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许许话源泉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脱离了“人”这个本质要素,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只能是空想,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是徒劳。教育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个角度上讲把握住了“人”这个关键要素便掌握住了教育发展的命脉,便找准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是任何一个教育改革的尝试者和实践中所必须熟知的一个道理。所以本文旨在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人本精神”这个较为深奥的题目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人本精神
  前言
  古人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众所周知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开展的。学生的专业大学语文读写水平有没有提高、学生专业大学语文听说能力有没有加强、是检验一堂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我们还应该看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就是“人”。“人”的发展和提高是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在《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中,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的基本语言能力培养的关注。第十九单元“会议事物口语艺术”等语言实用单元的设立便是这种思想的很好体现。
  这也可以说这些“人本精神”恰好是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脱离了“人”这个本质要素,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只能是空想,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能是徒劳。教育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个角度上讲把握住了“人”这个关键要素便掌握住了教育发展的命脉,便找准了教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是任何一个教育改革的尝试者和实践中所必须熟知的一个道理。所以本文旨在从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人本精神”这个较为深奥的题目做一个简单的阐述。以期能从上述分析中发现“人本精神”对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人”的教学目标
  所谓“人本精神”,就是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这个要素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即成了发现问题的出发点也成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时时体现这个“人本精神”这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大学语文课题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才能真正地把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纳入到“教育”这个大范畴当中。那么,我们同时也应该知道,作为高校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突出“人本精神”这个核心。教学目标制定的好不好、准确与否,能不能对培养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语言知识学习兴趣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是检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人的认知事务的基本规律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将恩格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等文章逐步选入了《大学语文》。这些文章可以说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典”。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文化气质无不是这个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近代社会“人文精神”的一个很好体现。所以我们说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与“人文精神”有一个很好的结合。时时处处把“人”的个性的塑造和“人”的创造力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突出地位。只有这样,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达到它应该达到的目的。
  二、“人”指导和指导“人”
  我们都知道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一个较为重要的要素就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作为一个好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一个较为科学的、严谨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必须的有序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和运用的。那么我们以什么作为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设置的指导原则呢?我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回到原有的那个起点上,我们课堂教学活动是为谁而开展的?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谁,我们就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学生也就是“人”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目标,那么“人本精神”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学生学会了么?学生发展了么?学生喜欢么?这三个问题就是“人本主义”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标准最简明、最直接的表达。同时也是我们检验自己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设置的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知道传统教学当中往往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上注重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老师往往忽视了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思想,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上。这样不仅造成了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人本精神”的缺失,而且也大大挫伤了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所以作为一个有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时刻注重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人文性”,时刻以“人文精神”作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指导思想。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方优秀的文化经典逐步引入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逐步让教学环节的设置突出人对新的知识和新的理念的认知规律。使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真正做到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充分体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设置的“人本精神”色彩。
  三、“人”的精神的彰显
  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手段的实施是继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环节设置之后另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素。也是将大学语文知识和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一个重要的渠道和媒介。我们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施是否科学决定了一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成功。从以往传统教学手段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师对知识传授和信息传递的手段还停留在“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段课文读半天”的原始状态,学生学得乏味老师教得没劲。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无从谈起。在大学,我们往往会看到很多尴尬的局面,许多大学语文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突然之间发现自己的学的语言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对专业知识所提出的要求。很多时候甚至是自己所学知识与面临的实际工作完全脱节。毕业生完全不能很快地进入到工作角色中去。回想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完全是大学语文老师的一言堂。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实施过于单一,且没有把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的发展摆在课堂教学手段实施的一个显著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无非成了一个知识的传声筒和课堂笔记的搬运工。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手段的实施应注重“人本精神”的体现。把听说放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位置去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增加学生参与到知识生成的环节当中去,逐步使自学、自测、自悟成为学生认知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一个常态。不要怕学生不懂,不要怕学生错。不懂和不对实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同时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比较全面的其他专业的知识。例如:商贸、经济、社会等。力图使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施趋于多元化状态。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逐步学会接受分析和处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认知和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真正地把自身的能力提高和学习技巧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活动的首位。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人本精神”教育思想。同时我们在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环节中“人本精神”的体现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应该注重反馈和检测这两个重要元素。把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反馈和检查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讲——练——查四位一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小结
  “故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古人给文学和文学作品赋予了太多的人文色彩和理性思考。作为高校语文教学的课堂,不能也不应该人为摒弃这种原本固有的高校语文课堂所固有的“人文”品质。在高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体现“人本精神”对于任何一个长期从事传统教学活动具有传统教学理念的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摆在所有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教育本身必须是一个重视“人”的尊严的高尚活动。我们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一定不可以忽视“人”这个基本要素的本质涵义,尊重“人”的差异,尊重“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成长是每一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应该始终遵循一个教育信条。
  期望“人本精神”之花在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绽放,期望大学生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期望他们好好学习每天都能有尊严地学习着。
  参考文献
  [1]彭书雄 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陈卫萍 与专业结合 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以职业学院商务贸易类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 2007,06
  [3]张静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与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6,02转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和关联理论语境观的涵义以及在翻译研究中的功能性,并且对二者在《飘》中译本中的体现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对比,综述这两种语境观在翻译研究中的区别和互补性。  关键词:语境,系统功能语言学,关联理论,《飘》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和关联理论语境观的产生和发展之后,其在翻译领域的地位日益提升。  国内外语言学家通过探索和争论将语境大致分成了两种:情景语境与文
“我有一个好爸爸,爸爸,爸爸,好爸爸……”每回听到这首歌,我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因为我就有一个好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公职人员,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爸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只要爸爸有空,他就会去菜地里种菜,因为爸爸想让我们吃到新鲜的蔬菜。每次吃到爸爸种的菜,我就觉得特别幸福。  爸爸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他经常加班,有时候要加班到深夜。看到爸爸冒出的白头发,我时常在想: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熟悉文本分析路径,一般教学技能运用较为熟练,在内容的裁剪中表现出一定的实践智慧。存在问题一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二是个性特色不明显,三是理念陈旧。  关键词:未来语文教师 教学技能  引言  教学技能包括一般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一般教学技能从语文教学的过程看,包括备说讲评;从一节课的课堂结构看,包括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结课等;从语文教学目标的构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web站点的安全性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安全web站点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该文针对当前web站点常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web服务器;安全漏洞;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4-1597-01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e Web Site  LI Jin-peng, CHEN
摘 要:电子书包试点工作在陕西已经开展近一年,文章对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辩证思考,提出了电子书包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后续电子书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书包试点工作;辩证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13-03  一、引言  2012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正式决定,将首批在10个市选20所中小学校,每校各选一个班,试点“电子
摘要: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是个极具魅力的时代,当今社会文化的很多元素皆来自这一年代,不少当时的人和事已成为美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作家菲茨杰拉德(后简称菲氏)和“美国新潮女郎”(后简称“潮女郎”)正是其中之二。“潮女郎”这一特殊群体无论在现实中还是艺术领域中一直是菲氏关注的对象和创作的主题。笔者尝试从自恋人格层面,站在女性主义角度对《了不起盖茨比》和《夜色温柔》中主要的潮女郎进行探讨,力求揭示
东山霁色小船归,仓满河鱼个个肥。  一橹摇来鸣鹤起,两舷溅出雪花飞。  華光楼下生浮影,锦色云间落翠微。  谁与登临同作客,天涯目断送春晖。
摘要:VB程序设计是许多高校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实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VB;实例教学;条件迁移法;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9-0444-02  Teaching Method on VB Program Design in Universities  YAO Nan-sheng  (De
叶伯和  原名式昌,又名式和,祖籍广东梅县,生于四川成都。1907年赴日本留学,先习政法,后习音乐,同时加入同盟会。1912年归国,先后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主任,成都女子师范学校、成都县立中学音乐教师等职,教授声乐、钢琴、小提琴、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等课。介绍西方乐理(五线谱即首由他介绍至中国西南各地)。所著《中国音乐史》-书,为我国第一部音乐史专著。该书上卷于1922年在成都出版,下卷一
今天早上,我是被一声尖叫声给吵醒的。我连忙穿好衣服,出门一看,妈妈正目瞪口呆地站在水池旁。  我忙问:“怎么啦?”妈妈说:“你瞧,三只小螃蟹只剩一只了,另外两只逃跑了,快,搜索目标!”我汗毛都竖起来了,害怕地说道:“它们不会在我的床上吧!我最怕螃蟹的大钳子了!”妈妈冷静地分析道:“应该不会,因为你睡觉的时候把房门关得牢牢的,它们进不去!我们去沙发底下和你的小书房瞧瞧吧!”  说完,妈妈就去客厅了,