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国内外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指南,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30日我院6个病区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0个患者的1200份病历逐一查阅、核对并记录所需信息。根据PaduaRAM、CapriniRAM所列的风险因素,制作统一的回顾性表格识别VTE风险因素。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1)不同类型肿瘤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活动期与否、化疗、PICC置管、升白药物应用、D-二聚体升高与血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药物干预与血栓发生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CapriniRAM风险评分低危、中危、高危DVT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aduaRAM风险评分低危与高危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apriniRAM时,DVT发生率未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应用PaduaRAM时,DVT发生率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结论(1)血栓发生与恶性肿瘤发生部位无关;(2)PaduaRAM更适合内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