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定构流程化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定构流程化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连续行腹腔镜下定构流程化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治疗的6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MQR)]61.2(29.5)岁(范围:25~80岁);体重指数(24.2±3.8)kg/m2(范围:19.5~26.1 kg/m2)。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为(6.7±2.9)cm(范围:3.4~10.5 cm)。以显露矢状部、肝中静脉、肝右静脉等标志性脉管为目标实施定构流程化切除,并对围手术期结果和近期肿瘤学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6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定构流程化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手术时间为(190.5±70.4)min(范围:90~280 min),出血量为(370.6±120.8)ml(范围:100~1 050 ml)。65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无中转开腹。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12.3%)。术后住院时间为(7.5±2.5)d(范围:5~18 d);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及30 d内再住院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R0切缘,最小切缘为(2.4±1.9)cm(范围:0.5~3.1 cm)。术后随访结果显示,1年内肿瘤复发率为12.3%(8/65)。

结论

腹腔镜下定构流程化解剖性肝中叶切除可用于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成人巨大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5例成人巨大UESL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9~77岁。术前CT检查结果均提示为密度不均的囊实性低密度影伴有稍高密度条索状分隔影,被误诊为肝细胞癌或肝囊腺癌。3例CA125高于正常值,5例甲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8~70岁的T2DM患者。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估算的肾小球滤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11家透析中心的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功能及视空间功能5个认知域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认知
目的探讨采用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烧伤患者和急慢性创面患者病原体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的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和急慢性创面患者(男10例、女1例,年龄23~85岁),共采集标本23份,其中全血标本6份、皮肤组织块标本1份、引流的脓液标本1份、创面分泌物拭子标本15份。每份标本均分为2份,分别采用微生物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指腹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2月—2019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1例(21指)拇指指端、指腹创面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1~65岁,缺损部位:指端14例、指腹7例,均存在骨骼和/或肌腱外露。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4.0 cm×2.7 cm,均采用前臂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