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倒卖“大学文凭”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2012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两月的时间,某些考生家长、特别是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家长已开始紧张“运作”了,妄图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地下招生班”走上一条求学的“阳关大道”。
  姑且不论这是不是海市蜃楼,单说在古代,倒卖招生指标、出售上大学机会,倒是一项十分兴隆的“业务”,买卖两旺。与今天的“私倒”、“暗倒”情形不同,在古代很多时候与买官卖官一样,是政府行为,系正宗的“官倒”。
  
  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
  真正把大学叫“大学”的,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当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学生可享受“助学金”,由国家财政支出,因为是用于学生改善伙食,故称为“廪膳”。
  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用现代人的话说,它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重点大学,学生比现在博士的水平还高,其学术地位远胜于今国务院“211工程”中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在的大学生连个工作都难找,但国子监的毕业生可没这担心,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明代便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换句话说,上了国子监就能当官,上不了便别想往上爬。
  试想,“包当官”的大学谁不想读?所谓“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概就是这原因吧!
  
  明朝也有国立重点大学
  上大学的好处多,但上大学得凭成绩,要考,古今一理。没有成绩,如果有一个不凡的家庭背景,有当大官的老爸、太子党的身份,也可以,特招嘛。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是没门了?也不是,但前提条件得有钱——买个入学名额。这便是现在大家常说的“花钱上大学”。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员”,生员就是这意思,即今“招生指标”。所谓花钱上大学,就是购买到这种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并不是每个朝代都买卖的,最疯狂的年代,是明朝。明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招生指标,这种行为叫“官倒”。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是布衣出身,无文凭缺学位,但却很重视教育。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时全国尚未统一,朱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市)的集庆路附近开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全国统考”(乡试)。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明成祖朱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或“南雍”)和“北京国子监”(或“北雍”)。南雍和北雍,可以看成是明朝的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
  国子监是古代出“贤人”的地方,现在南京、北京的明国子监遗址附近都有“成贤街”就是这原因,招生指标是不应该成为商品的。但是随着国力下降,中央财政严重亏空,朝廷急于搞钱,便开始“教育乱收费”了: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不问家庭出身,“军民子弟”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录取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
  
  明代宗朱祁钰首卖“指标”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现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实施的,竟然是当朝的皇帝、史称代宗的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继位前封为郕王。这皇位本来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大哥朱祁镇御驾亲征侵犯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天上掉馅饼砸到朱祁钰的头上,当上了“代理皇帝”。但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搞钱成了朱祁钰的当务之急!从哪搞钱?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这话什么意思?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口子一开,包括重新坐上龙椅的朱祁镇在内,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南京及周边大闹饥荒,时当地主政官员便上书北京,要卖“南大”的招生指标创收。
  
  明朝进国子监需“米八百石”
  与现在“私倒”,或者说“暗倒”招生指标不同,由于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那么,当时买个大学上上,要花多少钱?
  据《明史·食货志二》上的数据,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00石米。成化年间(公元1464-1487年),则稳定在100石米。
  上面这价格是有“学籍”的,如果不在乎学籍,只当旁听生镀镀金,或是插班生、肄业生什么的,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标准为例,每个指标需缴纳20匹马。
  景泰年间的赞助费算是最高了,800石米的标准是怎么定下的?原来这是“买方”主动出的价钱。时山东临清县,伍铭等几个在县学(类似于今县重点中学或地方专科学校)读书的学生想“专升本”(大概这意思吧),提出愿意缴纳800石米,求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二品官员不够一个“入学指标”
  这样的入学赞助费,在当时算不算高?看看下面的分析,就会明白。
  明朝乱收费除了教育领域,司法方面也很糟糕。据《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朱祁钰的父亲朱瞻基(明宣宗)当皇帝期间,可以花钱赎罪,行情是普通死刑犯免死,需60石米;流放的犯人,需40石米。简单对比便可看出,明朝时花钱上大学,比“捞人”的成本还要高,以“米百石”的低标准来算,也要高出40石。
  进一步分析,明朝时米1石等于120明斤,100石就等于12000明斤。明斤比现代斤要重,大约1比1.18,这样一换算,明朝100石米便是现代的14160斤。
  以当下(2012年2月中旬)普通大米每斤零售价2.50元的行情来算,明朝100石米能卖35400元人民币;即便以最高赞助费800石米来算,也不过28.32万元人民币。
  表面上看,明朝“花钱上大学”花的并不多,但古代家长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当时正常年景下单季稻1亩地产量仅在2石左右,不到300斤,一斤稻谷只能出0.7至0.8斤米;而现在,每亩产量已达1500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则创造了亩产1800斤。
  依据明洪武二十年九月定的工资标准,朝中二品大员,一年的俸禄是576至732石米,如果缴800石赞助费,明朝官员一年的俸禄也不够;如果是100石米,便轻松了,可买5至7个招生指标。
  如同买官卖官不绝一样,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均卖过入学名额和资格。到了清朝,倒卖“招生指标”则成一种制度,书面语言称为“捐学”,教育乱收费比明朝还厉害。
   (转载自《北京晚报》)
其他文献
前不久,“崔永元公益基金”想在湖南开展一期乡村教师培训,向湖南省教育厅申请支持,得到的却是“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回复。为此,崔永元在微博言辞激烈地回应湖南省教育厅,在网上引起热议。无论论战双方持什么观点,似乎绕不开一个问题:民间公益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应是何种关系。  有人认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民间公益活动离不开政府支持,否则难以正常运作。这是支持崔永元的人持有的一个典型观点。从目前社会实际
像你的心灵一樣明澈,如天使的羽翼一样纯洁,似我思绪般快乐飞扬。  像一只只白色蝴蝶在天空中播撒快乐的花粉漫天飞舞。
1947年出生,山东平原人。196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班。先后任教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美术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历任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研究生导师、青岛科技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第五、六届青联委员,山东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青岛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委常委,民盟青岛市委副主委。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
从7月1日起,全国除西藏和新疆以外的29个省(区、市)全面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从各地公布的最终实施方案看,大部分省份的首档电量都比听证方案有所提高,覆盖率超过80%,有些省份甚至达到90%以上。另外,很多地方在实行阶梯电价时,还考虑到了“家庭人口数量影响”以及“季节不同用电量浮动”等问题。(7月1日中国新闻网)  沸沸扬扬的阶梯电价改革终于尘埃落定。从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阶梯电价征求社会意见
工伤维权之难已成为业内共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一起简单的工伤案件会拖上数年,即便走法律程序,也可能是一波三折,最后还有执行难的问题。再加上众多工伤者缺乏基本的工伤维权知识与意识,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权益。  这一尴尬现状目前有望得到改变,经过长达4年半的酝酿,《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改工作完成,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2010年1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农药味,自来水管里流淌着浑黄的水,水沟里堆积着腐臭的垃圾……与它们日日相伴的,是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村民。他们在疾病与煎熬中捱过了一天又一天,望眼欲穿。  这是记者在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国家庄村的采访掠影。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农村路网建设日益取得成就的今天,国家庄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让所有得知真相的人触目惊心。  是谁污染了国家庄的良田、清
中国的积极向好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公众把对于一点的关注同时转化为对过程的信任和理解。我们相信,这就是社会的成熟。    重庆事发后,国内社会议论很多。这很正常,因为事情值得这样的关注度。与此同时,这些议论与王立军刚“出事”不久的那些议论差不多,大体处于自然状态。  看上去传言纷纷,实际上全社会都在等待党中央的进一步权威声音。中国社会的人心是稳定的,大家对十八大开好开成功的期待,对中国未来一些年的期
相对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定义,“心理孤儿”则更恰当地概括出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自我封闭、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    据中国人口网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存在生理缺陷的婴儿降生,成为弃婴和孤儿群体的最大组成部分。  相对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定义,“心理孤儿”则更恰当地概括出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自我封闭、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当孤儿生存权益受到来自政策和
天桥文化对于北京就如同胎记一般,虽是与生俱来,却在这座城市生长、壮大的过程中悄然褪色。然而,正如许多老北京所说的,“北京可以没有三大殿,不能没有老天桥”,天桥文化在北京的城市性格里留下了一块无法磨灭的印记。    寻迹老天桥  8岁学艺、15岁登台,付文刚从父亲付顺禄手中接过那柄4.4米的小中幡时,只记得父亲“不能把这门玩意儿丢了”的教诲。然而,耍了一辈子中幡的付顺禄不会想到,当年用于糊口的玩意儿
11月21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举行,包括辽宁代表团在内的11个改革试点省、市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分人士将这次座谈会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仔细阅读沈阳经济区的相关规划文件不难发现,针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提出的改革方向,沈阳经济区在强化区域合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已做出了一些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