇。作家以独特的眼光抓住秋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济南秋季山、水等具体景象的描摹,写出秋之美丽、秋之迷人。作家没有按照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从颜色、方向、高低等不同角度来写,既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习惯,又为下文重点写山腰做铺垫。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突出了颜色的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之美。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山脚像是镶着黄、灰、绿、藕荷等各色绦子,山顶上的色儿也随阳光的转移而变化。山腰的颜色,由于秋天阳光的变化,“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作者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而其描摹又极精微神妙,诗意盎然。   微选段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正在开着花,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感———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掺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选自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微赏评
  从小在绘画方面受过良好熏陶和教育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对色彩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和喜爱,她非常擅长用颜色打造生动的画面,揭示人物生活环境,暗示人物的命运归宿。爱花的张爱玲常将花朵作为小说中一个重要意象,将不同颜色的花朵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来暗示人物的命运,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女主人公葛薇龙第一次走进姑妈家的院子就看到了一幅诱人的画面———草坪一角的杜鹃“粉红里略带些黄”,满山轰轰烈烈开着的野杜鹃是“灼灼的红色”,杜鹃花外面的海是“浓蓝”。作者用一张色彩浓烈的巨幅图画制造出一种奇幻境界,表达主人公眩晕的不真实感以及内心暗暗涌动的希望:希望自己能顺利攀附上姑妈,奔出一个好前程,就像这杜鹃花一样,有一个美丽的春天能够绽放。
  微选段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选自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微赏评
  19岁就离开家的汪老一直心系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在他的心里都是珍宝。作为美食家的汪老对家乡的咸鸭蛋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都寄托在这一枚小小的鸭蛋上。咸鸭蛋的特点,“颜色细而油多”,咸蛋的黄“通红”。咸鸭蛋的吃法,“切开带壳,黄白兼用”,“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通过色彩加动作的具体描摹,借故乡的鸭蛋这一情感载体,说不尽道不完的是汪老对故乡的深情,表达一份浓浓的思乡情。倘若没有这种特有的故乡情结,谁能将如此普通的端午鸭蛋描写得如此趣味盎然!

  微选段
  (小山羊)它们的毛色白中透着微微的金黄,毛是柔软的,随着微风在起伏着;四条腿是细长的,像是缩小的骏马的腿,蹄子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并且是晶莹透亮的;额上的毛轻轻打了个旋,细看时,觉得那是一朵花;鼻尖是粉红色的,像是三月里从桃树下走,一瓣桃花飘下来,正好落在了它们的鼻尖上;眼白微微有点红,眼珠是黑的,黑漆漆的;公羊们还都未长出犄角,头顶上只有两个骨朵儿。(选自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
  微赏评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少年小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明子家一群饥饿的羊,面对一片长得鲜嫩诱人的天堂草却不肯将头低下,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壮烈地倒毙。由于生活所迫,明子不得不远离故土,跟随师父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谋生。明子宁愿没钱、饿肚子也不受人挑唆做小偷儿,他就像不屈的山羊,面对诱惑不低头。作家把小羊们的毛色以及蹄子、鼻尖、眼珠的颜色描摹得极其生动细致。小羊的形象被刻画得越可爱,就越让我们为它们的死感到痛心,我们也越发可以体会到那份死亡的壮烈,心底喷薄而出对山羊崇高品质的敬佩,深刻感知整部作品回荡着的道德和正义的昂扬旋律和铿锵的人格力量。
  微仿作
  一人一车,林荫道间,走走骑骑。远离都市的喧嚣,脚步慢下来,心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蔚蓝天空下,碧绿湖水波光荡漾,泛起点点银光。东湖绿道,自然少不了绿树的陪伴,“不知细叶谁裁出”的垂柳婀娜地依偎在东湖岸旁。守护道中人的还有一排排樟树。樟树没有梧桐那般庞大,也没有银杏那般诗情画意,但它四季常青的绿同样有着沁人心脾的盎然生机。傲然挺立的樟树时不时掉下深浅不一的叶片。刹住车,捡起一片,墨绿色充盈着整片叶子,黯淡的色彩不失宁静沉着之美。落叶似乎看尽红尘世俗,阅尽四季的悲欢离合,数不清的情缘凝结成这墨绿色。不知哪个顽皮的娃拽下来一片新叶,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嫩绿不如墨绿那般老练成熟,仿佛剛出世不久就想借人手来探寻世间。一阵清风徐来,深深浅浅的绿舞动起来,演奏出一段“绿”的圆舞曲。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二汪明轩
  微仿作
  青海湖与其他地方的湖不大一样,它仿佛在水平线上方。太阳的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闪着银色的光。湖水由浅蓝渐变至深蓝,像一大块蓝色绸缎,波光便是它的一道道纹路。湖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地。与我们武汉不同的是,这里的油菜花都很矮很矮,仿佛只有我们这里的十分之一高。导游说我们来得很及时,赶上了油菜花开得正盛的时候。花儿不是金色的,而是淡淡的柠檬黄,远望,就像一片黄绿交错的地毯。天空与湖水交接处,湖水又由深蓝渐变成了浅蓝。几朵白云飘荡在空中,仿佛是天空的点睛之笔。等我们来到湖边,眼前的湖水带上绿色。湖中心有一座白色石像,“她”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湖水中突然钻出一群白鸭子,正愉快地戏水!我将手轻轻拂过水面,感觉凉凉的。不远处,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湖边打起了水漂儿,湖面荡开层层涟漪,小石子儿溅起的水花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我深深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二徐诗怡
  微仿作
  街道两旁都是小吃店。面馆老板娘正熟练地往锅里下拉面,锅中飘出的白色蒸汽朦胧了她忙碌的身影,显出几分质朴的美丽。早上六七点钟,冬日清冷的阳光穿过暗绿色树叶的缝隙照在地上,形成大大小小的光斑。踏着满地碎影,我望见不远处一位老爷爷正用老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那台机器太老了,黑炭般的身上有一块块不均匀的深棕色,透着隐隐的红,我想这是一次次高温高压后外表的锈蚀渐渐脱落的结果。我害怕它的突然爆炸声,赶忙停下了脚步。忙碌着的老爷爷似瞥见了我,停了下来,转过头看着我。那一刻,即使相隔几米远,我依然清晰地看见他黝黑的面容。他的眼神是那么明亮,完全与他的年纪不符,那应是少年才会有的清澈纯净的眼神。一缕阳光刚好透过叶片映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灵动的光,他一直微笑地看着我。眼前的一切,是最迷人的色彩。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二颜萌霏
  微仿作
  将鸡蛋轻轻地磕在锅边,蛋壳裂成两半,里面黄白透亮的蛋液慢慢落下来,与锅中金黄的底油碰撞在一起,发出“滋滋”的声响,锅中的蛋清从透明的黏液变成白白嫩嫩的蛋白,光滑清爽。再过一会儿,上面出现些许褐色的焦黄块,空气中也弥漫着煎蛋的香味,越来越浓郁,萦绕在鼻尖。待煎蛋的边缘都变成黄褐色后,蛋便出锅了。筷子轻轻在煎蛋中间一戳,暖黄色的蛋黄就缓缓地冒了出来,向四周散开,成为花瓣的模样,好看极了。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二周美惠
其他文献
僧人大伯几天前带来的那封信及照片,把我一整夜的睡眠搅得不知所踪。我长久以来蓄积的所有瞻念及想法也被这封信和照片,以及僧人大伯简短的几句碎语所取代。  “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旦村长的儿子阿塔尔的确是个血性汉子。乡亲们像神一般崇敬他。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僧人,在乡亲们面前竟然不如守门的那条狗重要。”僧人大伯断断续续地埋怨道。  老实说,我来到这座深山古刹已有五个年头,未能踏足故乡的土地也有五个年
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尤为重要,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方面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通过层层筛选,从众多优秀文章中脱颖而出的示范性文章。其篇幅适中、语言凝练、文质兼美。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善与美的情感,提升
题目  “本色”的意思是“原来的面貌和不变的品质”。涓涓小溪的本色是  静静流淌的从容;破茧蝴蝶的本色是向往飞翔的信仰;葱郁大树的本色是脚踏实地的坚韧……每个人都应具备自我的本色,自然流露美好的品性、高尚的情操;每一种职业也必该保留其本色,彰显人性的光芒、传承珍贵的财富……請讲述自己的经历,或叙述自己接触到的人物,以“本色”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题解  “本色”,意即原来的面貌和不
题目  飞泻而下,涛声如雷,这是壶口瀑布,是大自然的美;热情如火,舞动似风,这是安塞腰鼓,是民俗的美;坚定如钢,昂首前行,这是逆行的背影,是时代英雄的美……  请联系上文,自选角度,以“美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明确(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有两个关键词“美”与“瞬间”,我们写文章应紧扣二者构思立意。  首先,“美”是什么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基础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随着我国新课改政策实施并不断推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关注的话题。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并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批判性
与我的学校相识,已经有两年半了。红瓦白墙,几千人汇集之地,好似一座小城;在这里生活,我自有我的眷恋之处———达人舞台上的三角钢琴。  悄然走近,细细端详:亮黑的漆,虽不复当年光亮,却仍很洁净;一块琴布,平铺在琴箱上,遮挡了若干年的灰尘;琴盖敞开,八十八键黑白,八十八条弦丝,时刻准备演奏———可路人匆匆,那琴愈发成了摆设。我跃跃欲试,只是多年未碰一键,心中没底,悻悻退下。  两年流逝,两年沉寂。一个
摘要:《断头台》是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发表于1986年的代表作。这篇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描写了一场发生在中亚草原上的人间悲剧,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产生悲剧的成因,表达了作家对现代社会的不满与忧虑。本文试图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三个角度探讨《断头台》的伦理思想内涵,进一步分析作家本人的生态观、宗教观。  关键词:《断头台》;艾特玛托夫;伦理思想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1928—2008)是苏联
编者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以下简称“天津市教育两委”)实施精准帮扶,集中力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从组团支教、职教援助、网络扶智、消费扶贫等方面深度开展扶
客车向姥姥家的方向开动了。  我在车里坐立不安,耳边回荡着昨晚姐姐的话:“我们这边有庙会,你朝思暮想的那个糖画大叔会来哟!”电话那头儿的姐姐兴高采烈地说着。  那是去年,姐姐和我赶庙会。挤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我很快被一处卖糖画的小摊儿吸引了。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叔叔手拿糖勺,熟练地在铁板上画出一条美丽的龙。他把糖龙用木棍粘起来,拿在手里,晶莹剔透,仿佛下一刻就要腾空而起。糖画小摊儿被前来购买的人们里
崇化中学物理教师李春凯,堪称天津市南开区物理教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他曾获全国实验课说课比赛一等奖、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天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殊荣。2019年,李春凯积极响应助力西部脱贫攻坚的号召,加入到南开区支教队伍中,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庆城中学支教。李春凯充分发挥业务所长,精心授课,创新设计实验,将物理知识的奥秘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向西部学生展示了天津教师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