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

来源 :故事作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是个好日子,陈小秋从早上开始心情一直都很好。
  妈妈下午给了她20块钱,让她去菜市场买菜。自从去年陈小秋的弟弟出生后,家里的开支一下子大了很多,不单单原本要换家具的计划搁下了,妈妈连每餐的菜钱都减了10块。现在20块钱除了能买几样蔬菜,只能买很少的肉,或者一两条不大的鱼,其他的就不用去看了。如果买上半斤陈小秋喜欢的羊肉——“那全家这一天就只能一个人夹一小块羊肉蘸着盐巴吃饭了。”爸爸那天听到她小声地问妈妈能不能买一小块羊肉时,就是这么气呼呼地冲她嚷嚷的。
  那一嗓子喊完,吓得她啥也不敢说了。不仅不敢说想吃羊肉,还担心爸爸喊出其他话来,例如不让她去学吹笛子。
  吹笛子她已经学了3年,从二年级开始学到现在五年级。教她的廖老师说,她是这一批孩子里学得最好的一个。在二年级的时候,她一个学期才学3首曲子。她记得很清楚,是《摇篮曲》《绒花》和3岁小孩都会唱的《祝你生日快乐》。
  那时她还没有弟弟。等弟弟出生以后,廖老师发现她在下课的时候老是要吹几遍当时对她来说已经很简单的《摇篮曲》和《祝你生日快乐》。有一次,廖老师就笑话她只挑简单的曲目练,那天她第一次朝廖老师喊起来:“我是要回去吹给弟弟听的!他这段时间晚上老是哭闹,妈妈好几天没有睡一个好觉了。生日歌也要多练习,等弟弟周岁的时候家里摆酒,我要吹给弟弟和那些客人听。”
  当年她听完廖老师吹的这3首曲子后,就求着廖老师再吹几首曲子给她听。 廖老师实在拿她没办法,就吹了《阳关三叠》和《百鸟朝凤》。这下子,陈小秋听得完全呆在那儿了。她痴痴地把自己手上的笛子摸了又摸,说:“真是不可思议啊!就这么根管子,竟然既可以让人哭,又可以让人高兴得想唱歌呢!”
  廖老师那时就觉得,他遇到了一个好苗子。
  果然,陈小秋没有让廖老师失望。她不仅很快学完了音符,而且廖老师教她的吐音、倚音、颤音……总是学完几天就吹得很熟练了。“哎呀,廖老师,你不知道,她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就跟一个小疯子似的,拿起笛子一遍遍地吹,听得我和她爸爸头晕。让她歇一会儿,她就往门的缝隙里塞上袜子,关上窗户,在里面练。”好几次,陈小秋的妈妈在交学费的时候,总跟廖老师这么说。
  廖老师笑了笑没说啥。他知道,陈小秋的妈妈这是希望他在学费上能给个优惠。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学费是他档次的象征。每个家长带孩子来这儿学乐器,都希望他本领教得好、学费收得低。他明白这些家长的心思,他也了解陈小秋家里的情况,可是他不能改变自己的规矩,否则他这儿不就成了可以任意讨价还价的菜市场了。他每个学期都会给陈小秋这样的孩子包一个红包作为奖励,但他要他们保密,不能让家长知道。他希望这些孩子用这些钱买一些学习用品和好一点儿的笛膜。
  陈小秋从到他这儿学笛子开始,每个学期都能得到红包。他知道,这帮了她的大忙。特别是在有了弟弟之后,要买点儿什么学习用品,陈小秋都要想一想怎么和妈妈说。
  她已经很感激妈妈没有中断她学笛子的生涯了。毕竟,妈妈已经好几次暗示她学笛子的费用不便宜,一年的学费可以给弟弟买好几罐奶粉。妈妈是在看了一次她的演出后,才下定决心让她继续学的。
  演出前的两天,妈妈很委婉地告诉陈小秋,可能下个学期她就不能学笛子了,这是爸爸决定的。她原本还想告诉妈妈,她可以不买新衣服,不买新鞋子,不吃任何零食,只要让她学笛子。可一听是爸爸的决定,她就只知道哭了。哭了一会儿,她就开始吹笛子。她想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爸爸回来的时候她还在吹笛子,爸爸就骂她:“吹的什么破曲子,搞得像死了人似的!闭嘴!”她就停下不吹了。
  妈妈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那个,廖老师说我们孩子吹得不错,后天要带她去演出……”
  “演什么出!我管她演不演出!”
  “听说这是县里的一个招商活动,给演出费。”
  一听说有钱,爸爸不再吭声,一脚踢翻凳子,进屋睡觉去了。
  她知道爸爸平时开挖掘机,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非常累。爸爸3年前贷款买的挖掘机,到现在还有一些钱没有还。所以人家一天挖8个小时,他总是挖十几个小时,每天工作完回家都很累。只要爸爸回来,陈小秋就尽量不吹笛子了。
  两天后的演出,陈小秋一家四口都去演出现场了。陈小秋那天穿的是一件白色汉服,她很喜欢。这件衣服是上一次学笛子的时候,廖老师和她一起在网上挑的。廖老师自己选了一件藏青色的长袍。
  演出的地方是在古城区的一座清朝四合院里,四合院的天井里摆满了长条的桌子,桌子上面是一盘盘精致的糖果和糕点。陈小秋偷偷抓了一把糖果,塞到弟弟的口袋里。她把爸爸妈妈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凳子上坐下,就去找廖老师了。廖老师看到陈小秋的时候眼睛一亮,说她的衣服和今天的曲子《梅花三弄》很搭。陈小秋看到廖老师穿的藏青色袍子,也觉得很好看,她原本有点儿慌乱的心平静了不少。
  廖老师叫她什么也不要想,好好练音阶、练气息。练了几遍,廖老师说:“挺好的,就这么吹。先不用练了,喝点儿水。”陈小秋的心完全放了下来。
  快到他们的节目了,外面是黑压压的人,陈小秋又紧张起来。“不要怕他们,把他们当作曲谱就好。”廖老师这样说是为了让她放松。
  《梅花三弄》的第一句就是个花腔,这一句廖老师很完美地吹完了,然后他看了一下陈小秋。陈小秋慢慢把笛子放到嘴边吹,笛子发出了一丝丝气息不集中的颤音。她心里一紧:完了,笛膜没有贴紧,漏风了!可能是刚才练习的时候吹得多了。她忍不住看看下面,似乎也没有很多人在认真听,这让她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儿。两天前,廖老师就是这么给她说的:“即使错了你也不要慌张,接着吹就好。你要相信,下面没有几个人听得出来你吹错了。”
  她看看老师。老师已经不露声色地从袍子里掏出一根笛子递给她。她在第二句吹完后尽量不露声色地接过笛子,和老师一起吹响了第三句。这根笛子的笛膜是廖老师贴的,它的第一个音发出来就感觉很饱满、很厚实,她信心满满地一路吹了下去。整首乐曲最高潮的那段音极高,可是她吹出的声音照样厚實、清亮。这一段吹完之后,她以为没在听的观众忽然热烈地鼓起了掌。她的脸红红的,心安定下来,朝黑压压的人群看去,发现在喂弟弟吃糕点的妈妈这时抬起头来看她,一直在埋头吃东西的爸爸也抬起头来看她,他们好像都被突如其来的掌声吓了一跳。   她就在掌声中下了台,廖老师带着她来到她的爸爸妈妈跟前,说:“你家孩子笛子吹得这么好,要让她继续学啊!”然后从袍子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陈小秋的爸爸,说:“这是出场费。笛子吹得好是可以赚钱的。”
  刚坐到车上爸爸就把信封撕开了,一看是400元,这让他吃了一惊:“这10分钟不到就赚了400元?我开挖掘机要两个小时才挣这么多呢!”妈妈乘机在旁边说了一句:“是啊,廖老师说这个能挣钱。”从那天以后,爸爸倒是没有再说让她不要学笛子的话,可是回家听到她练习的声音,累的时候还是骂她,也要骂妈妈,只有弟弟他舍不得骂一句。陈小秋不嫉妒弟弟,她觉得弟弟很可爱。
  想到那次演出,陈小秋在一个蔬菜摊前停下来,幸福地叹了口气。她觉得廖老师的长袍太神奇了,既能变出笛子,又能变出钱。第二天她去学笛子的时候就求着廖老师让她看看件袍子。“那是件聚宝衣,怎么能让人随便看呢?”廖老师咋[zhā]咋呼呼地说,说完他自己也笑了。
  到现在陈小秋也没有再见过那件袍子。她决定,下次廖老师带她去演出时,要把那件袍子里里外外研究个透。
  “你买点儿什么?”摊主问。
  “哦,这些怎么卖?”她指着几种蔬菜问。
  她买了一把青蒿。青蒿比青菜、白菜、菠菜都要贵,可是她今天就想任性一下。她又买了一块豆腐,还买了9块钱一斤的小贝壳,因为弟弟很喜欢吃。她想买一块自己最喜欢吃的羊肉,可是看看手中的钱……她走到羊肉摊前,深吸了一口羊肉的味儿就离开了。
  回到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她烧上饭,洗好菜,等着爸爸妈妈回来。可是等了半小时,他们还没回来。家里的电话响了,妈妈在电话里说,他们刚到外婆家,因为半小时前弟弟吵着要去外婆家吃晚饭,来不及等她,就只好先走了。“你自己烧两个菜吃吧,不要等我们了。”妈妈说完这句话,旁边响起了弟弟的声音。陈小秋嘴巴张了张,想问妈妈记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但电话已经断了。
  天渐渐暗下来,陈小秋的晚饭吃得很慢,几乎是一颗一颗数着米粒把饭吃完了。外面的天彻底黑了,吃完饭她坐了10分钟,想了想,把餐厅里的灯关了,在客厅留了一盏小小的灯,让余光照到餐桌上。
  她打开家门,走了出去。等她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蛋糕,和吃饭用的那两个碗差不多大。她吸了吸鼻子,把蜡烛插在蛋糕上,点燃了。
  她看到这燃烧的蜡烛,有点儿激动。她闭上眼睛,默默地许了一个愿,睁开眼睛又说了两个愿望:“愿弟弟快乐健康,愿爸爸不要太累。”她看了一会儿摇曳的蜡烛,正想一口气把它们吹灭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什么。她走到卧室,拿起笛子,走回蛋糕旁邊,对着忽闪忽闪的蜡烛,把笛子凑到嘴边,吹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祝你生日快乐》。
其他文献
在一个小岛上,有一座全世界生气率最高的城市——生气城。那里的人一天要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气,但自从一位中国医生去了那里,那里的人就再没生过一次气。这位医生姓李,“生气城”里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生气克星”。  这件事还要从李医生刚来到这个城市说起。李医生刚来时,发现“生气城”的人都得了“生气症”,所以才会每天生气。那天,李医生在街道上走着,一边走一边想:怎么才能治好“生气症”呢?突然,“砰”的一声
从我记事起,便常常辗转于三个城市之间――长春,妈妈的家乡,也是我的出生地;北京,我的家,是我成长的地方;启东,爸爸的家乡,是我的度假胜地。  6歲之前的我,多数时间和姥姥姥爷居住在长春。长春素有“汽车城”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和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这里被誉为“汽车工业”的摇篮。我的汽车知识的启蒙便来源于此。记忆中,姥爷时常牵着小小的我在街头识车:“看,‘红旗’车,这是咱们国家第一款
夏天来了,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黄昏到我们小区的后山听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每天黄昏,我来到后山的半山腰,随便找一块平坦的地方席地而坐。这时,整个后山都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富丽堂皇,犹如世上最华丽、最优雅的音乐厅。苍翠的树木、摇曳的花草都像音乐厅里的观众一样,凝声屏气,静候各位“大师”奉献一首首动人的乐章。算算时间,后山的“音乐会”马上就要隆重开演了。  突然,我听到几声厚重的“嗡嗡”声
每次放假,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和弟弟出去游玩,当问我们想去哪儿时,我们都会一致选择去有海的地方。我见过很多海,有青岛的海、舟山群島的海、珠海的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南的海。  海南的海波澜壮阔,无边无际。光着脚丫,踩着柔软的沙子,迫不及待地扑向大海,突然一股海浪冲我迎面袭来,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气势汹汹,我赶紧往后退,这是大海凶猛的一面;海浪退去,海面又变得像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海水轻轻地晃
“好消息!我们班要选班花了!”曹贝克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宣布。  马莎莎跷着二郎腿,往嘴里扔进一颗花生豆:“选班花关你什么事?”  “怎么跟我没关系?我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我觉得我就是咱们班的一枝花!”曹贝克说着,在讲台上摆了一个Pose,“你们说我帅不帅?酷不酷?”  “帅!蟋蟀的蟀!酷!裤衩的裤!”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你们有眼不识班花!”曹贝克气呼呼地说。  大家哈哈大笑,马莎莎的花生豆差点
顶着炎炎烈日,越过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我们终于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安溪清水岩。  一走进清水岩山门,微风徐徐,好凉爽!踏着青青的、光滑的、古老的石梯,经过由下而上、层层相连、气宇轩昂的连廊,一棵千年古樟树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它那长长而又曲折的树枝像无数的触角一样伸向天空,整齐地朝向北方,这棵树就是著名的“枝枝朝北”树。相传它是由清水祖师亲自栽培的,树高31米,树围7米,要有六七个人手拉手才能
我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除了给人感觉酷酷的,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之处。  这天放学,我戴着眼镜像往常一样走出校门。天突然飘起了小雨,我一个踉跄,眼镜顺势飞了出去,掉在了小水坑里。我刚想去捡,突然一道闪电击中水坑……我捡起眼镜看了看,幸好没坏。我口中边嘟囔着“倒霉”,边往家走。  我看见我们家楼下的小卖部,突然想起要买一支钢笔。我刚走进小卖部,一位阿姨便笑嘻嘻地迎了上来,說:“小美女,想买什么呀?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地处黄河边,就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故有此名。我们这次着重游览了库布齐沙漠中的银肯塔拉生态文化旅游区。  进入旅游区要穿过奇石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我这个吃货看来,这一块块石头就像一道道美味,你看,有的像烤羊腿,有的像鸡翅,有的像牛排,形态十分逼真,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穿过奇石博物馆,我们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