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看法,从而求真求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革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核心落实到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新教学观。怎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创新活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需要凭借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结合具体内容,恰当而巧妙地辅以音乐手段。这样,学生原本没有兴趣的文章,用音乐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之产生兴趣,营造出浓厚、活泼的学习氛围。当然,仅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够,还要让每一个学生“入戏”,在乐曲中随你的喜而喜,随你的悲而悲,随你的怒而怒,随你的忧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如学林嗣环的《口技》一文,可选取《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的一段音乐曲,一把唢呐就可以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这时再就势导入:小小的一把唢呐便把群鸟欢腾急鸣之声模拟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实在难得。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兴趣不难被调动起来。又如讲郦道元的《三峡》时可用《长江之歌》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
  其次,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融入到文本中,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可使学生在对有声语言的直觉感知中、领悟中把握文章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领略作品的文言艺术,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如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文,教师可用设疑导入法,文章用《区寄传》为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个“童”字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极大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文言文虽然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但在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看法,从而求真求新。如《狼》这篇课文,《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观点是:文章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狼的凶狠、狡诈。而在教学时,有的同学就否定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屠夫根本就不聪明,因为文中有“乃悟前狼假寐”语,“乃悟”即“才明白过来”的意思,哪能看出屠夫的机智呢?又比如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对于欧阳修抒发的情感,就有同学大胆地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不是自扬其短,而是自矜政绩,是自鸣得意。他在《醉翁亭记》里大肆宣扬自己的悠闲,因为“政清”则事简,同样,“事务简约”也表明了“政治清明”。学生不受教材、参考资料的限制,凭借他们的智慧打开了思维创新之门,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这种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怎不让人感叹呢?
  三、注重学生阅读情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十分注重自己对文言文的分析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我认为新课程的教学应该做到“美文共读,妙处共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独特的感受体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当然对于每一篇文章的见解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其努力寻求自己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假如你是文中的“乞人”,面对着别人的“蹴尔而与之”的“一箪食,一豆羹”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请说明理由。当时,我认为学生们肯定都会回答“不接受”,然后围绕“舍生取义”回答理由。可是,居然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举手选择了接受,他们的理由大概是:1.我不会像乞人那样不接受施舍而活活饿死,生命是可贵的,怎能轻易为了一个没有仁爱之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而放弃呢?2.父母给了我生命又为我付出太多,我还没有好好回报他们,我要珍惜生命,不到万不得已,不言放弃。3.我不会像乞人那样蠢,不过是一个施舍者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已,又没有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尊严,为何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4.忍受屈辱也是受磨炼的一种方式,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方成就一世英名,勾践卧薪尝胆才完成一代霸业,这点小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做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学生说的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这时,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独特感受和体验,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通过构建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坚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达到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激趣法在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意义,以及该如何有效地利用激趣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激趣法;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口语作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在小学基础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载体。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言艺
【摘要】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促进思考和分析;充分感知,把握重点难点;能引导学生自我创造;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学生;激趣;促思;寓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乐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改变了以往呆板的填鸭
聊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引导也就会更加有的放矢。整个聊书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聊书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交流收获、交流经验的过程。
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为儿童文学单元,与幼师学生的专业课紧密相连。通过将本单元课文《夜莺》改编成童话剧的活动,使学生对专业课“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策略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
【摘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一起长大了,成熟了,就离开这个大家庭,走向了社会。我想以此为起点,让孩子明白,任何成就的得来都是刻苦劳动得来的结果,唯有劳动,才能找到快乐。学习如此,生活亦然。我期待这群孩子自信、乐观的生活,更期待他们生活中的实力逐步增强。  【关键词】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使用泰陵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预防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淋巴液渗出,以达到减少渗出量及缩短渗出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收治的193例准备行根
【摘要】理答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在课堂教学中,面对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智慧地理答,实现有限课堂空间里的无限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慧理答;引导;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大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呢?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