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天水以伏羲文化节为基础,依托本地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交通网络、场馆建设、气候、旅游等条件,以节事活动为主的会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天水会展业进行SWOT分析,找出天水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得到天水会展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天水 会展业 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根据天水经济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天水会展业展开一系列分析,为天水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天水会展业发展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显著。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和关—天经济区规划中的核心城市,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地处甘、陕、川三省的交界处,是我国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中、东部地区进入青海、新疆、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宁夏、内蒙进入西南地区的要道,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自古为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2.旅游资源丰富,会展业发展潜力大。就目前国际会议展览的选址而言,风景优美、人文荟萃、拥有良好的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资源是所选地方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天水就完全达到了这一基本要求。天水市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44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38处。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誉为“东方雕塑馆”,还分布有亚洲第一摩崖浮雕的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华盖寺、大像山等多处国宝级石窟,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百里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水景点数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潜力。
3.积累了举办会展活动的宝贵经验。自1989年以来,天水市政府已举办了25届伏羲文化旅游节,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伏羲文化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现在伏羲文化节已是天水市乃至甘肃省的一张重要名片,被列入中国百家重点节庆活动,2006年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它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彰显华夏文明根源。
近年来天水通过举办国际、全国性的体育赛事为旅游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据统计2014年环湖赛全程的现场观众人数达到10650万人,其中天水绕圈赛现场观众人数为27.75万人,人数位居调查城市第一位,该赛事给天水当地相关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仅次于西宁,创造价值达1.4亿元。
4.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会展环境显著改善。天水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文化天水、生态天水、宜居天水”的城市定位为总抓手,全面掀起了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建设新高潮。据统计在2014年新增和改造各类绿地总面积50.8公顷,截至2014年底城市绿地总面积1437.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635.02公顷,绿化覆盖率35.7%,人均公园绿地达7.2平方米。一系列的生态公园扩建及改造、景观绿化工程、道路环境美化工程在有序进行,城市环境日益优美,为发展会展业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消费者,为会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契机。
二、天水会展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分析
1.缺少跨区域相互协作和地区间的连接带动不够。一个城市会展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打破城市区域界线,实现跨区域协作与联合。在国际上欧洲、北美、东南亚已实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的会展协作与联合,在我国上海、杭州、南京、广东、珠海、深圳等地的会展业发展也逐步走向区域间的协作与联合,建立起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互惠互赢的发展模式。天水市会展业的发展应打破区域界线,利用建立关中—天水经济规划区的有力时机,加強和邻近地区宝鸡、兰州、成都、西安等地的合作。合作可以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1+1>2的效应。尤其是主题相关的会展活动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市场共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2.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缺失。目前,我市对发展会展业的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对会展经济能发挥的经济效益不能充分认识,这不仅导致我市现在还没有会展行业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而且也影响了会展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会展经济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全国乃至全球都非常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在成立博览局或会展局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促进会展业指导意见以及扶持的政策。因此,成立会展管理机构,完善会展管理制度,建立会展扶持政策,已成为我市发展会展经济的首要任务。
3.会展业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较为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为可以为发展会展业提供基础条件。天水作为陇东南重要交通枢纽,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但是在航空方面已开通的直通航线较少,尚无到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的直通航线,还未打通天水连接国内一线城市的空中通道,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立。目前天水市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薄弱,酒店档次低,不能满足会展旅游来客的需求,尚无五星级的高档酒店,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承载能力低。 三、天水会展业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关中—天水经济区”全面建设。为了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跨越式科学发展,特制定《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提出为了培育出一批品牌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的品牌展会,拓展天水会展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加快启动天水商务会展中心设施建设,要积极鼓励和动员有实力的企业或投资主体,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举办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会展,做大做强天水会展经济。
2.“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沿线城市的会展业发展。天水是丝绸之路上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天水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应紧抓这个机遇,把与会展相关的行业“串”起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接待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一同打造“会展联盟”,充分发挥会展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四、天水会展业发展威胁(threats)分析
1.国内竞争威胁。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会展业竞争加剧,会展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显现,北京、上海、广州一线会展城市持续领先,二线会展城市、省会城市及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不断加大会展业政策扶持和会展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争先恐后发展态势。天水是一个内陆三线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仍较低,会展业发展起步晚,目前会展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二三线城市。加之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投入上的差距加剧了会展行业的竞争,这对天水会展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2.周边地市竞争威胁。从近距离看,天水周边的许多城市如:西安、兰州、重庆等城市近年来纷纷举办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利用会展的对外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开放程度,使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属于区域性的会展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它们对天水会展业发展形成了近区域威胁,是天水会展业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西安成功举办了欧亚经济论坛、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西安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高新技术人才交流会等一批自主品牌展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同时又是甘肃会展业发展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会展活动“兰洽会” 是西北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2012年6月第十八届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作为甘肃规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经贸盛会。
五、天水会展业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天水会展业的发展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采用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模式。一座城市能够形成较为强烈的会展需求,旅游往往起到了一种主导的作用。通过会展能够创造更多旅游需求,通过旅游物的吸引能创造会展需求,形成互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会展活动的首要受益者是相关的旅游企业。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境内文化古迹甚多,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色旅游吸引物让更多的大型会展活动到天水来举办。因此, 天水应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使会展和旅游互为补充,相互促進,共同快速发展,会展业发展要依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要靠会展业的发展来推动,要靠会展经济的牵引。
参考文献:
[1]李健.西部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江苏商论[J].2004.5.
[2]张鉴.兰州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5(14).
[3]龚何英.城市会展定位研究.商场现代化[J].2007(7).
[4]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现代乡镇[J].2007(3).
[5]张小涛.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6]孟森 马璐.陕西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特区经济[J].2010(2).
作者简介:陈烨(1980—),女,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天水 会展业 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根据天水经济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天水会展业展开一系列分析,为天水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天水会展业发展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显著。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和关—天经济区规划中的核心城市,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地处甘、陕、川三省的交界处,是我国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中、东部地区进入青海、新疆、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宁夏、内蒙进入西南地区的要道,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自古为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2.旅游资源丰富,会展业发展潜力大。就目前国际会议展览的选址而言,风景优美、人文荟萃、拥有良好的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资源是所选地方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天水就完全达到了这一基本要求。天水市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44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38处。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誉为“东方雕塑馆”,还分布有亚洲第一摩崖浮雕的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华盖寺、大像山等多处国宝级石窟,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百里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水景点数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潜力。
3.积累了举办会展活动的宝贵经验。自1989年以来,天水市政府已举办了25届伏羲文化旅游节,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伏羲文化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现在伏羲文化节已是天水市乃至甘肃省的一张重要名片,被列入中国百家重点节庆活动,2006年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它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彰显华夏文明根源。
近年来天水通过举办国际、全国性的体育赛事为旅游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据统计2014年环湖赛全程的现场观众人数达到10650万人,其中天水绕圈赛现场观众人数为27.75万人,人数位居调查城市第一位,该赛事给天水当地相关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仅次于西宁,创造价值达1.4亿元。
4.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会展环境显著改善。天水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文化天水、生态天水、宜居天水”的城市定位为总抓手,全面掀起了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建设新高潮。据统计在2014年新增和改造各类绿地总面积50.8公顷,截至2014年底城市绿地总面积1437.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635.02公顷,绿化覆盖率35.7%,人均公园绿地达7.2平方米。一系列的生态公园扩建及改造、景观绿化工程、道路环境美化工程在有序进行,城市环境日益优美,为发展会展业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消费者,为会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契机。
二、天水会展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分析
1.缺少跨区域相互协作和地区间的连接带动不够。一个城市会展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打破城市区域界线,实现跨区域协作与联合。在国际上欧洲、北美、东南亚已实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的会展协作与联合,在我国上海、杭州、南京、广东、珠海、深圳等地的会展业发展也逐步走向区域间的协作与联合,建立起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互惠互赢的发展模式。天水市会展业的发展应打破区域界线,利用建立关中—天水经济规划区的有力时机,加強和邻近地区宝鸡、兰州、成都、西安等地的合作。合作可以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1+1>2的效应。尤其是主题相关的会展活动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市场共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2.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行业管理缺失。目前,我市对发展会展业的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对会展经济能发挥的经济效益不能充分认识,这不仅导致我市现在还没有会展行业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而且也影响了会展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会展经济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全国乃至全球都非常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在成立博览局或会展局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促进会展业指导意见以及扶持的政策。因此,成立会展管理机构,完善会展管理制度,建立会展扶持政策,已成为我市发展会展经济的首要任务。
3.会展业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较为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为可以为发展会展业提供基础条件。天水作为陇东南重要交通枢纽,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但是在航空方面已开通的直通航线较少,尚无到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的直通航线,还未打通天水连接国内一线城市的空中通道,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立。目前天水市旅游接待设施基础薄弱,酒店档次低,不能满足会展旅游来客的需求,尚无五星级的高档酒店,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承载能力低。 三、天水会展业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关中—天水经济区”全面建设。为了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跨越式科学发展,特制定《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提出为了培育出一批品牌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的品牌展会,拓展天水会展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加快启动天水商务会展中心设施建设,要积极鼓励和动员有实力的企业或投资主体,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举办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会展,做大做强天水会展经济。
2.“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沿线城市的会展业发展。天水是丝绸之路上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天水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应紧抓这个机遇,把与会展相关的行业“串”起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接待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一同打造“会展联盟”,充分发挥会展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四、天水会展业发展威胁(threats)分析
1.国内竞争威胁。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会展业竞争加剧,会展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显现,北京、上海、广州一线会展城市持续领先,二线会展城市、省会城市及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不断加大会展业政策扶持和会展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争先恐后发展态势。天水是一个内陆三线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的缺陷,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仍较低,会展业发展起步晚,目前会展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二三线城市。加之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投入上的差距加剧了会展行业的竞争,这对天水会展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2.周边地市竞争威胁。从近距离看,天水周边的许多城市如:西安、兰州、重庆等城市近年来纷纷举办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利用会展的对外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开放程度,使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属于区域性的会展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它们对天水会展业发展形成了近区域威胁,是天水会展业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西安成功举办了欧亚经济论坛、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西安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高新技术人才交流会等一批自主品牌展会,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同时又是甘肃会展业发展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会展活动“兰洽会” 是西北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2012年6月第十八届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作为甘肃规格最高成就最大的经贸盛会。
五、天水会展业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天水会展业的发展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采用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模式。一座城市能够形成较为强烈的会展需求,旅游往往起到了一种主导的作用。通过会展能够创造更多旅游需求,通过旅游物的吸引能创造会展需求,形成互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会展活动的首要受益者是相关的旅游企业。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境内文化古迹甚多,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色旅游吸引物让更多的大型会展活动到天水来举办。因此, 天水应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使会展和旅游互为补充,相互促進,共同快速发展,会展业发展要依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要靠会展业的发展来推动,要靠会展经济的牵引。
参考文献:
[1]李健.西部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江苏商论[J].2004.5.
[2]张鉴.兰州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5(14).
[3]龚何英.城市会展定位研究.商场现代化[J].2007(7).
[4]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现代乡镇[J].2007(3).
[5]张小涛.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6]孟森 马璐.陕西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特区经济[J].2010(2).
作者简介:陈烨(1980—),女,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