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任伟 《夹金山色秋韵浓》 20世纪中国传统花鸟画经历了创新中寻变革、融合中求发展的演化历程,在理学画法、精神要义、绘画题材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也越来越广泛地浸入到花鸟画领域。而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以写实技法为主体的塑造观强化了传统花鸟画的场域,并进一步拓展了当代花鸟画的表现题材与观察视域。 大熊猫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伟 《夹金山色秋韵浓》
20世纪中国传统花鸟画经历了创新中寻变革、融合中求发展的演化历程,在理学画法、精神要义、绘画题材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也越来越广泛地浸入到花鸟画领域。而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以写实技法为主体的塑造观强化了传统花鸟画的场域,并进一步拓展了当代花鸟画的表现题材与观察视域。
大熊猫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与标志。而大熊猫进入中国传统绘画则是始于近现代时期,较为著名的画家有孔小瑜、吴作人、刘海粟等。而至当代,在以熊猫为主题的绘画领域,首屈一指的当属川籍花鸟画家任伟,其多年来潜心研究熊猫主题的创作技法,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建构出“任氏熊猫”绘画的特殊语言体系,责无旁贷地成为熊猫主题绘画的践行者与佼佼者,并被誉为“大熊猫文化传播使者”。

任伟 《九寨清韵》
群生百像 立意深邃
综览任伟笔下的熊猫绘画作品,可以看到是在长期积累与沉淀之后,逐渐从精致细腻的单体塑造进阶成为“群生百像”式的主题性绘画。如果说单体塑造是为了更加生动、准确地刻画出熊猫在不同环境中的动态、神情、品性等特征,那么群像绘画则是试图在更加宏观的视角下,深层次地讨论群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背后隐藏的文化寓意。尽管群像式的写照大大提升了绘画的难度,但画面所迸发出的感染力与视觉张力也更加强烈。
所以,在品赏任伟的熊猫主题绘画时,关键是要认识到其深邃的立意。他一方面是将原本讲求情志与趣味的传统花鸟画转变成为一种自然生物的生活与生存情境,于是绘画中就会涵盖着诸多有关熊猫与其他生物之间共生与共处的状态。因此,无论是精心的布局、前后的遮挡,还是姿态的变换、情感的释放,画面始终流露出一种宁静祥和的诗意氛围,饱含着画家对熊猫群体乃至自然万物的崇敬之感。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助熊猫主题绘画来抒发一种源于内心的强烈自豪感,以及向世界弘扬独具中国地域特色的文化旗帜与精神涵养。

任伟 《幽篁清韵涵天趣》
古法绘景 写实造境
作為中国当代画家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延承古法,锐意创新”也是时代语境委以的责任与使命。任伟深谙此道,在传统绘画精髓的滋养与浸染之下,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笔墨功底。尤其是在对背景环境的表现上承袭古法,延续了宋代院体绘画之风,工致周密、笔精色妙。同时,他又不拘泥于传统、墨守成规,而是在不断地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建构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风格,不仅工笔、写意技法兼善,工不刻板、写不凌乱,而且往往依势行笔,一气呵成,使得整个画面疏密有致、空灵生动。
任伟对当代画坛的最大贡献当属独创“水墨丝毛技法”。该技法是将晕染和渲染两种技法结合一体,鲜活地刻画出了熊猫绒毛的柔软与厚密,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熊猫浑圆的形体观感。甚至可以说,“水墨丝毛技法”已经与熊猫绘画之间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对应体系,能够更加巧妙地突显出熊猫的形象特征。所以,任伟笔下的熊猫神态自然、惟妙惟肖,每每萌动讨喜、顽皮娇痴,个个憨态可掬、妙趣横生。事实上,任伟的表现手法是综合了中国画的写意理念和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将“以意写神”与“以形写神”两者融汇贯通,从而既营造出了一种真实自然的唯美景色,也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古韵雅风,最终汇聚成为了别具一格的“任家熊猫”风貌。

任伟 《清风祥和金满园》

任伟 《清风祥和》
个性创新 再度升华
除了注重主体物象的传神塑造之外,任伟对于场景的转换与描写也十分用心。因为在常规以熊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画家往往是以竹林作为配景进行表现,但在任伟的创作中,不仅结合了梅花、荷花、菊花、松柏以及仙鹤等多种动植物综合表现,而且借助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来描绘不同景色中的熊猫形象。由此不仅说明他对于熊猫题材的充分拓展下足了功夫,而且再次印证了任伟在传统花鸟画其他题材上的深厚基础。
此外,在任伟也有意识地将瓷器、如意、竹篮等非花鸟画常见物像置于画面之中,从而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一方面是在画面感受上洋溢着一种富有现代格调的形式美感,而另一方面是通过背景物象的选择映射出了其在文化思考与创新尝试上的个性化特征。所以说,他在熊猫主题绘画中所引入的众多物象元素,实际是再次丰富和升华了画面的生趣、自然的意蕴以及他所寄托的主观情感。诚然,他在设色敷彩上也彰显着独特的风格,用色古艳雅致,即是艳而不俗、雅而不素。这不仅与熊猫的黑白色调更显和谐融洽,而且强化了主体物象的视觉感受。

1 任伟 《吉祥如意》2 任伟 《鸿运》

3 任伟 《雨润红娇》

任伟 《瑞雪初晴》
总而言之,任伟的熊猫主题绘画不仅将熊猫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传达出一种静美的情怀与气格,同时抒发出对于自然大美的珍重与崇敬。因此,在欣赏任伟熊猫主题绘画时,扑面而来的不单单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熊猫,其中更流露着一种十分亲近的自然之气以及源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所以说,任伟不愧为当代花鸟画坛中一位绝伦逸群的代表人物。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诸如《哪吒》《灵笼》《雾山五行》等等的热播,让不少动漫迷直呼“国漫的春天”要来了。事实上,回顾起中国动画片和漫画插图的历史,经典作品和大师级人物层出不穷。当中张光宇就被视为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奠基人之一,创作颇丰。尤其是他担纲设计的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不仅赢得了世界盛誉,更是影響了几代人。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他还是中国插图文化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其作品造型简炼、形象饱满,擅长将
清雍正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故宫博物院藏 前段时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多年未遇的寒冷天气,北京更是迎来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温。虽然北方室内供有暖气,但这样的天气还是让很多人叫苦不迭。而在古代,人们都用什么方式取暖御寒呢?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雍正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该手炉通高14厘米、长18.4厘米、宽12.9厘米。手炉呈不规则却十分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的形状与炉身的造型相协调
位于浙江丽水景宁的畲族村落,环境如诗如画。年幼的雷伟燕与母亲。其母所穿的就是畲族代表服饰“凤凰装”。 2020年年末,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在北京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一位嘉宾显得尤为“抢眼”。这份特别不仅仅是因为她当天身着的服饰—— 一套色泽亮丽、工艺精巧的畲族节庆服饰“凤凰装”,更是因为她所带来的关于畲族文化传承的话题,让与会者们直观形象地感触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35.5厘米×338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用墨线表现人物,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 “水墨画”是什么?从画面表现上看,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纯用“ 水”和“墨”的极简元素来绘制的画,画面无设色或少有设色。以水墨为核心要素的绘画古人称作“水墨画”,近代人们为了区别于西方绘画,便将“水墨画”改稱“中国画”。而水墨画如今就成为了“纯用水墨来呈现画面”的
在海派大师吴昌硕所刻众多印章中,有两方非常值得玩味——“画奴”和“印丐”。 “画奴”是另一位海派巨匠任伯年的自号,由吴昌硕为其治印。而“印丐”是1884年吴昌硕为自己取的号,并刻成自用印。这两方印说明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以画、印艺术谋生的丐奴。他们二人年龄不同、出身不同,却惺惺相惜,互相被对方的才情倾服,交情莫逆,而二人的艺术也多受对方影响。本文试图对任伯年为吴昌硕所画画像进行梳理,进而剖析两位海
陳冠丞 缠枝莲纹太平有象熏炉 苏作工艺的精致、细腻、文雅,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而前段时间由苏州博物馆推出的“苏韵·缤纷——青年手工艺者联展”就汇集了方清华、茹月峰、陈冠丞三位青年手工工艺人精美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当代青年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新理解、新诠释。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艺术家同时也是2019年第一届“苏韵流芳——苏州青年手工艺展暨大赛”的前三名获得者。陈冠丞 袖珍炉九件套 苏作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
古玉爱好者们有眼福了!近日,一场“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拉开帷幕,让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首次穿越南北数千年的时空惊喜“同框”,为公众了解中国的玉文化补上了生动的一课。 据了解,这场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馆主办,以浙江省博物馆、赤峰博物馆及赤峰地区多家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文物为主体,展出了140余件(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品文物。本次展覽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
如果要总结2020年的艺术品拍卖,网拍恐怕是当中最有话题感的一个。自去年年初疫情突袭,社会生活被按下“暂停键”,为了寻求突破的拍卖企业纷纷转战线上。如今一年时间过去,它们做得如何?又面临哪些新问题?数据公开:企业纷纷亮答卷 逾70%拍卖为网上专场,较上年提升30%;推出全新网上服务及手机功能,网上竞投比率高达80%;去年全球拍卖总成交额逾35亿美元,其中网上拍卖超5.75亿美元。在前不久全球拍卖
我国长期是农耕社会,体型粗壮、适应性强、忠厚老实、勤劳朴拙的牛自是好帮手,常用作役力,除拉犁拉碾等农业生产,也用于交通甚至是军事。牛拥有五行中土、水之神力,可促庄稼生长,还能镇水魔保证风调雨顺,著名的黄河铁牛即取该意。 在古代的绘画、雕塑、壁画中,牛的题材自不在少,绘牛名家也多,如韩滉、戴嵩、李唐、阎次平、毛益、李迪、夏圭、李椿、张路、杨晋、黎奇、石涛…… 20世纪以来,画牛名家有很多而且各有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便对红色格外地痴迷热爱,从建筑装饰到衣食住行,尤其是在年节、婚娶等重要庆典中,红色总是不可或缺,它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与美好的祝福。在国际上,红色已然成为中国的一个标签,“中国红”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喜爱。 红色釉瓷器是我国传统色釉品种之一,是众多颜色釉当中最为喜庆的一个品种,已有几百年的烧造历史。它是以氧化铜作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