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肥模式对水稻需水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洱海流域为例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angis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洱海流域为背景,采用两季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水肥模式对水稻需水规律、田间水量平衡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及施肥制度对水稻需水规律及产量等有显著影响。与传统淹水灌溉模式相比,间歇灌溉降低了水稻ETc、灌水量、排水量及田间渗漏量,提高水稻产量3.8%~5.5%。间歇灌溉在平水年可显著减少排水,在不同水文年均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施肥次数使得水稻成熟期延后,Kc在后期下降趋势减弱并使得水稻产量显著增加。综合来看,W1N1F2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降低化肥施用量,降低面源污染产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病例报告表(CRF)是临床试验中获取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用于记录试验方案中对受试者要求的所有信息。因此,正确设计CRF是临床试验研究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介绍了CRF设
义仓制度是我国古代救灾史乃至经济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对典型的唐代义仓制度进行了再探索。作者认为,唐代义仓制度最主要的本质,在于它乃是
<正>"满腹经纶"、"花花肠子"、"小肚鸡肠"、"肠子都悔青了"……这些熟用的词语,千年流传,我们的肠子真的和大脑一样是有思想的吗?现代医学认为腹腔内的胃肠道存在自主神经系
结合国内公路工程投标实践,介绍了国内公路工程投标工作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